應急防洪工程項目建設分析

時間:2022-12-19 09:09:10

導語:應急防洪工程項目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急防洪工程項目建設分析

1項目區基本情況

1.1立項背景。天祝縣華藏寺鎮中莊村項目區位于華藏寺鎮東南側,保護范圍包括中莊村移民安置區、南山村的427戶1733人及學校、公路和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區有天景(天祝華藏寺—景泰)公路穿境而過。蒿溝河發源于毛毛山前緣烙鍋峴子,沿途依次匯集了浪坡泉溝、南山村中莊溝、上五圪塔溝、上馬場溝、小蒿溝等水系,向東流入松山盆地西側,至華藏寺鎮馬家灣臺匯集后匯入金強河。河流水系呈樹枝狀分布,河谷谷底較寬。水源主要有降雨及融雪補給,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11×104m3,常年干涸。蒿溝河全流域面積110km2,河道總長21.6km,平均縱坡31.3‰。流域內中上游植被較好,是天祝牧區的天然草原,下游由于受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植被較差。項目區位于蒿溝下游右岸的兩條小支溝,即中莊村移民安置區溝道和南山村三組所在溝道。1.2項目區概況。天祝縣華藏寺鎮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應急防洪工程位于華藏鎮東南側,與南山村相鄰,保護對象主要為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及南山村。由于安置區位于溝道出口低洼處,且防洪設施不配套,導致洪水對安置區居民的住宅及安危構成了一定威脅。工程主要將安置區及南山村后溝道內的洪水通過擬建排洪渠,排至下游蒿溝主溝道。1.3項目實施前的洪水災害。一是當地降雨強度高,匯流速度快,易形成局地山洪,破壞性很大。二是移民安置區尚未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澇設施。目前中莊村移民安置區雖已完成了住宅工程建設,群眾已搬遷入住,但配套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且該移民點位于溝道溝口低洼處,由于排洪工程未規劃,僅在安置區東側開挖臨時排洪溝排洪,抵御洪水的能力差。南山村三組公路排洪涵洞前由于水流流速過大,進口修建不合理,導致洪水不能安全進入涵管。三是無山洪災害預警設施,無法主動避讓洪水。由于項目區為新建移民點,未列入山洪災害防治區內,因而沒有在上游集水面積內安設水雨情監測系統等山洪災害預警設施。當山區突降暴雨引發山洪時,下游居民無法得到預警信息,無法采取臨時防范措施。

2項目建設情況

2.1工程任務和規模。該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溝道治理和防洪減災,以保護華藏寺鎮中莊村移民安置區及南山村等427戶1733人及學校、公路和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主要通過修建溝道排洪渠,在整治河槽、歸順水流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水流通道、疏導洪水,達到穩定生產和生活秩序、促進經濟發展的目標。通過應急防洪工程建設,使華藏寺鎮南山村及移民安置區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該工程對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及南山村所在的兩條溝道內的洪水進行引輸治理,建成排洪渠1條325m,其中單側護砌排洪渠90m、全斷面護砌排洪渠225m、排洪渠出口消力池1座長10m。工程還修建了公路涵洞進口段1座。2.2工程設計。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的規定,工程規模為小(2)型。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安置區應急防洪工程的防護對象為鄉村,防護區人口≤20萬人,防護區耕地面積≤2萬hm2,但考慮到移民安置區屬人口較密集的區域,故防洪工程等別確定為Ⅳ等工程,防洪標準為20(P=5%)年一遇。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0286-2013)規定,堤防工程級別為4級,其主要建筑物按4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施工圍堰)按5級設計。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工程區地震峰值加速度為0.2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Ⅷ度。

3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該工程屬國家公益事業,工程建成后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一是工程建成后能使華藏寺鎮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南山村及沿岸農田免受較大洪水的危脅,促進南山村、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的經濟穩步增長和健康發展,同時也為當地社會穩定和少數民族經濟穩定發展創造了基礎條件。二是該工程的實施將充分體現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三是華藏寺鎮中莊村易地搬遷安置區是天祝縣實施易地移民扶貧搬遷及生態移民安置的示范區,該項目的實施確保了移民區的防洪安全,有效促進了天祝縣生態移民工程的順利實施。此外,該工程的實施為保護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及水土保持起到很好的保護示范作用。

作者:趙偉紅 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金強河水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