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扶貧開新形勢及新思路解讀
時間:2022-08-30 10:29:00
導語:農村扶貧開新形勢及新思路解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貧富差距問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如何消除地區性貧困,也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小康社會也在加快建設過程中,雖然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在農村地區依然存在著許多貧困戶和困難戶。要想解決我國農村地區的貧困戶問題,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加快建設新農村。政府要認識到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要重點解決我國農村地區存在的發展問題,要充分發揮政府以及社會的作用,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貧困農村的經濟發展。接下來文章在研究過程中,就對農村扶貧開發所面臨的新形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農村扶貧;新形勢;新思路;扶貧措施分析
1前言
我黨尤為重視中國的農村和農民問題,在黨的經濟發展新戰略中,將創建新農村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由于農村經濟基礎與城市經濟基礎相差較大,這也導致了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扶貧任務十分艱巨。在農村地區,有些貧困戶還難以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農村人民的人均消費水平與城市居民也有較大的差距。要想加快我國新農村的建設,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黨和國家要進一步落實農村的發展問題,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創新中國扶貧工作的思路。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黨和國家的作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以下對農村扶貧的新形勢進行分析。
2農村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形勢分析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扶貧問題仍然十分嚴峻,在扶貧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沒有制訂出完善的扶貧方案,在扶貧過程中還有許多限制性因素。由于農村地區勞動人民的素質有限,而且農村地區環境較為艱苦,在農村地區存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移的現象,導致了農村地區缺乏技術型人才。此外在扶貧過程中,由于政府的財政資金十分有限,導致了政府很難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較大的支持。由于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最終導致了我國農村地區扶貧工作難以進行。近幾年來,黨和國家對我國農村地區的扶貧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我國在農村扶貧過程中也逐漸進入了新形式,其中具體表現為我國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與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貧困戶。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也比較落后,影響了扶貧政策的實施,政府在扶貧過程中沒有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扶貧戰略,也影響了我國扶貧工作的進行。
3新形勢下農村扶貧政府的角色定位
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領導作用,政府不僅是新農村的主要建設者,也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負責人。以下對農村扶貧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進行分析。3.1為農村建設提供公共服務。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政府要給予農村地區更多的經濟支持。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之間仍然存在著公共服務設施差距較大的問題。在我國農村地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比較低,由于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這也限制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了我國扶貧工作的進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成為了限制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因此政府在農村扶貧過程中,要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要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政府作為新農村的建設者,要給予農村地區更多的經濟支持,政府可以對農村地區的水利設施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的修建進行相應的財政支持。3.2政府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在我國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政府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領導者。在農村地區,由于村民的文化知識水平有限,因此政府要給予農村從事生產活動更多的行政指導。要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對村民的農業生產活動進行相應的指導。一方面,政府要遵循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律,要從農村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組織村民因地制宜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信息技術時代下,我們可以快速地了解到相關的農業信息,因此政府可以通過相應的指導,幫助農民掌握農業市場的正確導向,幫助農民提前預測農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此外,政府還要加強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指導,要帶領農民學習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幫助農民樹立先進的生產理念。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缺乏龍頭企業、農業發展集約效應較差的問題,這也影響了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因此,政府要加快對農業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的培養,要提高農村地區農業發展的集約化效應。
4新形勢下民間扶貧組織的定位分析
在新形勢下,在農村扶貧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國家的作用,也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要充分集合社會力量,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廣泛參與我國的扶貧項目中。因此,民間組織也是我國扶貧過程中的中堅力量。4.1民間組織在扶貧過程中的優勢分析。目前我國的扶貧工作已經發展到了關鍵時期,政府在扶貧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制訂了相應的扶貧計劃,但是政府在扶貧過程中,缺乏群眾基礎,與群眾交流較少。讓民間組織參與到農村的扶貧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優化扶貧工作。我國民間組織具有適應性較強的優勢,民間組織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更為了解。讓民間組織參與到扶貧活動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群眾的需求,能夠讓農村地區的扶貧資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因此,政府在扶貧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要帶領民間組織投身于鄉村的公益服務活動中,更好地實現民間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這樣才能充分維護農民的利益,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4.2民間組織的功能分析。在貧困地區的扶貧過程中,民間組織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要積極投身于民間扶貧活動中。非政府組織可以充分發揮人才和資金的優勢,對農村的扶貧活動進行支持。非政府組織可以積極招募社會資金,為農村的貧困兒童提供助學幫助。另外,非政府組織也可以組織專家學者等專業技術人才,向農民宣傳相應的生產技術,這樣才能更好地結合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
5新形勢下農村扶貧工作的新思路分析
5.1選拔出高素質的村干部。在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村干部是農村發展的帶頭人,村干部的個人能力和素養會對農村的扶貧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國村干部的素質,充分發揮村干部的帶頭作用。國家可以培養大量的大學生村官,讓更多的大學生投入農村事業的建設過程中。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能夠充分發揮農村人才的作用。5.2加強對新型農民的培養。要想從根源上解決農村的發展問題,不僅要加強農村地區的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提高農民的素質,這樣才能推動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政府在扶貧工作中也要重視對新型農民的培養。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扶貧工作的效率,政府在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意愿,要站在貧困戶的角度出發,給予貧困戶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這樣才能促進扶貧工作的順利推行。此外,政府也要加強對農村精神文化建設的引導工作。政府不僅要帶領農民擺脫物質上的貧困,還要加強對農民思想素質的培育,要實現農民的心理脫貧。在農村地區,由于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這也影響了農村人民的文化素養,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政府要做好技術下鄉活動,要多組織專家學者到農村去,對農民進行培訓。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民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5.3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支持。在農村地區,很多孩子會因為家庭環境較為貧困而輟學,最終影響了孩子的文化水平,也導致了農村地區的居民文化水平較低。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政府要充分落實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工作,要加大政府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支持。一方面,政府要做好義務教育的宣傳工作,要讓學生的家長認識到義務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家庭較為貧困的學生,政府要堅持對貧困生“兩免一補”的政策,充分解決貧困生子女的讀書問題。這樣才能確保農村孩子受教育水平的提高。5.4為農民提供正確的農業生產信息。在農村地區,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這也導致了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很難對農作物的價格走勢進行判斷,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規避風險的能力也比較差。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政府給予農民更多的農業生產信息。政府要及時通過互聯網對農業市場的供求關系及價格變化進行分析,并對農作物的價格發展趨勢進行有效預測。根據這些信息幫助農民調整農作物的種植,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的作用,能夠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充分的農業生產信息。此外,政府也要幫助農民在互聯網上建立相應的銷售平臺,在互聯網平臺上,對本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宣傳。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提高農村地區農產品的附加值,也能幫助農民拓展銷售渠道,有利于解決農村地區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實現農民的增收。
6結論
由于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基礎設施較差,而且農民文化素養比較低,從而影響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國農村地區依然存在一些貧困戶,如何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在解決我國扶貧問題的過程中,政府要給予農村地區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在扶貧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非政府民間組織的力量。在新形勢下的農村扶貧過程中,要選拔出素質更高的村干部,充分發揮村干部的領頭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義務教育的作用,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支持,組織好專家下鄉的活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民的素養。此外,在信息化時代下,政府也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要為農民提供更加正確的生產決策信息,這也才能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早日建成。
參考文獻:
[1]黎舒婷.廣西精準扶貧“兩后生”視角下農村貧困地區幼兒教育的發展研究[C].教育理論研究,2018:1.
[2]胡鵬飛.基于農村社會治理視角的精準扶貧思考———學習關于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體會[C].2017年度文獻研究個人課題成果集(下),2018:10.
[3]劉彥隨.中國農村貧困化地域分異特征及其精準扶貧策略[C].2018年中國土地資源科學創新與發展暨倪紹祥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2018:9.
[4]姚建平.社會救助與農村扶貧之間的關系、問題及政策建議[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7-52.
作者:葉奕茂 單位: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 下一篇:關于統計文化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