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時間:2022-12-05 02:59:13

導語:初中生物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1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自然科學的發展知識量之多、信息量之大、知識代謝頻率之快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從20世紀后期起,生命科學更是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試管嬰兒”、“克隆”、“人類基因組計劃”等令人矚目的成就緊緊抓住了大眾、教師、學生、家長對科學知識的關注程度,也遠遠超過了其他方面,可以說當前的學生擁有比任何年代的學生都多得多的知識和信息,但伴隨而來的是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社會責任感差,各種惡習、陋習屢見不鮮。這些問題的產生,究其原因與人文精神的滑坡密不可分。教師在傳授學生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忽視了人的精神發展和精神需求,忽視了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的方向性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在學科教育中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學科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他們很多時間都花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上,生命學科又與學生自身有著密切聯系,將人文精神的培養滲透到生物學教學中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的措施

2.1生活是人文教育的基礎。生活是教育的基礎,豐富多彩的生活為生物學教學提供了鮮活的素材。課堂教學的一切現象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從生活中找到影子,這是由生物學的學科特性決定的。如“人體的新陳代謝”、“光合作用與人類的生活”等等。形形色色的生物蘊含著大自然造物主的智慧,也蘊含著人類科學求真與人文求善的美好愿望。生物學是一門富含人文特性的科學,它所涉及并關注的不僅僅是自然科學領域生物的發生、發展與衰亡等關系,生與死、消與長的重大課題,更滲透著人類關心自己、他人、社會物質及精神領域的一些重大課題。環境污染、癌癥、艾滋病.、SARS等等,與人類生活方式、精神世界緊密相連。如:胃癌就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長期食用熱的食物,過熱的粥、茶容易使胃膜受到損傷,使致癌幾率增加。另一方面,過量食用植物纖維,容易損傷胃壁,但細嚼可以避免損傷胃壁,吃的過咸,常吃油煎熏烤食品,也會增加患胃病的幾率。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意識到:科學絕不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如SARS的感染與防治。人們在試圖嘗遍天下野味的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現代教育應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交融而成的“綠色”教育。

2.2熱愛生命意識。生物學是生命的科學,生物學教學的層面是對生命現實和生命過程的傳授。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后,沒有任何生命,直到38億年前,地球才出現了原始的生命,生命出現后,又從單細胞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直至約300萬年前才出現了更復雜的生命形式,最后出現了擁有高等智慧、高級情感的人。這體現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同時,在茫茫宇宙中,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可見,生命尤其是人類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是何等的珍貴和偉大。

2.3創設情景,引發激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只是以書為本,猶如一潭死水,不但不能激起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而會使學生厭倦。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及生物科學最新進展,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講視覺形成和眼球的結構時,視網膜內有許多色素細胞,使眼球內部形成一個暗室,而白化病人視網膜內缺少色素細胞,所以形成物像常常曝光,看不清晰物體。又如,講小腦功能前,先分析:一位老人經常走路東搖西晃,不能準確拿到所取的東西,于是家人領他去看病,醫生讓他用手指自己的鼻子,結果老人的手在眼前晃來晃去,最后才指向鼻子,請你結合今天的課,讀書分析,老人的病因在哪里。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為激發學生興趣捕獲最新生物信息。在講生殖發育時,可向學生介紹克隆技術、試管嬰兒、基因工程、DNA親子鑒定、人類基因重組計劃、神州五號的太空育種等等。

2.4實驗教學,培養興趣:初中生好奇、好動,對一些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和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興趣。例如在講“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預先讓學生將天竺葵的一部分進行遮光處理。實驗時,將天竺葵葉片取下,去掉遮光的紙片,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里,隔水加熱,為什么要隔水加熱?待葉片變成黃白色,此時酒精卻變成了綠色,這是為什么?將變黃的葉片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稍停片刻,再沖洗葉片,結果發現葉片見光部分變藍,沒見光部分沒變藍,這是為什么?通過實驗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5課堂結尾,調動興趣:課堂教學的結尾是整堂課的點睛之筆,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的結尾處,教師應適時補充一些課外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如,在講“血液”一節的結尾處可補充發問:某些教練在大賽前往往要對運動員采用“高原訓練”,這是為什么?在講皮膚時,可啟發學生:你知道皮試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感到很疼?在講葉的結構及光合作用時,為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提高學生興趣,可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是否注意落在地面上的樹葉,是背面朝上的多?還是正面朝上的多?這是為什么?”精心設計課堂結尾,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高新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使我們必須加強創新教育來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形勢。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要求是連續、系統、全面性的,教育的任務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新才能、創造潛力得到充分發展。所以,教育工作只強調智育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郭光 單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