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學策略在地理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9-05 08:29:45
導語:愉快教學策略在地理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愉快教學是新型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在中職地理教學中,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從而完成學習任務,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愉快教學試圖將學生從學習工具中解脫出來,使學生能夠由機械式學習轉換為樂于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在學習中獲得新的愉悅感,才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所以將愉快教學策略應用于中職地理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減輕學習負擔,也能夠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認知品質的良好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教師也應當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求,正確認識情緒教育,擁有引導能力,并且在中職地理教學中運用愉快教學策略,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采用創新式教學方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推進中職地理課程改革。
二、愉快教學策略在中職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結合生活,增強體驗與感悟
開展中職地理教學,教師應當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開展中職地理教學,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心理研究顯示一個人對某件事情是否感興趣,源自于對這件事情的熟知程度。所以地理教學也應當結合生活,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感悟,可以從學生較為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實踐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認知,能夠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運用地理的學科視角看待問題。例如我國北方冬季氣溫較低,人們需要穿較厚的棉衣過冬,而在海南島地區只需要一件外套就可以,在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人們必須穿厚實的羽絨服或者是棉衣才能夠過冬,并且每家都有取暖設施。教師在授課時講述這些地域差距知識,使學生感到十分有趣,有助于學生加強對冬季氣溫特點的理解與認知。
2.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在中職地理教學過程中,會一板一眼地灌輸,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言,也不敢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學生只能被動學習,難以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此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學生的思維拓展,也不利于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職地理教學應當開拓創新。比如教師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或者是豐富的肢體語言動作開展地理教學,有助于增強地理課堂的教學感染力,激發學生課堂主動性。例如教師介紹廣西桂林時可以引用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等,用優美的詩句表達對桂林風景的贊美之情。由于桂林最為著名的巖溶山水風景區主要以山清水秀聞名,所以教師運用優美的語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心往神馳,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學生在教師如此這樣一般的熏陶之下,能夠在課后積極主動地搜集有關廣西桂林的相關知識點,增強對桂林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在增加地理知識的同時提高資料搜集能力。
3.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愉快教學并不是課堂上的網絡教學,而是教師尊重學生,熱愛學生,能夠富有激情地投入教學過程,并且營造輕松愉悅的合作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學生盲目死記硬背,雖然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卻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久而久之會產生厭煩心理,所學到的知識也難以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地理教學來源于生活,也反饋于生活,所以教師應當加強趣味教學,使學生能夠將地理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運用地理多樣的眼光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導入地理故事,有助于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于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有具體的認知,掌握地理原理與規律,不斷拓展思維。地理故事的選取應當以趣味性為主,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教材內容,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解說明,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到季風氣候時,教師可以講諸葛亮借東風這一歷史故事給學生聽,幫助學生加深對季風知識的理解,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潤物無聲地增加地理知識,不斷成長。
4.融入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
教師進行中職地理教學,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由于地理教學包含地理特征與水文特征,并涉及世界各地的風俗文化及地名等,課程內容包羅萬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感到繁瑣復雜。僅憑地理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學生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例如部分地理知識關系點較強,學生如果沒有較強的想象力,難以理解地理知識的關聯性。所以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零散知識進行整合,有利于學生對資料的搜集和儲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傳統板書結合,對于一些板書難以描述的抽象性知識,可以展示多媒體圖片或者視頻,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但是部分教師過于追求地理課件的完整性,將書中淺顯的道理也整合到教學課件中,并采用幻燈片的形式播放,此種教學方式過于機械。教師講解到某個國家的地理情況時,為了保證課件的完整性,將國家的風土人情與名勝古跡一一呈現在課件中,學生容易混淆教學重點與難點,并感到摸不著頭腦,也難以掌握地理課的具體內容。而采用愉快教學策略進行多媒體教學,教師在地理知識講解過程中要播放有關地理知識的紀錄片或者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掌握地理知識。
5.采用合作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交流與溝通
運用愉快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正確地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創新教學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式教學,能夠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探討與吸收。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要對學生困惑之處進行點撥與引導,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問題,并自主地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在進行科學分組,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將成績優秀的學生與成績中等的學生安排到一個組,保障小組每位成員積極踴躍參與地理探究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快樂成長,有所收獲。地理是中職教學中的基礎性課程,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合理的分組,制定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合作意識。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對地理學科的興趣等,遵循科學分組的原則,對每個學習小組設定教學目標,并提出具有引導性的地理問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研究與探討,保障課題探究不偏離學習軌道。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課堂小組大比拼等活動。當學完某一章地理知識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問答,每位小組選派一名成員進行競答,答對則加一分,答錯則扣一分。通過趣味競答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提問,積極復習,梳理課堂知識,加強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師也可以組織開展小組角色扮演等活動,教師扮演記者,學生作為旅游局管理人員或者是游客等。教師詢問學生相關地理問題,學生進行解答,這樣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熱情,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價值。部分知識教師如果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會難以掌握,所以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等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例如學習鋒面知識點時,可以設置一個問題“一場秋雨一場寒,同學們,你們能夠運用所學到的地理知識解釋一下,這是為什么嗎?”通過提出這一問題,學生能夠展開熱烈的討論,在激烈的討論與研究過程中,能夠加強對鋒面與天氣的了解,并提高學習主動性。教師再開展相關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中職地理教學中,融入愉快教學策略,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地學習地理知識,感受地理知識的魅力,樹立學習自信心,能夠加強對地理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探究,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問題誘導和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樹立課堂主人翁意識。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正確的引導與幫助,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地理這門學科的樂趣,進而構建中職地理高效教學課堂。
作者:李勇 單位:南陽市宛東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敬老院服務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中原城市群地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