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時間:2022-10-24 09:50:40
導語:如何實現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閱歷、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每個小學生的個體之間都存在著較大差異,這些差異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他們的認知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態度等等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對所有同學都采用同種教學方法,要更多的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他們的不同來采取更加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都能夠盡快的尋找到自己的定位,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教學實踐;分析思考
在現階段的課改中,除了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之外,也要求教師能夠更多的重視起學生的個性化,通過個性化教學策略來給學生更好的教學體驗,通過這樣因材施教的方式全面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以更加針對性的教學來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現階段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而個性化教學就能夠很好的符合這一要求,在課堂之中更多的關注起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一定要更加認清現階段的發展形勢,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改變,通過實施個性化教學策略來最大化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一、營造個性化教學氛圍
事實上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自己教學內容的科學化之外,還要更多的重視整個課堂的氛圍,從科學角度來看,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好壞、學習興趣強弱以及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與班級的教學氛圍是有較大關系的。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大多數學生對于教師都是持有一種敬畏的心理的,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知識很少會受到學生的質疑,而學生通常是對這些知識全盤接受,不管是否正確。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有極大阻礙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獨立的進行思考,自然而然也就沒辦法更好的對自己進行個性化提高。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更好的實行個性化教學,改變以往的這種教學現象,那么就要更多的從教學氛圍的營造入手,只有消除了學生對教師一味的畏懼心理,才能夠更好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中更加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整個課堂中個性化教學氛圍的營造,通過更加民主的教學來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更多的愉悅,以此來推動師生與生生間的互動。以筆者來說,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很重視這一點,在課堂中教師不能夠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撫養學生,這樣的姿態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讓他們對課常進行抵觸,不利于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將課堂作為自己的一言堂,要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主動學習。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現象,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就可以更多的設置一些小環節,比如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之中自主的闡述他們的看法和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認真的傾聽,不要一味的否定,對于學生說的不夠完善的地方積極的進行補充和完善,通過這樣民主化的方式來活躍整個課堂氛圍,為個性化教學打好基礎。
二、實施個性化教學方式
在所有影響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中,教學方式可以說是一大重要要素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實施個性化教學,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除了要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氛圍之外,還要對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不斷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之中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真正的當家作主。對此,語文教師在課堂之中教學就要給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來進行學習內容的選擇。因此在課堂之中,教師要遵循少想多練的原則,要盡可能的給學生機會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根據我們本節課需要講的內容來選擇相應的角色,由幾個同學共同完成一個情景創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得整個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還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收獲快樂又學習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小組合作教學法引入到自己的課堂之中,教師可以在幫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來布置幾個開放性的探究任務,讓每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討論。當小組討論之后,還可以再由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拓展他們的視野,還能夠更好的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和團體合作能力等多種能力得到提高,極大的推動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引入個性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一項較為基礎的學習影響因素,想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除了要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個性化教學氛圍以及相應的個性化教學手段之外,也要重視起自己的教學內容。在傳統的課堂中,大多數教師僅僅通過口頭介紹、掛圖、黑板、粉筆等來進行文章的講解,這樣的方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沒有太大作用,會使得整節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比較低。為了更好的改善這樣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現階段科技發展迅速的優勢,大力的引入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來將更多生動形象的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加具體的觀察,真正的走出書本真正的與作者去進行心的交流,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文章的內容與情感,打破他們思維僵化的局面。
四、多讀書,讀好書,重視積累
寫作不僅僅是個人的創造,想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是少不了對他人優秀語言的積累以及運用的。學生在生活中就要更多的讀書,閱讀好的書籍,當他們所閱讀的書籍達到一定的量,形成質變之后,那么他們的寫作水平和質量也會得到提高。大多時候教師喜歡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直接告訴學生,這樣的做法確實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卻也很難讓學生真正的進行積累,還有很多內容也是教師無法憑借自身進行傳達的,此時就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來進行積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進行書籍的挑選,將那些較好的書籍挑選出來,讓學生從這些必讀書籍中選擇自己想要讀的書,當然教師的書目羅列也不能過于單一,要盡可能的豐富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除此之外,學生們還可以將自己認為好的書籍推薦給其他的同學。其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還要將資料的收集方法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自己掌握相應的方法,這樣他們想要閱讀什么樣的內容就能夠自己去尋找了,最后,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平時寫的作文制作成書籍,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激勵下更多的進行寫作。此外,還應該鼓勵學生相互分享。學生之間年齡基本一致,不存在溝通障礙,學生之間的溝通比師生實踐的溝通更加的高效和順暢。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更好的發展自己。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真正的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那么就要重視起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教師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氛圍的不斷改進,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保持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能夠在一種更加自主的狀態中進行高效的學習,以此來發揮他們的全部精力,讓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駱鴻艷.信息技術促進小學語文個性化學習的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157.
[2]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203-204.
作者:徐志洲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洪祥鎮陳春小學
- 上一篇:微課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應用探究
- 下一篇: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