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優化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03 10:57:05
導語:新課改優化高中地理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推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迎來新機遇,同時面臨新挑戰,怎樣基于新課改的要求開展地理教學活動,優化地理教學效果,這成為高中地理教師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加強探究、找到應對策略已變得迫在眉睫。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優化教學
現階段,很多高中生都抱怨地理難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對教學的創新與優化,無法激發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與熱情,導致學生在內心深處形成排斥地理學科的不良心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自然就變得費時費勁。鑒于此,高中地理教師應基于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興趣,優化地理教學。接下來就對此進行具體的探究。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要求教師的教學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生活經驗,因為生活中的例子往往是學生最熟悉最了解的[1]。這主要包括人們每天都會聽的天氣預報;北方與南方的風俗、習慣、建筑風格等不同;部分地區水資源匱乏等。教師可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基于生活實例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自主發表意見和建議,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形成濃烈的學習興趣,從而逐漸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關于天氣系統的知識時,就可讓學生觀看當地的天氣預報,讓學生分析有哪些天氣系統,并結合教材內容探索當地今后的天氣將如何改變,再通過天氣預報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寒潮、暴雨、沙塵暴等都屬于哪種天氣系統。如此,學生就能在地理課堂上體會到一種存在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教師還可基于雨帶的推移帶領學生分析當地天氣預報所描述的暖鋒、冷鋒分別過境之前、過境之時、過境之后的天氣變化,在對比分析中形成合作探究能力,在聯系實際生活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認識地理知識的實用性,保持學習興趣。通過將生活里隨處可見的事物、現象等引入課堂,創設生活情境,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取得良好學習效果。
二、優選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面對新課改,高中地理教師務必要堅持豐富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實現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選擇,在持續的變化中改善地理課堂教學效果[2]。一堂高中地理課是否能取得優良教學效果,關鍵是教學方法的適宜性與靈活性,這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結合教學的目標與內容,并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不僅有講授法、演示法,還有練習法等,有效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例如:當學生在學習關于區域地理的知識時,由于其涉及很多數據、地名等,教師就可選擇演示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圖文的配合、分析讓學生形成對地理表象的深刻印象,正確樹立地理空間概念。而在系統學習地理知識時,由于其中涉及很多原理、規律等,教師就可選擇啟發法,啟發學生思考生活現象,在興趣的指引下理解地理知識、掌握地理知識。選擇教學方法并非一成不變,只有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有利,即便在同一堂課上也可靈活選擇不同的方法,通過組合使用多種方法改善教學效果,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水平,讓高中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盡可能牢固掌握地理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地理教學實效
新課改強調先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使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發生巨大的改變,和傳統地理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相比,網絡資源、教學網站、微信等逐漸被廣泛應用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師可按照教學內容選取針對性更強的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例如:教師可利用微信群聊解決師生溝通問題。下課并不意味著教師完成了地理教學,特別是在新課改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大背景下,師生缺乏互動的課堂難以滿足新課改要求,教師可利用微信群聊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外自由討論,彌補課內互動的不足,形成師生雙方的溝通、討論與分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學習方向和探究目標。利用微信群聊,教師和學生可針對地理熱點、重點、難點展開文字討論或語音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狀態下查閱資料、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教師的觀點碰撞,相互學習和點評,增進師生互動。在微信群聊中,教師和學生還可@某個人,而被@的人就會即刻接收信息,做到點對點的討論與指導。此外,微信群聊消息還可以長時間保存,有助于學生隨時瀏覽、鞏固。通過利用微信群聊,教師不僅增強和學生的平等互動,還實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教學實效。
總之,新課改呼喚教育的改革、教學的創新,作為新時代的高中地理教師必須順應新課改要求,勇于吸收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應用新技術,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動性,在引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能,使地理教學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汪東瑞.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5(56):124.
[2]李維杰.新課改推廣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的積極轉化[J].新課程(中學),2016(12):67.
作者:謝春花 單位: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學生表現力培養
- 下一篇:大學生生態意識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