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態意識培育研究
時間:2022-05-03 10:59:24
導語:大學生生態意識培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代社會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生態文明逐漸成為人類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與此同時,我國也在黨的報告中針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具體的部署。由此可見,生態文明建設對我國發展的重大幫助,對此,我國的教育事業也應順應這樣的發展趨勢,如此方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生態意識,進而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關鍵詞】生態學;生態意識;培育路徑
目前,國內許多高校生態學、生物、園林、農學、環境學等專業便已開設了生態學課程,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生態學課程已被許多高校納入了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的范疇,選擇生態學課程的人數也逐步增多。對此,基于當前的時代背景,該如何在生態學課程中增強學生的生態意識并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已成為了當代高校生態學課程教師應首要思考的問題[1]。
一、優化組合教學內容,加強生態教育,培養學生的生態思想和生態意識
生態學不僅是一門有著極強基礎性的科學,且其所涉及的研究范圍亦極其寬廣。如今的生態學,已然橫跨并覆蓋到了微觀至宏觀的各個層面。首先是微觀方面,生態學雖研究時間相對較短,但卻由最初的分子逐步發展到了個體、種群、群落乃至整個生態系統、景觀以及全球等不同層次。至于宏觀方面則涉及到自然、經濟、社會、文化多方面要素,由此形成的學科體系亦極為龐大。故作為高校生態學教師,其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清晰反映出生態學的各個研究層面,便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有針對性的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與此同時,鑒于生態學的基本內容主要由個體生態、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學四部分組成[2],故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需結合大量的研究資料,從整體上對生態學課程予以系統的優化,方能在提升教學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確保教學的全面性與科學性,進而將生態學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以確保學生今后在生態學領域的良好發展。開設高校生態學專業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生態學專業人才,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為學生傳播生態學思想,使其樹立正確的生態世界觀,進而維護社會的和諧發展。對此,教師在開展生態教學過程中,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從事與生態事業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樹立生態意識的重要性,繼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并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推進教學方法多元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析生態危機的背后機理
基于生態學專業課程本身特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綜合采取啟發、討論、案例分析、課題研究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此方能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自身創造能力的提升,繼而幫助學生走出課堂,最終促使學生積極融入社會去獲取更多的生態學知識。例如,當進行溫室效應、沙漠化、厄爾尼諾現象、臭氧層破壞以及酸雨的形成與防治的相關內容教學時,為使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了解更加全面,教師便可要求學生結合網絡途徑獲取與之相關的事件、案例或相關研究文獻。隨后,教師又可通過讓學生自主制作PPT課題或電子書等方式,繼而組織學生結合自身獲取的相關資料展開討論,如此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當學生自主從所收集資料中總結出基本的規律及原理后,再將之運用至本專業的生態管理中去,將極大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生態學本是一門與學生實際生活關聯極為密切的科學。對此,教師的教學也應積極聯系學生生活,從學生的生活感官入手,切實引導學生對生態學的認知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層面,進而懂得以理性思維去分析并掌握防止生態危機發生的機理。當學生對生態危機有了更準確的認知,方有利于形成科學的生態意識,繼而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去看待生態危機問題。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亦可由生態危機背后的機理入手,來提升學生對生態危機的理性認知,進而借助生態學的相關理論來促進學生良好生態意識的形成。
三、加強實踐教學過程,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生態意識
生態學既是一門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那么實踐教學的開展便顯得尤為重要。對此,基于生態學課程本身的特殊性,與之相關的實驗教學亦可結合一下幾種方式來開展:一是增強實驗課課時,開展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身的操作與體驗來增強自身對生態學的感性認知,繼而在鞏固學生對基本理論及方法的掌握同時夯實學生的實驗技能。二是采取野外綜合練習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發展。
總之,生態學不僅有著極強的基礎性,且學科體系亦十分龐大,故要切實體現生態學科的重要作用,高校所實施的生態學教育應首先從學生的生態意識入手,唯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觀,方有利于維護生態的和諧與穩定,進而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彥修,孫紅正,張靜,等.植物分子生態學課程教學與農業生態環境安全意識的培養[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9):8396-8397.
[2]張乃芹,于凌春,梁淑霞,等.《城市生態學》的教學與大學生生態環保意識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40):236-237.
作者:楊文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 上一篇:新課改優化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 下一篇:高中地理綜合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