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健美操教學校本化實施策略
時間:2022-09-03 08:48:17
導語:小學健美操教學校本化實施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以及新課改的持續深入,小學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健美操作為一種良好的健身手段,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學校應提升對健美操的重視度,并將其科學合理地引入小學的校本課程開發;同時,還應當創新相應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式,盡可能激發學生對于健美操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健美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小學健美操校本化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實施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具體策略
在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對于小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目標。在提升小學身體素質這一方面,除了常規的體育教學,還可以通過健美操的校本化來展開培養。因此,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小學健美操校本化的重視,并采取多樣化的措施促進小學健美操的校本化實施。
一、小學健美操校本化的重要意義
(一)豐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采用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式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將健美操科學合理地引入小學校本課程,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小學體育的教學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健美操教學要求學生跟著相應的音樂及節奏,按照相應的旋律與節奏展現肢體動作。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優美的體態,還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能夠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及樂感。健美操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及熱情。
(二)鍛煉學生的意志力
健美操運動是一種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形式,并非短時間內就能夠熟練掌握,學生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進行練習,并且部分健美操動作還有著較高的難度,小學生很難完全掌握。由此可見,小學生練習健美操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以及戰勝困難的過程,如果小學生能夠進一步克服身體以及心理上的阻礙,熟練地掌握健美操內容,這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也有很大幫助。
二、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實施的具體策略
(一)明確健美操校本化的主要途徑
1.構建健美操校本課程體系小學體育課程可以分為選修課程及必修課程,其中必修課面向全體學生,而選修課則是二至五年級的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意愿選擇的課程。健美操課程一般歸為選修課,故應增加課程的價值來吸引學生選擇。因此,在構建健美操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應當先確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實施計劃以及開發原則等多方面的內容,構建出更加完善的健美操校本課程體系。其中,教學目標主要就是提升學生的力量、靈敏性、柔韌性以及協調性,促進其身體的穩定發育,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體態,以此促進小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通過健美操教育,還能夠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使其形成一種更加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及生活態度。在具體的課程內容方面,應當包含健美操理論知識、健美操分類、專項素質教育、組合套路練習等多方面內容,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2.選擇課程教材學校需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身體素質以及發育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如低年級的小學生往往身體的柔韌性較強,但協調性卻相對較差,而高年級的小學生在力量方面有了極大的發展,但卻會因為害羞等心理問題不愿意練習健美操,這就需要學校按年級編制健美操教材。參與選修課的學生大多都是二至五年級的學生,對健美操有較為濃厚的興趣,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因此,選修課就應當選編那些難度較高并且內容更加精彩的健美操。通常情況下,教材中的健美操有著多種類型,如手臂操、搏擊操等,其中手臂操能夠有效規范小學生的上肢動作,讓學生充分理解健美操動作的具體形態,對學生身體姿態的塑造有良好的作用;搏擊操則具有較強的節奏感,雖然同樣是以上肢運動為主,但下肢也需要配合完成一些動作,能夠穩步提升學生的爆發力及對肢體的控制能力。
(二)結合學生特點設計健美操動作
在健美操的校本化實施階段,教師在設計具體的健美操動作時,必須要保證動作設計的科學性,同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出與小學生能力相匹配的健美操動作。部分健美操動作的難度相對較大,教師需要剔除那些對身體條件要求過高的動作,并根據小學生的普遍需求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健美動作設計能夠保證健美操的具體內容符合基本的體育健康教學規律,有利于健美操的校本化發展。
(三)合理分配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參與度
在小學教學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存在著較為顯著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根據不同年級及不同年齡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特點,制定與其相適應的健美操教學內容。針對一至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注意不能對其提出太高的要求,應適當降低健美操訓練難度。教師可以通過理論知識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健美操的功能和作用,深入理解健美操的主要內涵。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與健美操相關的音樂,逐步提升小學生的音樂感以及節奏感,在此基礎上傳授給學生一些較為基礎的健美操動作,為其后續的健美操學習及健美操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三至四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教授給學生一整套的健美操動作,并適當引入一些現代化的健美器材,如可以將跳繩、毽子及呼啦圈等器材加入健美操動作中,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身體協調性,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健美操內容。針對五至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展開針對性教學,傳授一些相對復雜的健美操動作,還可以通過健美操理論知識課程引導學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設計理念及編排方式,加深學生對健美操的理解。通過以上教學策略,能夠照顧到不同年級的學生,讓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健美操練習,更好地促進小學健美操的校本化發展。
(四)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研究健美操的教學方式上來。只有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健美操的教學水平,使得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相應的技術動作及技術標準。如果學生對于部分健美操動作產生了困惑,或是經常出現失誤,教師就必須針對這一動作進行更加詳細的教學,采用親身示范的方式,直觀地講解健美操動作的各個細節。另外,教師在健美操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照顧到每一名學生,避免出現某些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問題,保證所有學生對于健美操學習都有足夠的熱情及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還要遵循因材施教以及統籌兼顧的基本原則,提升學生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參與程度。為了進一步提升整體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教師也可以在健美操教學中適當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如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并在不同小組之間組織競賽,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學習積極性,營造出熱烈的教學氛圍,還能夠提升健美操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健美操教學是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氣質形象。因此,學校和教師應進一步提升對于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實施的重視程度,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健美操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為小學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曉曉.小學建構健美操校本課程的研究[J].北方文學,2016(25):116.
[2]黎良發.淺析健美操校本課程與健康中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5):86-87.
[3]王卓君.新時期小學健美操校本化實施的策略探究[J].體育風尚,2018(9):283.
[4]祝君.健美操校本課程實施初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8):29-30.
作者:徐子純 肖海洋 單位: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可行性研究
- 下一篇:健美操教學與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