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

時間:2022-02-11 02:58:13

導語:幼兒教師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師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

摘要:幼兒階段是幼兒自我性格形成比較關鍵的時期,這時的孩子自我評價能力比較薄弱,因此他人的評價成了他們對自己認知的反饋。教學中,教師的日常教學評價行為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通過對幼兒教師日常教學行為的分析,闡述教師的日常評價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更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評價行為;解決策略

幼兒園教育相關文件指出,教師要關注每位幼兒的發展,給予幼兒關愛,讓他們更加快樂地成長。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給予幼兒合適的指導,讓每位幼兒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在實際工作中,幼兒教師要面臨的任務并不簡單。幼兒教師日常教學行為怎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呢?

一、幼兒教師日常教學評價行為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在日常教學評價行為中,以言語性評價為主。有研究表明,多數的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評價中多以言語性評價為主。言語性評價中最常用的就是“很好”“很棒”“厲害”。這對剛開始入學的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一些比較調皮的幼兒就大打折扣了。幼兒會習慣于教師的一些言語性評價,以至于把這些表揚甚至批評當作可有可無。教師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只知道一味地給予獎勵或者批評,這種教學性評價在幼兒學習的中后期,效果就會消失[1]。(二)教師的評價對象比較固定。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評價時,很多時候會忽略掉一些學生,尤其會忽略掉一些性格比較內向,平時比較靦腆的學生。教師會注意到平時表現比較好,或者調皮搗蛋的一些學生。久而久之,教師給予教學評價的就只有那么幾個人,其他的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就是反正我也不好好表現,也不調皮搗蛋,所以老師就不會對我怎么樣。幼兒時期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思想,如果教師長期對這類學生不做任何的評價,他們就會失去對個人表現甚至學習的興趣,以后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會不積極。(三)教師的情感評價投入不足。情感是最直接的表達工具,是不需要多少交流就可以體會到的。如果教師是真心實意地評價學生,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的。幼兒期的學生雖然年齡比較小,但同理心還是有的。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很難投入100%的情感。情感投入不足,幼兒的情感體驗就不足,自然二者之間就沒有很好的情感交流,長此以往,幼兒便不會把教師的評價當回事兒。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教育者。教師認為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好,只是他們現在還接受不了。很多學生是非常害怕教師的,一旦教師訓斥他們,他們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學生會對教師敬而遠之。(四)教師的評價多以表面評價為主。幼兒時期的學生大都喜歡玩耍,相對于表面的評價,他們會更喜歡物質上的一些獎勵[2]。教師總是給予一些語言性評價,時間長了,他們就不會有很多的感動。很多教師認為幼兒出現了問題,要么好好哄一哄,要么批評一下就好,沒必要給予他們物質獎勵。教師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思想上沒有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教師認為只要把該講述的知識講清楚就行了,教學評價沒有多大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幫助幼兒教師豐富教學評價行為,以便更好地實現他們未來的發展呢?下面我們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二、解決教學評價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師想法,豐富教學性評價。教師首先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對日常教學評價的理解。日常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更是在深層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更為合適的評價[3]。教師要從幼兒日常行為的表現來分析幼兒產生問題的原因。只有從自身開始改變,才能轉變幼兒認為教師的評價可有可無的現狀。教師應該增強教學評價意識,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將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多元化。在教學過程中應把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活動作為幼兒學習的催化劑。同時,教師要掌握評價幼兒的時間和方式,促進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盡量讓幼兒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對待幼兒階段的學生,教師需要掌握多種教學評價形式,最簡單的一些獎勵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一個小貼畫、一個閃亮的小星星都可以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高興很久。另外,評價性的行為或者語言要恰如其分,教師用語要有分寸感,這樣不僅能帶給幼兒親近感,還能在幼兒面前樹立威嚴。(二)掌握幼兒性格特點,給予所有學生關愛。幼兒教師應該系統地掌握幼兒的性格特點,如幼兒活潑好動,喜歡不停地做各種小動作,不喜歡單調并且枯燥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讓愛走動的幼兒去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讓幼兒掃地、擦桌子、整理玩具等,他們就會很高興。但是如果教師過多地限制或干涉或經常代替幼兒做這些事情,則幼兒就有可能形成懶惰的性格傾向。再者,幼兒的模仿性強,很喜歡去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行為,所以教師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使幼兒在模仿中學習。例如,上課時候教師說:“看,誰誰坐得多好啊。”馬上就會有很多幼兒腰桿挺直,教師不必逐個要求幼兒坐好。還有,幼兒對很多事物都比較好奇,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因勢利導。教師既要了解幼兒性格的普遍性,還要知道不同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教師用心地投入情感,借助好日常的教學來完成對學生的指導和評價,那么幼兒就能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實現更好的發展。(三)增加情感評價投入。情感是人與人聯系最好的紐帶。幼兒雖然年紀比較小,但是他們有著更為單純的情感訴求,很多情緒都表現在臉上,這時候教師需要保護他們的小情緒,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對這份工作保持適當的激情,要不斷變換語言性的評價機制,讓所有幼兒都能體會到教師這份用心的評價。

幼兒時期的學生還沒有自我概念,對自己的行為認知也比較模糊,很多幼兒都是通過他人的評價來完成自我認知的。教師評價是幼兒自我認知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改變現有的教學評價方式。首先,教師應改變自身對教學評價的想法,不要總是認為教學評價就是簡單地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其次,教師一定要盡量掌握所有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更好地促進班級的和諧,促進幼兒的成長;最后,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要尊重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投入百分之百的情感。所以,教師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正確并且用心地對待日常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葉平枝,容喜,溫嘉賢.幼兒教師日常教學非言語評價行為的現狀與問題[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3):49-53.

[2]黃加迪.幼兒教師日常評價行為的公平性探析[J].知識窗(教師版),2015(03):78-79.

[3]燕飛.幼兒教師體育教育能力培養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

作者:卜文彥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幼兒教育中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