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專業閱讀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時間:2022-03-12 09:07:50

導語:淺談專業閱讀助推教師專業成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專業閱讀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摘要:幼兒教師專業”的提高,需要借助專業閱讀與教學實踐,通過閱讀,不斷獲取和更新教育觀念,汲取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營養,也可以提高綜合、建構知識的能力,更可以轉化為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豐厚教育智慧。專業閱讀途徑與方法的研究課題讓閱讀更加高效,也更加有針對性。

關鍵詞:閱讀;有效;專業成長

教師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綱要》提出了“終生學習”理念:幼兒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專家型”,“研究型”教師,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專業”的提高,需要借助專業閱讀與教學實踐,閱讀是教師發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標志。在積極為幼兒創設閱讀氛圍、提倡親子閱讀的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專業閱讀。通過閱讀,不斷獲取和更新教育觀念,汲取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營養,更可以轉化為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豐厚教育智慧。但閱讀方式單一,理論與現實脫節讓很多教師不僅很難將閱讀繼續下去,而且在專業內容的理解上也會產生一定偏差,無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缺乏從專業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于是有效的專業閱讀為老師們指明了方向,讓閱讀有了途徑與方法,更加有針對性。

一、成長需求,自我閱讀

教師要根據自己的需求,系統地有計劃地學習,國內外主流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學,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方法更要廣泛吸納。1.精選書目,有效閱讀。首先精選能夠讀得懂的經典著作,如:陳鶴琴、張雪門、盧梭、瑞吉歐等國內外知名教育家的著作,可以深入淺出地共話當下的教育問題,如《游戲學習與早期教育課程》《讓早期學習理論看得見》等。其次為工作“支招”的策略性書籍,將經典的教育理論有效運用于教育實踐,讓理論在實踐中看得見、摸得到,如《向兒童學習》《觀察,走進兒童的世界》等,都是引導教師有效開展工作的策略性書籍,為教師在環境創設、游戲、課程的工作提供具體、生動的策略、指導及建議。最后提升綜合素養的“心靈雞湯類”書籍。提高教師身為“人師”的基本素養,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形象,包括對事物的正確看法和理解,對兒童心靈的深度感悟和認識,對人類向真、向善、向美的憧憬等等。2.計劃套餐,量身定制。制定合理的計劃,精選所需閱讀書目,合理安排時間,為閱讀做好準備。可以制訂每天堅持閱讀1小時,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選讀2-3本教育專著,還可以要求自己每月完成一張“讀書摘記”卡、每學期撰寫一篇高質量的讀書筆記或好書推薦文章。另外根據自身需要自主“點餐”,比如在工作中哪方面比較薄弱的,如:家長工作、環創等,或者是一些經常碰到的困惑,如讀懂幼兒的行為、觀察的藝術,那么就要去精選能幫自己解決困惑的相關書籍去閱讀,使自己的知識結構逐步從完善走向完美。自我閱讀就是通過自覺的學習,以自身積極思考、辨別為前提,然后領悟、遷移、融合、整理、運用、內化成自己的理論結構,才能真正是自己的專業理論提高,才能起到專業閱讀的效果。

二、群組共享,互助閱讀

當你獨自學習對某些專業問題想不通時,那么共同閱讀的氛圍、互相學習的研討就是最好的方式。1.從書出發:思學社跟進式研討模式。思學社是圍繞閱讀進行的一個學習社團,通過讀書、品書、研書等閱讀系列活動,借助專業書本中的理念引領實踐,開展各項跟進式的研討活動,通過讀書沙龍、案例分析等模式,對書中的理論結合教師的實踐,通過討論,找到兩者之間的互通,共同梳理出大家所需要的部分。比如圍繞“觀察”,借助了《向兒童學習》一書,聚焦了“學習故事”的內涵,首先暢所欲言談感受,從書中字里行間處處表現出的真實來自我反思自己與孩子的方式;其次理念遷移,學習觀察的“哇時刻”、觀察的視角以及有效觀察的方法;隨后結合案例進行角度識別、學會看見,進行觀察練習;最后走進兒童,現場撰寫觀察記錄,學會了從兒童視角出發,看見兒童的想法和能力,把從書中學到的方法,心中帶著目標關注兒童的學習能力,以正確的理念依據來解讀幼兒的發展。2.多線合一:小組式精讀一本書模式。讀書不是一個人的寂寞旅行,三五成群共同閱讀一本好書,有解惑,有碰撞,讓閱讀的書香味在伙伴間彌漫,才能達到閱讀的更高境界。開展小組式共讀一本書的閱讀體驗就是很好的做法。有共同閱讀目標的教師組成了一個小組,然后選取同一本書進行精讀模式。有效閱讀才是關鍵,組員們各自制定共讀細則,比如: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要對細讀部分做批注,畫出重點段落寫出簡短的感受,解讀或者解答前一位閱讀者提出的困惑等等。與作者對話,與同伴對話,更與自己的思維碰撞,這樣才能在閱讀中收獲。

三、帶動提升,引領閱讀

專業閱讀需要顯性的專業引領,它是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強力引擎。通過主推兩大帶動模式,引領著大家閱讀的方向。1.“好文推薦”的線上分享。打造網絡平臺,根據老師近階段閱讀的書,開展“好文推薦”線上分享閱讀,由導讀人推薦1-2本重點書目或片段,精選某些章節及老師實踐后的成效,通過群推送給老師們,大家圍繞推薦書目或片段,理論聯系實踐或結合實際案例陳述觀點,以留言交流學習心得和實踐體會等,最后由導讀人進行點評梳理。2.“讀后感悟”的線下交流。一個好的讀后分享活動,必將帶動更多人投身閱讀行列。在一個充滿書香的分享空間,一群摯愛閱讀教育的人面對面,分享讀書的收獲,教學的感悟:有的老師從整本書的角度暢言了閱讀感受,有的從書中某個具體切入點懇談了閱讀后的收獲與思考,有的分享交流碰撞著對閱讀的思考,對教育的理解,從而把書中一些理論點和具體案例分析透徹,讓大家明白如何去踐行真正的好教育。通過專業閱讀,每天讀書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從以前“被動讀”變成了現在的“主動讀”,從原來的“要我讀”變成了現在的“我要讀”,建構出以閱讀為基本內容的教師新生活方式,也梳理出適合不同層次幼兒教師(新手型教師、經驗型教師、專家型教師)的專業閱讀書目,形成一個適合本園老師的專業“閱讀魔方”,促進教師內涵發展與專業成長。閱讀是一個人終身的修養,先溢滿自己的心田,所培養的幼苗才能在潤物細無聲的浸潤中茁壯成長。讓閱讀凈化教育心情,讓閱讀改變教育人生,讓閱讀帶我們飛翔在專業的歷程中。

作者:馬錦娟 單位:張家港市白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