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管理論文:教師游戲的參與思索
時間:2022-01-15 08:50:46
導語:教師管理論文:教師游戲的參與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劉靜工作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幼兒園永聯園區
“因材施教,循循漸進”的精神就是對個體的指導,而且遵循他們的學習規律。比如有的孩子在在游戲中膽小怕事,與小朋友玩時總是唯唯諾諾,并不開膽子,這樣的孩子,都要鼓勵他們多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從小處來說,讓繪畫能力較差的幼兒多參加美工區域活動;讓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多參加手工區域的活動;對于好動的幼兒來說,則注意培養他們靜的能力培養,如穿針線等細心的活動。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這些幼兒都有了很大變化。全班幼兒素質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游戲不但是外表上熱鬧上,更是考驗孩子們的做事能力,老師要認真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一舉一動,深入到幼兒的游戲中才會有新發現,體驗幼兒的新感覺。認真觀察給我們提供了指導的素材。比如,一個幼兒在玩益智插塑玩具時,我也與他們一起活動,并不時的幫助他們,給他們以鼓勵。為玩邊問他們插的是什么?還問他們還有沒有別的插法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其實是對他們智力的指導,其實有數、有顏色、有語言等溝通,并激發了幼兒的人際關創新能力。相反,老師要是不參與到他們當中,只是讓幼兒隨便玩,那么,其教育作用是截然不同的。為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教師在指導中還要注意深入到游戲中充當角色,提供一定的知識經驗,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并促使幼兒之間的學習交往,不斷使游戲水平提高。
在游戲活動中,需要孩子們多種情感進行參與,他們的交往能力、興趣、品德、意志、性格、情感、創新能力等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應出來,而這些方面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動就能體現出來的,只有孩子們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才能發現,只有他自己才能表現自己,老師不是不能代替的。所以,指導幼兒游戲是要正確處理好幼兒之間、幼兒與老師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讓幼兒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因為不同的游戲有不同的角色,所以,多讓孩子們在不同的游戲中充當不同的角色,調動他們積極地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培養不同的能力。
有一些游戲是有勝負的,也有一些游戲沒有勝負,老師對不同的游戲進行評價的目的就是對執行游戲規則的情況小結,也是對勝負的原因的總結,讓孩子們在下一次游戲中不斷改變策略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對于稍大些的幼兒,比如中班或者大班幼兒,老師就可以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游戲時的心情,交流他們之間的經驗,介紹過程,并進行自我評價,從而激發幼兒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另外,在游戲中,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弊端,教師指導幼兒對行為規則方面進行討論,明確認識,并共同尋求改進的措施等。教師應以正面引導為主,注意樹立榜樣,發揮激勵作用。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是以雙重角色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的,并不斷調整變換與幼兒的關系,從而有效地影響幼兒游戲行為。游戲開始前,教師主要是以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的身份調控幼兒的行為,發揮顯性教育作用;游戲活動中,教師則更多是以玩伴身份參與幼兒的游戲活動,以隱性或潛在的榜樣方式引導幼兒的行為;在游戲結束時,幼兒教師又以指導者身份對游戲進行小結,提出新目標與希望,同時又把自己置于平等身份與他們一起討論評價游戲的過程與效果,共享成功的歡樂。
- 上一篇:教師健康論文:衛生教師與健康知識簡析
- 下一篇:教師管理論文:熟手教師和準教師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