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思政教學管理方向思考
時間:2022-10-27 09:52:14
導語:淺談高校思政教學管理方向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就普通高校來說一般的思政教學模,各方面仍舊比較落后,因此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目標實現的需要,所以需要思考高校教學管理方向,改變思政教學管理模式,找到一套適合的管理新模式。而本文則是對高職思政課現有矛盾進行謹慎審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魅力和親和力,促進思政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高校教學;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一、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各高校學生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
現如今隨著社會各種文化的相互沖擊,許多高校學生的思想的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在變得更加開放的同時,也受到了一定不良文化的侵蝕,產生了許多高校的學生的民族自信和自我心態的遺失、弱化整個民族的向心力等現象,而思政教育在這時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個人的正確發展,同事時也有益于推動著一個國家的前進和穩定,另也是形成各高校學生保持民族精神的關鍵基礎。
(二)有益于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社會人才
從文化的方向為出發點來看,全國各個高校校不僅僅是歷史文化繼承的內核,或者說人文素質教育的優化的核心場所,更應是教育各個院校文化內核和人文素質教育的發源地。所以,高效的思政教育有益于塑造全面的人才,促進大學生完善的人文主義精神,培養更多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前問題
(一)思政教學理念亟待創新
盡管大多數的思政課教育者都普遍采用了現代化的多媒體等教學方式,但仍舊免不了教師以傳統的灌輸式說教為主體,這就局限于教師就理論而談理論,不能很好的利用熱點、時點問題結合專業實際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導致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不重視,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創新教學理念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思政教學這門課程,促進對他的學習熱情。
(二)思政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在現實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高校的一線思政老師大多任課班級較多,涉及專業較廣,這就造成了許多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雖然一些教師嘗試利用一些新的信息化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但是收效甚微,使得許多學生只知道紙上談兵,卻缺乏真正的實踐操作,思政教學的實踐教學環節薄弱,也就導致了教學質量效果難盡人意。
(三)思政管理具有強制性
適度的強制性的管理在某些方面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增加學生對思政學習的主動性,然而,過猶不及,然而強制性的管理出現在不少高校中,使學生產生壓力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等現象,對學生來說,學校把課程安排非常死,理論課程安排得很滿,而學生個人時間就很少了,無法滿足自主學習的要求,這樣的結果則是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僵硬的知識,卻缺乏基本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綜合素質也培養不起來,做不到學以致用。
三、政治教育管理的改正策略
(一)教育方式的改觀
根據最近在全國各個院校展開的調查研究分析可以發現,眾多的大學思政教育無法滿足從傳統的教育方式中實現完全的改進,因此,大學要完善中國優良傳統資源放進教材、加入課堂教學、建立完整的培養體系和方案,來完成促進各個高校學生傳統良好道德和素質方面的提升;要持續研究課題的可行性與精神意義相補充的方案,大學教師要提高和增加對大學生調查報告的分析和研究,要完成依靠調查報告的寫作來促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動手能力,改變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
(二)教學理念的創新
眾所周知,高校思政課教學應始終秉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才能確實保證教學的針對性,以此更好的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本旨,增強教學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創新教學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更加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還應利用新媒體等工具多途徑的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促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雙創新,實現思政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教師素質的提升
在創新性時代,思政教師隊伍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除了必須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以外,還需加強對新時代特征下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功的創新發展,并且還要具有清醒而正確的社會認識。這就需要思政教師具有在一定的層面有著能提高和增進學生的個性和精神狀態的健康成長的能力,必須將思政教育視為一門非常關鍵的學科來加以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主動的優化教學措施,要嚴于律己,不僅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更要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促進思政教學更有質量的進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模式,我先分析出分析出三個需要修正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改正方法,實現了學校、學生、教師、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相結合,促進思政教學管理方向走向創新化與長遠化,使思政教學在長期實踐研究的曲折線路中獲得突破發展。如此下去,能夠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整體的效果和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凱.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4).
[2]黃錫榜.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6).
[3]董軍明.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C].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2011.
作者:蔡妮真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
- 上一篇:藝術類院校教學管理問題及措施思考
- 下一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