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思考

時間:2022-12-18 09:31:36

導語: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思考

【摘要】隨著素質改革的發展,對教書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農村中小學教學現況存在著教學理念的保守,缺乏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以及教學條件的落后陳舊,使教學的發展受到了局限,同時,也對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利的影響,尤其傳統單一的教學觀念和方式束縛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亟待教育工作者重視起來,剖析原因,尋找到改善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

長期以來,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教育資源匱乏,教學觀念也相對落后等,使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受到影響,尤其是創造力的發展。本文立足于制約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瓶頸視角進行探討,以期從農村教學現狀入手思考,并究其原因,從中探尋到相應的有效對策與方法。

一、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發展的瓶頸及解析

1.落后陳舊的教學理念。由于應試教學的實施,教師受到長期的不良影響,應試成為教師教學的指揮棒,教師的教學目標緊緊圍繞著這個指揮棒團團轉,使得教學內容單調枯燥。在新課程改革下,倡導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外,還蘊含著更豐富的人文思想和教學意義,其包括培養其思想情感、審美情趣、個性修養及思維品質等教學內容。雖然教育改革近幾年不斷推進和深化,但是農村教師缺乏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始終“堅守”著陳舊保守的教學理念。2.教學模式循規舊守。不少農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照本宣科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講解理論知識和課后習題為主要內容。每堂課都千篇一律地進行程序化的教授。為了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應對考試,教師盡可能地將語文知識灌輸給學生,一堂課堂下,幾乎都是教師在“一堂課”“滿堂灌”的一味解說,導致教師教學方式陳舊死板。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在單一授課模式下,不但無法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思維習慣也會變得僵化,嚴重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3.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設備滯后。農村中學的教育經費不足,這就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無法成為教學的有效手段,現代教學設備的薄弱,對于現代新興教學模式多以多媒體輔助技術作為支撐,使得創新教學的環節無法進行和正常開展。同時,現代信息時代帶來的豐富信息資源,教師也無法在課上拓寬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教學條件落后,教學設備跟不上時代,這絕非是個別現象,而是農村中學的一種較普遍的教育現象。

二、農村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發展的瓶頸的突破對策

1.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學生的素質教育受到教育工作者廣泛的關注。素質教育要求實現教學目標不但要教授文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關注思想品德修養的教育,以及科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因此,農村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轉變陳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教學中,改變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要以人為本,使學生從枯燥死板的教學課堂中解脫出來,采用多樣形式的教學模式符合現代教育的需求。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勇于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因地制宜,教學主題要聯系和貼近學生的熟悉的生活環境,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和應用,發掘出適合農村中小學教育和教學的新路徑和新方法。2.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在選擇教學模式時,要綜合考慮和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安排。教師可以采用通過生活化教學,將學生們農村文化風貌和風俗習慣為切入口,將其內容與教學內容有效的融合,使學生不但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也能重新認識農村,熱情自己的鄉村。另外,由于農村生活條件較差,農村孩子能搜集到的圖書是有限的,這樣限制了他們學習知識的視野,同時不能滿足求知欲高的學生的需要。教師一方面可以借用互聯網的力量召集社會愛心人士進行圖書的捐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進行課堂的擴展。例如,在語文課上,教師為學生講解四大名著或外國著作的經典片段穿插在教學中,不僅僅豐富了學生情感,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對生活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此外,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3.學校重視教師業務培訓。教學質量的高低往往與教師的教學能力相關。在農村中小學,雖然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動,教學得到了改進,但依然存著不少的問題。而且,在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相對匱乏,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有待提高。學校要重視定期開展教師的專業培訓,還要求教師學習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使其真正認識其政策的教育精神。另外,學校要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經過培訓和考核成績達標才能上崗教課。從而促進農村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4.農村學校教育設備的有效改善。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給予農村教育適當的扶持,設立農村教育專項基金,還可發動社會力量進行募捐。此外,農村遠程教育的發展能夠提高農村教學水平,實現現代教育資源的共享。農村遠程教育具有覆蓋面廣闊、成本較低,且不受時空和時間的限制等優勢,有利于改善教學條件,從而實現教育信息化帶動農村教學的發展。

現代教育提倡素質教育理念,教師擔負著教育改革的重任,面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弊端,只有教師加強個人專業素養,改變傳統教育觀,探究適合農村教育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和新方法,才能將有效化解農村中小學教育面臨的困境。

參考文獻:

[1]蘇元楚.語文閱讀實驗室———突破農村初中課外閱讀瓶頸的有效載體[J].福建教育研究:綜合版,2013(4):9-10.

[2]郝婧婧.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學生的創造力[J].新課程(小學),2017(6).

作者:石曉彥 趙玉琥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民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