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資源庫構建思路
時間:2022-05-09 05:34:36
導語:課程教學資源庫構建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設資源庫的必要性
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是自動化及相關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生產過程中的控制方法,對控制系統能夠進行分析、設計及調試。因此,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廣泛,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分析,又有較強的實踐性操作。那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豐富的教學內容和生動的案例分析,既有抽象的理論分析,又有具體的實際操作。建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過程更加生動,能夠提高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該課程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很難發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不豐富、教學資源分散,教學資源不能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建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對該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豐富教學內容,促使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率,可以使教學方式多樣化,改變傳統的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學生可以通過資源庫主動學習,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建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可以推動其他教學改革,對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現實意義。
二、資源庫的建設目標
1.建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使教學資源共享化,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提升社會服務功能起到積極作用。
2.資源庫為教與學的過程提供了新的教學平臺,產生了新的教學模式。
3.資源庫建設有企業項目的實際案例等豐富內容,為教師授課與能力提升和學生自我學習與評價提供了服務。
4.資源庫為教師、學生、其他人員搭建了交流平臺。
三、資源庫的體系結構與內容設計
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資源庫整合教學資源,搭建共享平臺,實現自主學習,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優質資源。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資源庫要根據專業和課程設置要求,立足教學實際,有序開展資源庫建設,具體內容如下。1.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標準。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是自動化及相關專業的核心專業課,本課程在教授各種控制規律、控制方式的前提下,著重分析控制系統的組成、結構及其參數整定,提高過程控制相關控制性能,使學生掌握過程控制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常見過程控制系統方案組成、工作原理、工程應用等應用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形勢。
2.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教學課件。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教學輔助的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課件整合圖、文、聲、像等各種媒體的作用,使得教學內容豐富、生動形象,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制作啟發式多層次的教學課件,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項目教學案例。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實際的自動化工程項目案例而設計,把實際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工作任務,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案例教學使學生受到項目調研、項目實施、項目驗收等環節的訓練,培養了學生對控制系統進行開發、組裝、調試、運行、維護等職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獲得顯著提高。
4.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習題庫。習題是課程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做習題可以鞏固課程學習知識,也是檢驗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習題應該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針對性,涵蓋單元章節的重點內容,以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的知識。
5.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試題庫。考試是檢驗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考試結果是否能夠反映出教學效果取決于試題的質量。命題應依據課程的教學大綱,著眼于重點知識,更強調專業技能。課程試題庫的建設,對課程考試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總結
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整合教學資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對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是適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的需要。
作者:胡維慶劉哲緯金文兵工作單位: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電子工程學院
- 上一篇: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思路
- 下一篇:信息安全課程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