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教學技巧淺談
時間:2022-03-08 09:55:18
導語:計教學技巧淺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要充分了解非會計專業開設《基礎會計》課程具有的特點
1.非會計專業學生在對待事務的思維方面的特點:思維比較發散。
在思維方式方面,學生們的專業有所不同,因此在學生中,會有較大的差異。因為不同專業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并且專業教育訓練也會不同,所以會產生了不一樣的影響,學生們對事務的思維方式也就有著較大的差異。比如文秘專業、經管類專業,一般思維比較發散,對同一事物,沒有固定的或統一的答案,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因此,這些通常要求只重視分析過程,只要求合理的思路分析、清楚的表述、角度創新性等就行了,沒有統一的答案。相反的是,會計專業課程,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會計處理方法必須符合這些法律法規,不能違背,不符合,就是違法的行為,所以會計處理業務,往往答案唯一,這與發散的思維就不一樣了。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對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的教學就不能用與會計專業相同思維來進行教學,而應該針對他們的發散思維,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教學。
2.非會計專業在《基礎會計》課程內容具有的的特點:
其課程是不成體系的比較的單一內容。會計知識本身具有一個完整體系,由會計的一系列課程構成的,包括《基礎會計》、《成本會計》、《審計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一般只開設《基礎會計》這一門課程,課程較單一,不成體系。因此在非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調整《基礎會計》教學內容,體現本身專業的特點,從而實現該門課程的開設目的。在非會計專業開設《基礎會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因為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在企業的工作中,無論從事的什么樣的專業工作,都或多或少會與會計存在聯系,例如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激勵員工的各種措施,分析客戶的基本情況,員工出差及員工薪酬等等,都需要用到基本的會計知識,所以,要想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就要懂得一些會計的知識。所以,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內容,就應該主要包括填制原始憑證與會計憑證審核、會計報表所反映的信息的閱讀與對信息的利用、另外就是分析會計報表所需的知識等等,與以后工作有聯系的內容,沒有聯系的內容可以不用教,而不象會計專業,全部內容都要教。
3.非會計專業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方面的特點。
非會計專業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方面有兩個特點:一是教學課時比較少、而課程內容比較多。因為開設《基礎會計》課程,能夠對學生學習經濟管理類的課程有幫助,所以在課程內容設置上,非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和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是一樣的,沒有什么變化。而在教學時間上,因為《基礎會計》課程并不是非會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所以教學課時一般要比會計專業少。二是教師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陳舊。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往往不是從工作的實際出發,而是照本宣科,告訴學生這些理論是什么,應該怎么做,而學生們很多人都沒有社會實際工作經驗,對經濟活動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想象中。采用這種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講解《基礎會計》的一些專業術語以及基本理論,教學效果是不大理想的。
二、提高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質量的若干技巧
1.教學內容選擇方面的技巧。
因為教學目標不同,會計專業和非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也有差異,所以要求在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中要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不同教學目標的需要。對專業學生來說,必須全盤掌握從原始憑證制作到報表分析的全部會計技術;非會計專業,要求就低得多了,他們沒有必要掌握那么多知識,因為他們的工作涉及到的可能只是原始憑證、或者報表分析之類,當然他們還應該了解會計處理的大概過程,如從原始憑證填制審核,一直到報表編制的大概流程,而對于如何具體地編制出會計報表則并不需要掌握。但會計報表各項目的含義是必須要了解的。會計要素、定義、科目等基本知識,在教學中就必須講解。而會計報表的數據具體是如何形成,就不需要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對于那些憑證過賬、記賬方法、錯賬更正技術、賬務處理程序等知識,就可以略講,或者不講。相反,對于那些會計專業某些在《基礎會計》中略講的部分(因為可以在以后相關課程中講授),如報表分析、會計核算原則,就應該重點講。
2.教學語言方面的技巧:
采用適應非會計專業的語言表述。如果在教學中能用大家最直觀和最熟悉的方法,指引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學習《基礎會計》這門一門看似枯燥的學科,就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會計學這樣的有技術性和理論性的學科,使學生們就能輕松地理解和掌握《基礎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專業術語,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用會計語言觀來介紹會計:會計具有語言的溝通和交流的作用,是經濟社會中的基礎商業語言,是人類在商業交往中用到的基礎語言工具,會計語言所要描述的內容是用貨幣表現的資金運動。用類比的手段來闡述會計專業術語更直觀: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和賬戶好比是會計語言的單詞,會計的基本語法是全世界會計界通用的借貸記賬法。會計分錄就相當于會計語言的句子,企業的經濟活動就可以用會計分錄這樣完整的“句子”來進行描述了。編制會計分錄的過程,就象是翻譯的過程,就是把企業的經濟業務用會計學的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這樣的語言,形象的類比,最直觀又最熟悉,學生們就能輕松地理解和掌握《基礎會計》。
3.教學方法方面的技巧。
技巧之一:調整非會計專業的授課順序,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以案例為起點,通過會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報表,引出相關的各個知識點,從而講授這些非常重要的會計知識。以這樣的授課順序來講解,學習目的很明確,在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方面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非常有幫助。選擇這樣的教學順序,是因為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學會計的要求不能太高,只需要能掌握可能與其以后職業生涯比較有關聯的部分就行了,還有就是他們的是非會計專業人士,對基礎會計課程的重視性不夠,只有一開始就讓他們感受到會計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讓他們感到學習的興趣,才能讓他們認真學習下去,最終導致教學效果提高。
技巧之二:采取更能適應非會計專業思維方式的教學方法。
會計教學的傳統方法,常用直接講授的方式,有點枯燥。直接講授的方式的好處有很多,因為講授的知識比較系統,知識容量比較大,對自身專業要求有較多規定性的會計專業來說,好處更加明顯。但是也有不少壞處,非會計專業學生,因為他們思維比較開放的,采用這種方式教學較易喪失他們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就應該換一種教學方式,例如:選擇案例教學、實地考察、實驗模擬等靈活多變的方法,然后在活動中學習、指導應該掌握的知識點。而且,選擇教學案例、進行實地考察等活動時,還應該盡量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來學習指導。就象對市場營銷的學生來說,學習會計就應該針對如何從會計資料出發獲取與營銷有關的資料這些方面來選擇案例,而本身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習會計就應該針對如何從會計數據中獲取經營管理的資料這些方面來選擇案例。用這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教學,自身專業與會計專業的結合點就能夠被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找到,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覺性。
技巧之三:善于利用直觀的圖形教學。
對于知識的學習,用表勝過文字,看圖勝過用表。如果能在教學中能采用圖形教學的方式的話,分析對比,使學生能更直觀、形象地看到結果,很輕松就能掌握知識,收到非常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為例:“交易性金融資產”賬戶下應該增加兩個二級明細科目,一個是“成本”科目,另一個是“公允價值變動”科目。當交易性金融資產有買進資產或賣出資產發生時,他們的賬戶關系,“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也就是這個賬戶的余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下降的金額用“↓”箭頭之間的差額(兩對比標志線之間)表示,上升的金額用“↑”箭頭之間的差額(兩對比標志線之間)表示。當然,還應該注意,上升和下降額是相對的差額。假設沒有再買進資產再賣出資產發生,也就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沒有變化,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分析,因為這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線與時間軸是一致。
綜上所述,非會計專業開設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工作量大,非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時存在入門難度較大,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在講授時存在教學效果較差,教學時間少等問題。但只要好好研究,仔細分析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中的特點,總結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技巧,就改進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效果,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陳志剛單位:玉林師范學院
- 上一篇:會計教學的影響及作用
- 下一篇:會計教學的現狀及建議(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