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法會計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27 02:29:38

導語:案例法會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案例法會計教學論文

1案例教學中案例選擇應遵循的原則

案例選擇作為案例教學的重要一環,其選擇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案例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為此,在案例教學中案例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真實性原則。案例教學中選擇的案例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具有真實的數據和基本情節,不能隨意進行編造,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相對逼真的經濟事項情景,將會計實踐的矛盾性和復雜性充分體現出來,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思維,實現學生會計實務的提升。第二,啟發性原則。案例教學中必須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思考題,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為學生創造廣闊思維空間,提升教學效果。第三,針對性原則。在案例教學中進行教學案例設計時,需要從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出發,借助討論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第四,參與性原則。在會計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在會計案例創設的情境中進行操作和思考,充分運用學習的相關會計知識研究和分析案例,并且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互動,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疑問。第五,全面性原則。主要是指案例教學在選擇專業案例時盡量保證內容的全面。一方面,在設計專業案例時要注重對會計教學內容的涵蓋,面對現實生活實踐中會計案例不能完全涵蓋書本內容的現狀,要求會計教師對一些特殊案例進行收集,使案例設計全面包含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案例討論活動要對環境因素進行充分考慮。案例教學中的案例討論活動的最終目的為了進行決策,而僅僅通過簡單的案例模擬做出的決策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不足。為此,在案例教學中進行案例設計時要對決策者的風險傾向和環境因素進行充分考慮。

2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關系。案例教學不僅重視理論教學,更重視實踐教學。會計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并不反對講授法,并且認為理論講授法可以為案例教學奠定知識框架、提供分析問題的策略。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對理論教學的內容加深理解。因此,在會計教學中不能單純采用理論教學法或案例教學法,要實現二者的相輔相成。第二,教師要豐富案例教學形式。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案例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采取逼真模擬訓練,又可以采用典型示范引導;既可以開展小組討論,又可以鼓勵進行個人練習。為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教學形式時要從教學內容出發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3案例教學法對會計教學作用分析

第一,增強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興趣。學生要想獲得會計知識學習的成功,必須對會計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會計教學中為了實現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首先要讓學生對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與課本上的例題相比,案例自身的真實性是其在教學中的巨大優勢,課本中的例題要么是編寫者對現實生活中的第一手資料進行處理,要么就是憑借想象編造出來的。雖然課本中的例題與真實案例相近或相似,但是例題的答案與現實的真實情況卻有天壤之別,這會讓學生產生例題都是假的沒有任何學習價值,當然也不會產生濃厚學習興趣。而案例教學法提供的案例都是來源于正式注冊企業或特定企業的真實業務處理的書面記錄,甚至會是學生曾經了解的,會讓學生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進而提升學生對案例的關注度,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學習欲望的提升。第二,提升學生的工作責任心。案例教學法提供的部分會計案例往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除了涉及到企業的方案決策、高層管理人員,還會涉及到財會部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因此,在會計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時,極易讓學生進入案例創設的情景,將自己假定為相應工作環境中的職員,通過對案例的認真閱讀和仔細分析,積極參與到方案決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策略,甚至有的學生會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出現在不同的案例中,最大限度的滿足自身好奇心,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責任心。第三,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案例教學法下,學生要想獲得教師的認可或企業的好評,就必須對教師提供的實際案例進行仔細的閱讀和深入的思考,并且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討論過程中大膽的表達出來,并通過合理的分析報告進行呈現。學生在達到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體現自身的價值,往往會對每一個學習環節都高度重視??梢?,案例教學法幫助學生對具體操作技術和會計理論知識的鞏固,還實現學生問題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交際能力和決策能力的提升。同時,案例教學法除了讓學生學到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豐富學生視野拓展知識面,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對學生的未來就業十分有利。第四,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遵循實用原則,提倡具有個性化教學風格,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反對題海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在會計教學中教師承擔著重要的參謀角色,教師只有對案例進行精心選擇、對案例合理布置、對討論活動科學安排以及進行準確的評價和分析,才能實現實務與會計理論的完美結合,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益發揮到極致。可見,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實現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還促進教師對教學領域的深入研究,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學術成果。第五,讓企業間接或直接受益。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其會計處理或部分成功業務可以作為案例在會計教學中被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進行學習和了解,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產生對自身企業的進一步了解,甚至會主動購買企業的產品,這無疑是幫助企業進行宣傳但卻不需要企業花費任何費用。但是對于部分因違規會計操作或開展違規業務操作造成企業財務出現危機,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往往不愿意將自身作為案例,這類案例一旦曝光必然會對相關的從業人員產生巨大壓力,但是卻可以喚醒他們的良知、道德和工作積極性,督促企業進行轉變認真經營改變不利的局面。另外,如果可以在案例教學中邀請相關會計師和企業部門負責人,或者將學生通過討論得到的報告推薦給相關企業,對企業必定是百利而無一害。同時,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不論在原單位還是在新單位都可以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4結語

會計專業的教學長期以來都是以灌輸為主,對知識的應用重視度不足。雖然在會計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進行講解和傳授,但是其教學目的不能單純的局限在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會計作為一門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論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需要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教學方法,應該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視。通過對案例教學法的合理應用和實際案例的分析講解,實現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和基本會計素質的提升。

作者:羅林芬單位:云南開放大學保山開放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