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探討
時間:2022-11-04 03:46:38
導語: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從而有效帶動了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在教學工作中,以會計專業為例,研究人員指出,作為專業培養計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實現學生對于會計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能力二者的有效融合,從而強化相關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校企合作作為切入點,針對會計課程與企業中會計實習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索,對現階段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進一步推動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會計人才的培養掃除障礙。
關鍵詞:會計專業;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校企合作;優化措施
近年來,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與要求標準逐漸升高,這種情況的存在,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發展。相關調查顯示,作為教學工作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引導學生實現專業知識與動手能力的有效融合,以便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會計專業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受到了廣大實踐工作中與理論教師的認可與高度關注。
1實踐教學發展現狀
相關教師指出,在教學工作中,只有實現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真正符合畢業標準,從而更好地應對職場工作中存在的諸多挑戰[1]。同時,通過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增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自身工作的代入感,從而引導其樹立對于工作崗位的自信與積極性,同時有效激發其對于理論知識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以便有效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就目前而言,面對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有效強化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對于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與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
2校企合作過程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學校方面存在的不足。(1)缺乏相關管理制度。在實踐教學問題上,對于學校而言,由于該模式屬于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我國教育領域對于該方法仍處于研究階段,因此,相關管理制度較為匱乏,尚未形成一個健全的管理系統,因此,不利于學校對于合作企業與學生的管理。(2)經費支持有所欠缺。在實踐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對于資金具有一定的依賴性,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的辦學經費普遍存在不足的情況,從而不利于為實踐教學提供資金支持[2]。同時,調查顯示,在實際工作中,校方往往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與理論教學中,從而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落實與深化開展。2.2企業方面存在的不足。(1)缺乏校企合作意識。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校企合作缺乏理解,其中,多數企業管理者認為對會計人才進行培養是高校的責任與義務,與企業之間沒有直接聯系。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了企業對于校企合作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造成了企業往往不愿意與高校進行有效的戰略合作,導致大批會計專業學生缺乏實訓機會,不利于其實踐學習的開展。(2)缺乏校企合作能力。作為會計人才實踐工作的重要平臺,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就目前而言,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受到自身規模的限制,導致了財務管理制度與模式存在不規范的情況,從而不利于相關人員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3]。同時,企業內部往往缺乏專職教學指導人員,從而不利于對實習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導致了實習效果的下降。2.3學生方面存在的不足。(1)學習積極性較低。對于學生而言,由于財務工作具有枯燥、繁雜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厭學心理,從而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同時,在實習過程中,由于財務會計工作是企業的重要工作,因此,多數企業往往不愿意接納實習生進行介入,部分企業甚至直接在財務部門門口懸掛“閑人免進”的標示,從而極大地打擊了實習生與相關財務人員進行交流的愿望。(2)精力分配不合理。研究表明,當前社會中,由于受到教育培訓機構的不良誘導,學生群體內部對于“考證”具有一定的熱衷性,多數學生認為“技多不壓身”,從而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相關資格證考取的工作中,以至于其對于實踐教學與實習工作缺乏足夠的精力,造成了實踐教學質量存在不理想的情況[4]。
3校企合作過程中實踐教學的優化方案
3.1學校方面優化方案。(1)推動實踐教學監管制度的完善。針對實踐教學以及社會實習工作的特殊性,為了有效推動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學校應積極加強對于相關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進一步實現實踐教學監管制度的創建與完善,以便對校企合作過程中雙方的責任與義務進行有效明確,避免互相推諉對于學生造成的傷害。在這一過程中,應做好校辦、教務、學工、院系以及企業等多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從而有效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2)設立經費對相關人員進行支持。為了有效推動校企合作與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校方應著手進行相關激勵政策的制定與落實,從而有效調動一線教師對于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以便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5]。在具體政策方面,可以通過將實踐教學效果與學院考核工作相結合的方式,以便促進相關學院領導對于具體工作的關注力度。在獎勵方面,除了設置金錢獎勵,還可以通過通報表揚與職稱晉升等方式有效推動參與人員的積極性與熱情。此外,對于參與校企合作與實踐教學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學校應設立相應的經費對其進行支持,以便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與轉化,從而推動實踐教學在校企合作中得到順利的開展。3.2企業方面優化方案。(1)提高對于人才培養工作的關注。針對企業對于校企合作的積極性相對較低的情況,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于校企合作工作意義的宣傳力度,引導企業正確樹立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以便更好地實現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同時,為了有效實現企業積極性的調動,可以對于積極參加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從而幫助學校更好地實現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確保校企雙方的利益不受侵犯,有關部門應就校企合作期間雙方的權力與義務通過立法的形式進行劃分,從而為雙方提供保障。(2)促進人才培養能力的有效提升。為了有效確保企業對于人才的培養能力,應加強校企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6]。在實訓基地創建的問題上,可以通過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指導的方式,有效強化學生對于會計工作的應對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需求。3.3學生方面優化方案。(1)強化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興趣。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為了進一步促進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應努力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同時,針對學生由于期望與現實之間存在的落差而導致的失望情緒,及時進行心理指導。此外,通過提供實習機會,幫助學生建立其對于會計工作的自信,以便更好地推動其積極探索的欲望。(2)聯合政府調整相關的考試時間。從時間上來看,現階段,各項資格證的考試時間與學生實習時間多數集中在每年的九、十月份,這種情況的存在,無疑導致了學生精力的分散,從而不利于時間教學效果的提升。針對這一情況,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對精力進行合理調配,學校可以通過與政府進行有效交流,從而對相關考試時間進行集中調整。例如,對于助理會計師與注冊會計師的考試,可以將其相關時間向四、五月份進行調整,以便實現相關時間錯峰管理,以便在確保學生實習效果的同時有效滿足其對于相關證書的考試需求[7-8]。此外,作為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于培訓機構的市場監管,嚴肅處理惡意營銷導致的“考證成風”現象出現,為實踐教學的效果提供保障。
4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與標準的將會持續提升,針對這一發展趨勢,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對于我國人才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就會計專業而言,有效推動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開展,有利于更好地確保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有效滿足其對于具體工作的適應能力,以便其在求助過程中能夠更快地融入到本職工作中,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哲,梁瑞紅.基于校企合作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1):279-281.
[2]劉文星.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高爾夫草坪養護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科技風,2018(26):215.
[3]鐘秋平,林美芳,楊斌.地方本科院校海洋科學專業校企合作課程實踐教學的問題與思考———以欽州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8):3-4.
[4]馮智春,閆娟娟.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基于校企合作的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15):43-44.
[5]段光耀.會計專業校企合作中知識轉移機制的實踐研究———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17(06):147-148.
[6]劉宗喜.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高職物流實踐教學中的法律問題探討———以威海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物流專業為例[J].科技展望,2016,26(25):237.
[7]金治中.基于校企合作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4):129-131.
[8]郭建立.校企合作視域下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4):207.
作者:范曉英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 上一篇:微課在中職會計教學的應用探討
- 下一篇: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