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時間:2022-11-19 08:57:43

導語:解析成本會計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析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摘要:在當今“互聯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和各大領域都順應時代的發展,將互聯網融入自身的建設之中,也在這個新時代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轉變。而在高校教學改革之中,“互聯網+”同樣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將互聯網運用到教育教學之中,也是當前教育領域順應時展的必然要求。作為會計專業的中的一門最核心的課程,大部分成本會計課程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育教學中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和問題。而這種問題的出現常常導致成本會計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因此,本文主要結合在當前“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實現互聯網與成本會計教學資源的深度結合。

關鍵詞:“互聯網+”;成本會計;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一、互聯網為成本會計發展帶來的機遇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知識和技術來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這些方法已經成為各大高校普遍的改革方法。而從當今的學生角度來看,他們生活在這個高科技的信息時代,對互聯網也是十分的熟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比某些教師還要熟悉,能夠熟練的操作網絡軟件。現在的學生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同時也對新事物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于互聯網中的知識能夠一學就會,自然會對成本會計中的傳統課程不感興趣。通過筆者調查發現,高校成本會計課程中幾乎一半以上的學生在課上使用手機打游戲,聊天,這種情況在近幾年網絡的普及而變得更加常見。但這種現象不一定都是不利的,高校可以運用學生對互聯網的熟悉程度,結合現代性的創新教學改革方法,建立互聯網學習的云平臺,實現一部分的線上授課。在這個互聯網平臺中,教師能夠將學習資料面對面地傳遞給學生,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和學生進行互動。這種互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哪怕專業課的教師遠在千里之外,也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及時的溝通。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于教育領域而言絕對是一個機遇,高校要牢牢抓住這個機遇,結合當前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和特點,將互聯網融入成本會計課程之中,借助互聯網實現會計專業的改革。因此,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高校成本會計課程做出改變是當前勢在必行的任務,如果互聯網運用得當,不僅可以輔助教師的教學,同時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型成本會計人才。

二、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

(一)數據多。成本會計計算步驟繁復,由于生產過程比較復雜,程序相比較其他課程而言較多,往往會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成本會計包括從材料的投入,一直到產品加工完成入庫的全過程中,都需要嚴密的計算,同時還包括了材料費用,人工成本,燃料以及動力,制造費用的分配等等問題,都需要進行精密的核算和校對。其中,最令學生感到復雜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大量的數據需要進行分類,計算和整理。(二)計算步驟多。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最核心的內容體現在成本的分配上,既要以直接費用為基礎,又要考慮間接費用的問題。要將上述提到的這些問題,通過分配的方式計入相應產品的生產成本之中,絕不是一件易事,往往要通過大量的計算,才能夠得出最后的結果。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保持嚴密的思路和清晰的邏輯,才能夠完成成本計算的多個步驟,弄清楚數據之間的復雜關系。(三)成本計算表格多。介于成本計算的前兩個特點:數據多,計算步驟較多,在互聯網的使用之中往往涉及大量的表格,雖然通過表格能夠清晰的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但是在成本計算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數據,導致表格的數量也非常多。因此需要學生不僅要掌握各類成本計算的公式,同時還要學會如何在表格中進行計算和總結。(四)實際運用要求高。成本會計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解決生產成本中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問題。成本核算往往是一個項目一項任務的行動基礎,只有明確最基礎的成本,才有可能做到控制成本,運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傳統成本會計教學的弊端

(一)缺乏高效的教學實踐。成本會計這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只學會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必須要擁有靈活的思維和創造力,在具體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完成復雜而龐大的數據計算,這才是成本會計專業型人才必備的品質。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而言,對于學校中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他們要想完成成本會計的計算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學生對企業的成本會計相關工作流程和程序并不了解,也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導致學生雖然學習了成本會計的專業知識,但是一旦運用到實際中就會不知所措。(二)缺乏優秀的成本會計教學師資隊伍。在高校的師資力量建設方面,學校比較注重從教師的學歷來看教師的水平,在教師招聘的過程中大多也是根據教師的學位來確定的。這樣的情況導致了本校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與企業對接的實際操作能力。再加上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長時間和學校的學生接觸,會存在與外界市場脫節的現象。同時還包括資薪待遇的問題,一些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提出的薪資要求比較高,學校為了節省成本更偏向于那些剛畢業的新教師,這些都是導致當前會計專業師資力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三)缺乏綜合教學案例。綜合案例的分析,同樣也是成本會計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綜合案例的分析是對學生綜合水平的檢驗,雖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經典的成本案例分析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老課本中的案例,對于當前快速發展的制造業而言是不符合實際的。例如,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很多制造業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發展,生產效率相比較原先的人工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成本會計課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人工制造案例,與現在的生產情況大不相符,同時也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的核算要求。如果根據這樣的案例進行成本核算,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會使學生陷入一個傳統工業的怪圈中。(四)缺乏完善的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和平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廣大高校會計專業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那就是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就是指,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結束之后,通過基本功和理論的考核,直接進入到企業中的會計崗位進行實踐訓練。這樣的方法也可以叫作校企合作,學生在企業承擔會計工作不僅可以鍛煉成本會計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對于企業而言,也節省了招聘專業會計人員的時間和成本。

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成本會計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不能一味地研究教學和課本的主要結構,而是要正確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價值。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認識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廣大教師也花更多的時間在互聯網的學習上。成本會計課程教師已經建立起了相應的教學資源庫,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網絡平臺學習成本會計知識,大大節省了課上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成本會計課堂的效率。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制作精美的課件,將成本會計的知識都融入教學視頻和課件之中,不僅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現在課堂已經不再是教師一言堂的模式了,教師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來開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運用互聯網教學只能作為成本會計課堂的輔助教學手段,而不能成為整個課堂的全部,教師同樣不能拋棄傳統課堂的面對面授課形式。所以,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要將互聯網教學和成本會計課堂相結合,同時課堂教學的重點依然要放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上,彼此之間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和高深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夠使學生發揮學習的內驅力。(二)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要想更好地給學生帶去引導和幫助,教師首先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素養。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學校和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結合當前的市場情況創新教學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去學習互聯網中的相關知識。只有教師不斷強化自身的知識體系,才能夠盡快適應社會的需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專業的綜合型人才。充分運用互聯網,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性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結構。同時必須要兼顧構建師生之間和諧良好的關系,彼此之間形成信任的氛圍,在班級中營造出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關于學校組織的與其他學校的溝通合作,教師也要積極參加,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從教案的編寫,到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完善上都要不斷的學習。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很快,學校也應該定期開展互聯網專業學習,組織教師共同學習當前嶄新的互聯網知識,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學習到最先進的成本會計專業知識。(三)建立教學資源庫,實現互聯網資源共享。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逐漸體現出了其資源共享的優勢。互聯網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進行共享,包括在教育過程中的一些教學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建立教學資源庫,可以通過網絡將不同地域的優秀教學成果進行結合,供學生參考和學習。例如,在電子教材方面,教師可以在資源庫中為學生組建一個電子課本網絡,實現無紙化,并且方便攜帶。在這一方面同時還可以實現對電子課本內容的及時更新和補充,彌補了傳統教材中紙質課本更新較慢的問題。在微課方面,同樣也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教學資源。微課能夠利用精簡的視頻向學生展示學習的重難點,同時還可以對實際生產的過程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采集相關生產過程的視頻,同時搭配動畫進行演示,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成本會計的計算方法和步驟,深化學生的理解。(四)加強實訓平臺建設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基本上能夠掌握成本會計方面的理論知識,在此時就需要穿插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逐漸適應成本會計的工作環節。因此,深入企業進行跟崗實習或者是頂崗實習也是很有必要,學校還可以設立校內的綜合模擬實踐平臺,讓學生在一步步的成本計算之中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而對于成本會計的相關教學而言,學生也必須要掌握大量的財務知識,以及相關的基礎會計技能,在實際成本核算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不同的經營管理階段,所產生的各種消耗的憑證,同時還要熟悉各種材料采購的成本,人工費用以及其他支出的合理配置。在這些實踐操作過程中,才能夠逐漸將自己的成本會計知識進行內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為各大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高校改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尤其是對于高校教育中成本會計之類,這種受互聯網影響的課程而言,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結合互聯網實現高速發展,通過改革教學方式,融入互聯網教學版,提升教學質量。高校教師也必須要正視會計專業中,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在現代互聯網背景下積極思考創新改進的方法。與此同時要兼顧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緊跟時代的發展探究優秀的發展路徑,總結優秀學校成本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可取之處。高校也應該積極鼓勵廣大教師和教師共同學習互聯網知識,正確的運用互聯網,將互聯網逐漸滲透到教學和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參考文獻

[1]鐘莉.云時代高職財務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知識經濟,2018(3).

[2]寧強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成本會計,教學方法改進研究[J].經貿實踐,2018(3).

[3]楊南,魏曉博,汪麗麗.民辦高校本科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企業導報,2015(6).

作者:王超 單位: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