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生產技術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11-07 05:05:44

導語:涂料生產技術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涂料生產技術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當前高職教育的熱點,分析了我校《涂料生產技術》教學現狀,根據現狀,探索了改革的具體措施,初步確立了本門課程的信息化教學的具體設計。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教學設計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日新月異,以互聯網為主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1]作為教育領域的重要分支——高職教育,如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效地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是新時期每個高職教師必須面對的新問題。信息化教學,就是用適應時展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工作,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開發適合學情的信息資源,從而優化教師的教育過程,促進整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2]信息化教學是在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繼承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模式的解構后重組新的資源、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由于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更注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更需要對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信息化教學改革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信息化教學的新認識

[3]教育的信息化是當前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傳統意義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形勢,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是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就是用適應本學科發展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工作,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開發適合學情的信息資源,從而優化教師的教育過程,促進整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的組織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均做到信息化。其特點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動畫、仿真、音頻、視頻等媒體方式構建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信息技術出現之前,教師一節課的完成通常是教師講解、學生只管聽。隨著今年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節課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技術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預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展示實驗過程、深奧理論的可視化,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各個神經系統,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在此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當然,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還需要對信息技術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只有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才能做出更新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2本?!锻苛仙a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4]2.1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利用率比較低。目前我?!锻苛仙a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還是依據理論知識體系為脈絡,理論知識講解雖然在多媒體教室授課,但僅僅是以PPT形式將理論知識呈現,在授課過程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只有為數不多的實訓環節中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且實訓環節的完成也大多依靠教師的動手演示,學生模仿完成,并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構實訓的原理及過程,學生缺乏直接的視覺感知,導致所學知識依然需要大腦對文字進行處理,即使在實際動手操作中也會出現較大的偏差,長此久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下降。2.2教師自身信息化素養不夠高。教師的信息化是教師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知識用音頻、視頻、動畫等方式呈現,利用學生更高效的掌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選擇哪種方式,怎樣呈現都和自身的信息素養有很大的關系?!锻苛仙a技術》課程組的教師雖然PPT的制作、基本的辦公軟件都非常熟練,但網頁如何制作,音頻、視頻如何編輯,以及圖像怎樣處理后能更直觀有效等技能都不能靈活運用,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靈活地將信息化的資源運用于課堂教學,如何有效設計出課前學習的信息資源及用于課后復習的資源,這些都和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非常大的關系。只有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比較高,才能呈現一節又一節的高效率的課堂。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先進理念的學習,先進信息技術的學習,才能快速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

3《涂料生產技術》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5]3.1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選擇。1)制作大量動畫《涂料生產技術》這門課程中,涉及到成膜物質的合成原理、涂料復配過程的多種因素的影響等大量難理解知識點的講解,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是依靠教師的口頭表達+部分實訓的模擬來理解,對于合成原理、復配機理、復配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及檢測原理、檢測方法等知識,即使教師深入講解,舉一反三,學生對該部分知識還是不能充分理解、掌握,無法在今后工作中,直接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中,學生還必須進行二次學習,才能與崗位零距離對接。利用現在的教學形式,將難理解知識點以動畫形式呈現,給學生直觀的視覺沖擊,不僅能有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學生在課前自主探究學習,課后依據相應崗位要求,自行學習相關崗位知識,增強其自身的崗位綜合素質。2)制作大量微課“微課”是指按照課程大綱,對于重點知識點、難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錄制小視頻的方式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的全過程。在這個小視頻中可以運用各種信息化的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圖片、網頁、動畫等。微課它是有別于以往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方式。它是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優化教學案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重新構建發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并且,短小視頻的呈現有利于學生利用QQ或微信進行傳播及觀看,能做到隨時隨地的學習。這一教學手段被現今的學生廣泛接受。3)虛擬實訓仿真虛擬實訓仿真是依據理論知識原理,將難以用語言或圖片、視頻等方式表達清楚的知識,通過計算機對復雜原理進行可視化操作,實現人機交互的一種全新的信息化手段。這一手段在工科類的專業領域里得到了大力發展,在本門課程中開發虛擬實訓仿真可以簡單明了的解釋清楚涂料的制作過程,這無論是在理論傳授還是實踐操作中都對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利用虛擬現實仿真技術構建一個虛擬的實訓場所和學習場景,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直接模擬企業的生產現場,讓學生對企業生產中的各個重要環節進行預演,這樣既可以減少高職院校因實訓設備不足而產生的影響因素,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獲得一線生產企業的實踐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實踐技能的興趣,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3.2信息化教學的具體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就是以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為首要任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做到教學資源優化整合,便于學生在課上、課下隨時隨地學習。鑒于目前我院信息化硬件環境的局限性,目前,《涂料生產技術》該門課程采取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具體教學設計見圖1。從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13級學生的教學效果來看,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的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團結協作、創新爭優的觀念。從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來看,通過平常的自我測試及階段測試反映出,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明顯優于未采取信息化教學的平行班級。且通過信息技術建立的課程平臺有利于學生的后續學習,不再將學生的學習局限在固定的學制內,這一點受到了學生的廣泛好評。

4結語

信息化教學改革是對過去傳統教學方式顛覆性的改革,不僅需要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而且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均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通過三年來的不斷摸索,總結了一些經驗,尤其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大幅度的提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承擔學習任務,積極完成每項學習內容,在這過程中也深感信息化教學改革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對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手段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能將這些都有機融合為一體,才能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徐翠香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曉玲.《倉儲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2015(11):157-159.

[2]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郭榮中,申海建.高職院校測量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5(9):338,340.

[4]賀冬秀,喻翠云,唐國濤,等.《藥事管理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7):83-84.

[5]曹侃,許月明,程旺開.高職生物類專業化學基礎課程群信息化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2015,14(7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