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5-23 03:36:06
導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近年來,各學校課堂中引入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強調課堂教學不是從教師的角度,而是從學生角度來出發,課前、課中、課后都實現信息技術的融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幫助學生實現自由地學習。智慧課堂被廣泛運用到各學校各教學領域中,獲得了師生的一致認可。
2智慧課堂的概述
2.1智慧課堂的內涵。智慧課堂是教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打造一個智能化、互動化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更好地運用智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促進智慧的不斷成長。由此可見,智慧課堂是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的結合體。首先,在信息技術方面,智慧課堂利用云端和智能終端等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推送智能化、教學反饋的評價及時化、師生參與互動的靈活化。其次,在現代教育方面,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實現自由學習,運用智慧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智慧成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2.2智慧課堂的特征。2.2.1學生反饋即時化。智慧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實現可視化反饋和即時評價,包括在課前對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預習測評與反饋,課中實時收到學生課堂知識的評價與反饋、課后對布置的作業的評價和反饋,從而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都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情況針對性地調整和修改教學內容。2.2.2教學結果數據化。智慧課堂利用學校的信息平臺,對教師的教授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均給予數據化呈現,從而教師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把握不再依賴于教師的主觀臆斷,而是依賴于客觀數據,基于客觀詳細的教學數據結果進行決策,方便教師引導或者調整教學進度。2.2.3資料多樣智能化。通過智慧課堂,教師向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智能化材料,包括教案、視頻材料、微課、幻燈片、圖形圖片、心理測試題等多媒體資料,并且能夠按照課堂要求,課前給學生預習材料,提前熟悉上課內容;課中給學生幻燈片和相關微課,課堂教學效果更好;課后給學生心理測試題和相關視頻材料,強化學習內容。2.2.4互動形式靈活化。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形式非常靈活,教學上課的簽到、簽退、互動點名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學習平臺來實現,包括教師上課可以發起調查報告和主題討論,學生參與投票、跟帖回復,這種互動方式新穎、靈活,且使得師生交流不再受時空的限制。
3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教學比較
智慧課堂引入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迅速在教育領域中脫穎而出,給教育者帶來更多的思考。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在固定的教學時間和空間限制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只是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來操縱課堂內容和課堂進度。而在智慧課堂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通過教學軟件實時反饋的數據信息,可以客觀地了解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預習測評資料、根據學生預習測評情況進行教學設計;課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實時監測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過程與重難點講解;課后布置作業,輔助微課資料,根據學生測驗情況反思教學過程。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課堂凸顯了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來及時且即時調整教學策略與進度,為學生分配個性化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教學各要素比較表現在多方面,如表1所示。
4智慧課堂模式在高職院校實施中的困境分析
4.1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局限。與本科院校相比較,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的高考成績較低,而且很多在高中時期的基礎知識就不牢固,這類學生往往學習能力不高、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興趣不夠廣泛。而智慧課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智慧課堂中,課前學生要學習教師用網絡平臺推送的預習資料;課中學生必須積極配合教師,互動交流、探究問題;課后要完成作業,還要對教學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反思。在實踐中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限制不利于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升。4.2智慧課堂不夠“智慧”。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雖然智慧課堂能夠提供很多智能化材料,促進師生交流互動,但是具體在使用過程中某些方面的功能還不夠“智慧”。如教師在課堂進行的某些調查研究、主題討論想設置匿名功能,想讓結果僅教師可見,然而目前軟件實現不了,所有師生都能看到,有的學生出于怕別的同學看到笑話,可能給予的調查答案并非心中真正所想。再如教師在看完學生測試試卷之后想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推送相應的學習資源或者給予評分,然而無法統一推送,單個推送導致教師的工作量提升。學生的課堂成績無法按照學生學號排序,教師導出分數后反而導致工作量增加。4.3智慧學習環境受局限。在智慧課堂實踐中發現,要實現智慧課堂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高校的智慧學習環境和物聯網技術要求較高,而一些高職院校的校園網還在建設中,教室的多媒體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導致智慧課堂學習環境受局限,教學效果受到顯著影響。
5智慧課堂模式在高職院校實施中的應對措施
5.1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智慧課堂的有效運用和教學效果的提高。高職院校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較高要求。高職生要抵抗外在因素的影響和誘惑,做到獨立自主積極地學習。同時增強自我表達能力,及時與教師、同學交流。這是個循序漸進、相互促進的過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智慧課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更好的教學效果又將帶來學生自由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5.2提高智慧課堂的“智慧性”。在當前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需要重點解決智慧課堂的“智慧”問題。在能夠智能推送資料、提供即時反饋后,能夠多和使用智慧課堂的高校、師生聯系,了解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的不便,后臺及時作出調整修改,提高智慧課堂的智能性。如設置課堂主題討論結果可以選擇全體成員可見或者僅僅教師可見、學生在進入智慧課堂后,除了姓名,加入學號等信息,在教師使用軟件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學號進行排序等。5.3加強高校教學硬件設施。智慧課堂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必不可少。學校要積極構建智慧型網絡教室,保證各教室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正常運行,同時要積極在校園內部構建局部校園網絡,確保所有教學場所都能被校園網絡覆蓋,滿足智慧課堂的教學硬件要求。
6結語
綜上所述,在基于信息技術的智慧課堂教學系統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變得更加有意義,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收獲良多。對于智慧課堂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教學中,都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加強智慧課堂在實踐教學中的研究將有助于課堂的智能和高效,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教學課堂改革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正勇.新時代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0).
[2]羅萬麗,王蕊.“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設計的原則及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8(26).
[3]吳奕璇.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
[4]雍媛媛.高職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9).
[5]吳勛賢,何欣儀.“互聯網+”智慧課堂的構建,打造個性化學習[J].教育現代化,2018,5(37):227-228.
作者:王會 單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 上一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思考
- 下一篇:音樂學前教育教學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