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文獻檢索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時間:2022-06-19 10:36:33

導語:藥學文獻檢索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文獻檢索課程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摘要:藥學文獻檢索是培養藥學類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真正轉變,是向理想課堂的“六維度”和“七指標”邁近的探索,筆者根據從事藥學文獻檢索課堂教學的經驗談談幾點思考,為藥學文獻檢索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藥學文獻檢索;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本科中藥學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指出,中藥學類專業本科生應具備利用圖書資料和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國內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具有閱讀和利用相關文獻的能力,有較好的信息素養。藥學文獻檢索是培養藥學類學生信息素養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大學生檢索信息、獲取文獻的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筆者結合本校藥學院學生的藥學文獻檢索的教學工作,不斷探索和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理想課堂的“六維度”和“七指標”為指導和原則,提出將混合式教學法運用于藥學文獻檢索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實踐證明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藥學文獻檢索課程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藥學文獻檢索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課時不足、方法單一、師生交流不夠等問題。盡管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學法、基于網絡的教學法、對分課堂等教學模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果,但整門課程都使用同一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易產生疲勞感,學生及教師的滿意度不高,課堂教學至今未取得較大的改變。

二、理想課堂的“六維度”和“七指標”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指出理想課堂有“六維度”,即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練習度。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學習方式的個性選擇,把握好學科知識體系,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并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該“六維度”均側重于從學生的學習過程評測課堂。而從教師角度衡量課堂教學效果有“七指標”,包括是否布置給學生輕度壓力的任務,是否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多個腦區,是否留出時間讓學生內化和輸出,所教內容是否能簡化為一兩個模型,是否充分發揮了同伴優勢,是否設計了螺旋式學習。

三、以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果的探索和實踐

課前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僅有21%的學生能夠接受整門課都用同一種教學模式,有79%的學生希望課堂教學手段多樣、模式豐富多彩。對照“六維度”和“七指標”,根據課程的特點,近三年來筆者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結果顯示BOPPPS、案例分析法、對分課堂、翻轉課堂等教學法或模式提高了藥學文獻檢索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BOPPPS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分成導入、目標、前測、學習參與、后測、總結六個部分。如在“圖書檢索”的課堂教學中,導入工作情境,查找某醫藥代表所藥物的處方的來源和出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的思考,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又將藥學學科的知識體系聯系了起來,在進行學習目標的確定后,出幾道前面所學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練習題,在講授新知識后,學生參與學習環節,通過設計提問、課堂測試、案例分析、操作演練、同伴學習、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既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的選擇,又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通過在后測部分設計知識回顧和拓展,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以BOPPPS開展的課堂教學,布置給學生一定壓力的任務,能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腦區,同時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內化和輸出,充分發揮了同伴優勢,前測的設計進行了螺旋式學習,能激發舊知,更能理解和掌握新知。在期刊全文檢索的數據庫的教學中,效果較好的是采用案例教學法。以運動員被檢出興奮劑陽性后如何利用數據庫檢索資料進行上訴,并對樣品進行分析等問題的解決為案例,通過在中國知網上查找相關的線索和資料,為運動員的上訴成功提供幫助的真實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愛國熱情,并將這種情感上升到民族層面,從而具有了很強的感染力。同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實踐操作,查找和篩選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腦區,最后以相似的案例讓他們練習,并隨機抽取2—3名學生進行分享,使學生們在課堂上做到知識輸入—練習—內化—分享,促進課堂教學,參與度高,學習效率高,課堂氛圍好。課后進行調查問卷統計,95%的學生反饋說收獲大。在總論和網絡資源檢索部分采用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開課時向學生說明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其實施方式及關鍵點。對分課堂的核心是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分開時間進行,期間學生能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并吸收。課后作業包括“亮考幫”:“亮”,即關于本次課收獲最大的內容;“考”,即自己學會了認為可以難倒其他同學的問題;“幫”,即自己不懂的在討論時需要求助于其他同學的問題。完成后隨機分組,開展課堂討論,教師重點點評。對分課堂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了創新意識。通過調查,超過2/3的學生認為對分課堂的模式對學習藥學文獻檢索課程有很大幫助,并認為對分課堂明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在特種文獻的學習中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開課時向學生說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其實施方式及關鍵點。結果顯示,該章節成績比傳統課堂好,90分以上的人數顯著提高,70分以下的人數明顯減少,學生的成績明顯有了提高。約97%的學生認為掌握了特種文獻的基本知識和檢索技能,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模式對學習藥學文獻檢索課程有很大幫助,對本次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滿意度達到了97.33%。

四、反思及討論

反映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有5個層次:層次1是關注內容,即教師要教什么、怎么教;層次2是關注參與,即學生做什么活動、怎么參與;層次3是關注結果,即學生要解決什么問題、做什么來證明已經掌握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層次4是關注心智,即解決問題需要什么模式、模式怎么用;層次5是關注發展,即學生需要發展什么能力、如何幫助學生發展這些能力。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上來說,理想的課堂教學應為層次5。在教學改革及探索中,應以層次5為目標,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藥學文獻檢索課程的課堂教學就是要培養藥學及中藥學類專業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關注學生信息檢索和利用能力的培養,使藥學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內容得到了一定的豐富,形式多樣,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但是在課程內容的豐厚和拓展、課堂組織形式的豐富上還需進一步探索和思考。

參考文獻:

[1]閆莉.淺論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

[2]涂冬萍,黃志其,辛寧,等.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藥學文獻檢索教學的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8,(18).

作者:涂冬萍 黃志其 程若敏 辛 寧 王柳萍 單位:1.廣西中醫藥大學 2.廣西壯瑤藥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