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素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4-14 11:20:49
導語:中國元素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國家提出“中國文化走出去”和思想政治隱性教育的大背景下,該文論述了中國元素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筆者自身的研究探索和教學應用,發(fā)現(xiàn)英語口語的教學內容可挖掘的隱性思政教育資源豐富,形式多樣;融入中國元素相關的隱性思政教育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口語訓練和思政教育緊密結合,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尤其是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更能促進跨文化交際,讓學生更加主動輸出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
關鍵詞:中國元素;課程思政;英語口語教學;跨文化交際
1背景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了“中國文化走出去”,并且要求在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同時,切實擴大對外文化貿易,有效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競爭力和影響力。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夏元芬,2020)饒妙和鄧建平(2019)認為各專業(yè)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新指示為新時代人才觀下的高職英語專業(yè)課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行動指南。要求發(fā)揮專業(yè)教學的隱性思政教育,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隱性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促進文化交流。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將思政教育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掘和運用英語學習材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學生既掌握英語知識,又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的今天,高職英語的課堂思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呂曉娟,2020)。近日,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yè)全面推進,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一核心點,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制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重點優(yōu)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筆者在多年的英語口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課程中蘊含豐富的中國元素(既包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包含現(xiàn)代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善于挖掘和應用這些中國元素,可以很好地充實英語口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隱性資源,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在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將語言教學、口語訓練和思政育人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從全球視角觀察和思考,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價值認同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高職英語專業(yè)特殊性與課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傳播的載體。語言和文化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英語教育就是跨文化教育,它不是要培養(yǎng)同化于英語語言文化的人才,而是要培養(yǎng)英語語言文化與中國語言文化之間的橋梁型人才,這樣的跨文化人才具有國際視野與中國情懷,具有“批判性文化意識”(criticalculturalawareness)能夠理性地審視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優(yōu)點與缺點,并有效進行跨文化溝通(孫有中,2017)。語言也是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英語教育就是跨文化教育,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互鑒能力,才能搭好英語語言文化與中國語言文化之間的橋梁,有效進行跨文化溝通,并主動輸出中國元素,這樣才能進一步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適應中國與世界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全球化時代。在經(jīng)濟新形勢下,許多高職生修習英語語言課程的根本出發(fā)點是讓自己更具就業(yè)競爭力,高職院校應用的英語語言類教材涉及西方文化和語言交際視角較多,涉及中華文化的較少,這阻礙了我國本土文化的滲透,也加重了外來思想對高職生心理認知的侵襲,同時對德育工作的開展也十分不利(符燕津,2020)。英語專業(yè)教學內容涉及中西方文化,在此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文化沖突或價值觀碰撞,教師應該正視文化沖突,積極應對。正因為如此,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為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通過借助文化的隱性思政教學,推廣中國元素,樹立民族文化信心。高職英語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是對外貿易的踐行者,因此也是跨文化交際最直接參與者。口語交流是跨文化最直接和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此在口語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中華文化素養(yǎng)有利于中國文化“走出去”。因此應該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元素,推促中國文化內容積極融入外語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文化觀。
3課程思政在英語口語課堂融入
高職英語口語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在特定商務情景中運用英語能力的課程。主要情景涵蓋商務接待、產品推介、價格磋商等。通過課堂的教學和情景模擬,訓練學生如何跟外國人合作,進行跨文化交際。要取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際,除了具備相應的語言基礎,還需要對中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這也是高職英語口語要培養(yǎng)的能力和目標。而這些商務情景模擬中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跨文化意識,中西文化對比沖擊較多,可挖掘的思政教育資源也相應很多。另外,口語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因此要結合思政隱性教育也有較多途徑。3.1尊重多元文化,弘揚中華文化。語言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是文化載體。要想取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際,在日常教學中應當重視關于文化的教學,尤其是中國元素的英文表達。由于中英文的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存在很多“文化缺省”,就需要跨文化交際的參與者對自身文化有較好的了解,具備較好的英文表達能力,才能夠達到更好的交流,達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際,從而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譬如中西節(jié)日文化對比。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渠道查詢到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豐富資料,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為英語里缺乏對應的習俗和參照物,因此需要老師提供較為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再進行口語練習。本文作者曾以ChinaDaily報刊文本為語料,研究嶺南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與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并將研究結果投入英語口語教學。發(fā)現(xiàn)挖掘中國元素,應用于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一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表達能力,二來進一步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家國情懷。3.2結合職場情景,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提升文化自信。高職英語口語主要涉及商務接待,產品推介,價格磋商等等商務職場情景,通過模擬情景,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而這些涉外商務情景中,蘊含了很多中西文化的對比,需要學生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有文化差異的意識,這也為課程思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和教學素材。譬如商務接待/外事接待這一商務情景中,課堂教學可結合各國領導人出訪禮遇的具體例子。例如2015年10月19日主席及其夫人出訪英國。夫婦在查爾斯王儲夫婦陪同下抵達騎兵檢閱場皇家檢閱臺。按英國皇家最高規(guī)儀,倫敦塔橋和格林公園分別鳴放62響和41響禮炮。2014年11月20日訪新西蘭行。在總督府前草坪,新西蘭政府首先為主席到訪舉行隆重的毛利族傳統(tǒng)歡迎儀式,行“碰鼻禮”,這是新西蘭人民給予尊貴客人的最高禮遇。2016年9月國家主席夫人邀請出席G20領導人夫人們一同書寫漢字“和”。她說,“和”字在漢語里具有“和平”“和諧”之義,是我們對世界的共同心愿。通過這三個真實的接待案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各國接待禮遇習俗文化的差異,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房四寶,以及相應的英文表達。從實際的例子了解接待規(guī)格等級的不同,象征著國家影響力的不同。從而了解到國家發(fā)展和國家在國際地位的重要性。少年強則國家強,引導學生樹立自我奮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又如在模擬接待客戶和宴請客戶的商務情景中,課堂教學可融入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往往沒有直接對應的英文表達,用英文表達有難度,尤其是很多廣東菜的菜名還具有地方特色如方言等因素,結合嶺南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教學,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飲食文化,從而在接待客戶時能夠介紹并且推廣,達到跨文化交際,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此外,在一些課堂口語活動中,教師也可結合時事討論如中美貿易戰(zhàn)、華為事件、肺炎等具有時事熱點的話題。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了解國際形勢。通過話題的導入,思維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也開拓了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科技興國的真正含義,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挖掘教學過程中的中國元素,并融入高職英語口語課堂,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或適當結合中英雙語教學,能加深學生對中國元素的理解,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促進跨文化交際,提升文化自信。
4結束語
可見,高職英語口語課融入課程思政有較強的必要性。中國元素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本土文化,樹立民族文化信心,才能進一步推廣中國文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可挖掘的中國元素是隱性思政教育的豐富資源,形式多樣,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尤其是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促進跨文化交際,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符燕津.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英語語言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4):32-33.
[2]呂曉娟.“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2):181-182,185.
[3]饒妙,鄧建平.融入思政隱性教育的商務英語課程設計[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3(4):132-135.
[4]孫有中.人文英語教育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7.
[5]夏元芬.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內在機理與實踐路徑[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7(4):154-157.
作者:朱琦娜 單位: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形成性評估體系研究
- 下一篇:尖子生英語口語培養(yǎng)心得體會
精品范文
1中國狼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