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創新
時間:2022-10-12 03:43:49
導語:小學美術教學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培養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欣賞、創造的能力。在深化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學應該積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或策略,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始終把“以生為本”的理念貫徹到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
一、針對學生的具體特征,培養和塑造小學生的美術素養
1.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針對學生的具體特征,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或手段。根據小學生差異化的個性,發展學生美術方面的特長,這是美術課教學貫徹國家教育目標,實現美術課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進全面素質教育對美術課教學的新要求。
2.針對學生的具體特征,要著重從三個方面做起:(1)從一年級時就開始著手。從一年級學生著手,對美術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2)塑造學生對美術素養。要從美術最基本知識開始入手,告訴學生美術的畫種,讓學生了解色彩的類型、名稱、分配、屬性等基礎知識。(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畫畫,大膽地涂鴉,敢于動手,提高美術的實踐能力,讓其感受到畫畫帶來的快樂。
二、采取小組合作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現代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方式教學已是比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種教學的策略。在日常的訓練中,有效地進行分組,使各小組能夠相互交流和學習,積極提出各組的建議,這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積極組織學生合作辦畫報,這樣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強化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可以組織小組成員合作畫畫比賽。讓各小組創作作品,拿出來進行比較,加強各組成員的學習和交流,培養學生的欣賞和創造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
我們都知道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日常教學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新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美術創作的能力。二是積極組織畫展,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利用“六一”節、國慶節等節日,舉辦多樣化的畫展,為學生創造展現的平臺,讓學生通過畫展,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作者:簡小農 單位:福建省南靖縣船場中心小學
- 上一篇:銀行分理處內部經理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外資銀行辭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