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滑稽審美風格分析
時間:2022-07-04 04:07:04
導語:民間美術滑稽審美風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美術是民間藝人以直覺、感官的方式認識世界,以象征性的藝術符號和藝術形象表現世界的藝術形式。從發展嬗變上看,民間美術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的壁畫、圖形符號等,同時在長期發展中民間美術形成了許多獨特的藝術風格及形式,其中滑稽審美就是民間美術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之一。
一、民間美術中滑稽審美的生成過程
所謂滑稽就是以夸張、荒誕、扭曲、含蓄等方式表達言行、表情以及事物的特性,在形式和內容的沖突中營造一種戲劇性的藝術表現效果。從生成過程看,“滑稽”一詞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史記》中是這樣解釋的“滑,亂也;稽,同也”。滑稽審美是民間美術中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民間藝人們常常通過滑稽的藝術手法表現淺薄的矛盾、夸張的沖突、無傷害的丑等,進而實現追求真、贊揚美的藝術表現效果。所以,應當深入發掘民間美術滑稽審美的思想基礎、實踐生成、藝術基礎等,以更好地把握滑稽審美的藝術風格。(一)民間美術中滑稽審美的思想生成。民間美術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生長起來的,深受傳統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信仰等傳統文化影響。比如儒家文化以修齊治平、積極入世等為價值理想,較為重視文學藝術的社會教化功能,將止于至善作為藝術創作的終極理想,這種藝術思想深刻影響了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并為民間美術提供了精神內核和審美追求。道家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漢唐之后漸漸演化為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思想將道法自然、無為無不為、清心寡欲、無為而治等作為思想主張,強調藝術創作的思想自由、精神超脫等,要求創作者擺脫凡俗生活的束縛,以自由想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在道家思想影響下民間美術的想象力豐富、表現手法夸張、藝術個性張揚。兩宋期間,中國傳統藝術出現了雅俗分化的發展趨勢,宮廷畫、文人畫等藝術形式代表了當時社會的主流藝術形態,以清新脫俗的藝術風格、規范嚴謹的藝術手法贏得了上流社會及知識分子的青睞,并漸漸脫離了民間社會。土生土長的民間美術在鄉村社會中茁壯成長,并以精神自由、求吉降福、平安美滿等作為藝術追求,以夸張的表現手法、超乎尋常的造型、簡單的材料等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韻味,這些恰恰符合了道家文化的審美風格和藝術主張。此外,佛教文化也為滑稽審美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資源,比如佛教中的菩薩、彌勒佛、十八羅漢等都是滑稽審美的重要素材。[1](二)民間美術中滑稽審美的實踐生成。與文人畫、工筆畫等傳統繪畫藝術不同,民間美術是生活于社會最底層的民間藝人所創作的,民間美術所表現的也是民間生活、勞動生產、民間習俗等。由于民間藝人的文化修養較差,沒有受過專門的藝術訓練,也沒有明確的藝術創作目的,所以他們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勞動生產等隨心所欲地創作,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無拘無束的手法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理想等。在這種情況下民間美術就呈現出造型夸張、形式簡單、自娛自樂、材料粗糙、想象豐富等特征,能夠以形式和內容的沖突、美與善的對比等帶給觀者獨特的審美愉悅,從而使民間美術擁有了滑稽審美的藝術特色。在長期發展中民間美術漸漸形成了滑稽審美的藝術風格,并與正統藝術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滑稽審美理念。
二、民間美術中滑稽審美的思想內容
(一)從表演藝術中汲取滑稽審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演藝術主要指豫劇、昆劇、京劇、川劇等戲劇藝術,傳統戲劇將神頭鬼面、神仙道化、忠臣烈士等綜合在一起,將社會理想寄托于夢幻世界之中,以虛幻的方式表現世間百態、社會人生,洞穿了虛幻的人生真相,迎合了社會中下層勞動人民的信仰習俗和審美心理。同時,傳統戲曲還與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并以滑稽的、娛樂性的表現手法展現了世俗生活,正因如此傳統戲曲才以滑稽作為重要藝術審美風格。民間美術從傳統戲曲中汲取了藝術養分,借鑒了傳統戲曲的夸張之法、寓意之美、詼諧之趣等,形成了獨特的滑稽審美風格。[2](二)從傳統繪畫中汲取幽默成分。從總體上看傳統繪畫和民間美術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并在這種融合發展中促進了滑稽審美的發展。比如北宋時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借鑒了民間美術的造型手法,以縮小的身體比例、突出的面部造型等巧妙地表達了人物的神態和風貌。同時,傳統繪畫中的造型手法、夸張手法、用線方法等也都深刻影響著民間美術的藝術創作,推動了民間美術滑稽審美的發展。比如《貓猴圖》《鐘馗嫁妹》等繪畫的表現手法和藝術主題等就深刻影響了民間美術,推動了民間美術的滑稽審美觀的發展。再如,朱仙鎮木板年畫、開封汴繡、南洋皮影戲等都借鑒了傳統繪畫的造型手法,汲取了傳統繪畫的藝術志趣、藝術風格等。[3]
三、民間美術中滑稽審美的表現形式
(一)以材料選擇表現滑稽審美。在民間美術創作中,民間藝人們往往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形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并根據自己的想象、愿望、追求等對物象進行選擇、提煉、加工、重構等,創造出獨特的民間美術作品。由于民間美術的表現手法隨意、藝術思維不嚴謹、材料粗糙等,所以許多人都未將民間美術看作正規的藝術形態,而這些反而促進了民間美術滑稽審美的發展。比如在民間美術創作中,民間藝人們從不講究什么高雅的追求、嚴謹的構圖、規范的表現形式等,只是根據自己的想象、愿望和向往進行創作,在材料選擇上既可以是紙張、麻布等,也可以是泥土、樹木等,比如布老虎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布老虎是一種具有民間文化色彩的布制工藝品,民間藝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象隨意地創作布老虎,有的布老虎憨態可掬、生動可愛,有的布老虎兩眼圓睜、形態兇猛,有的布老虎莊重大方、穩重寧靜,這些都與現實世界中的老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展現了民間美術的滑稽審美風格,也充分展現了民間藝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民間美術的藝術張力。(二)以造型符號表現滑稽審美。在民間美術創作中,民間藝人多以夸張的手法、抽象的造型、丑化的方式等表達滑稽的審美風格,從而使民間美術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間文化氣息。同時,在長期使用原始符號進行美術創作中,民間藝人對符號造型產生了一種直覺審美體驗,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用夸張的造型、變異的符號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在這種情況下符號及造型已不再是簡單的寫實符號,而成為表達情感、思想、愿望的藝術語言。比如,淮陽泥玩在人物或動物的造型上往往是隨心所欲的,絲毫不符合繪畫造型的結構及比例,民間藝人們往往突出頭部和眼睛的方式追求趣味性的審美效果。此外,民間美術將傳統戲曲的夸張之詣融入美術造型之中,盡顯民間美術的夸張之美、虛擬之意,如短胳膊短腿大腦殼,鼻子眉毛湊一塊等,這些都是民間藝人對民間繪畫手法的集中概括。朱仙鎮年畫中的門神造型就借鑒了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將門神的造型壓得非常短,整個身體造型好像一個正方形,這種人物造型絲毫不符合現代藝術的要求,但卻以奇特的風格、夸張的手法創造了一種滑稽審美風格。
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勞動生產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民間藝術形態,它以簡潔的藝術語言、夸張的藝術造型、荒誕的藝術內容、簡單的美術取材等創造出了獨特滑稽之美,這種滑稽審美彰顯了民間美術的藝術風格,強化了民間美術的藝術個性。所以,應當深入研究民間美術所內蘊的滑稽之美,分析民間美術滑稽審美的思想根源、表現形式、藝術風格等,以更好地推動民間美術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石鵬,劉靜.陜西民間造型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J].大眾文藝,2018,(15).
[2]王鈞.論民間美術滑稽審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08).
[3]魏穎.民間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1).
作者:郭亞楠 單位:新鄉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民族聲樂情感表達分析
- 下一篇: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考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