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考核分析
時間:2022-07-04 04:08:46
導語: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考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機抽取了某一重點中學29名學生,對于配制一定質量濃度溶液的相關實驗操作進行了測試,結果不容樂觀。發現是目前實驗操作考核要求低和教師不重視造成的。最后,就如何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對老師提出了要求。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操作;實驗考核
2017版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五個核心素養之一“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無實驗操作技能焉談探究與創新?《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2]明確指出實驗操作的重要性。
一、初中生實驗操作能力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簡介。隨機抽查了該中學29名初三學生,通過一對一監考,分組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了考核。考核題目為“一定質量百分數溶液的配制(配制80g2.5%NaHCO3溶液)”,實驗時間15分鐘。主要考察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實驗習慣等素質。主要分為六大項,對每項里的具體操作進行了賦分。總分為25分,其中計算所需的NaHCO3和水為4分,藥品的稱量和轉移為10分,量筒準確量取液體4分,溶解和攪拌2分,標簽紙的正確書寫2分,實驗習慣3分。(二)調查結果表。1為本次實驗操作考核結果數據分析。從表中可看出,學生們對于溶液配制的理論知識掌握的較好。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如下:1.在取用NaHCO3時沒有同學做到先擦干凈藥匙后,再輕彈手腕慢慢添加,都是直接添加的;2.稱量中,有2名同學不知道如何調零,與他們交流后發現他們認為游碼具有調零作用;14名學生在稱量前沒有調零;22名學生直接用手移游碼;27名學生稱量完后沒有將游碼歸零;8名學生只在左盤放稱量紙,而在右盤不放稱量紙;3.量取水時,6名學生不用膠頭滴管定容,11名學生將膠頭滴管伸入量筒中滴加;4.攪拌溶解中,13名學生攪拌聲音過大;8名學生未將藥品完全溶解;5.標簽紙的書寫,8名學生只寫NaHCO3,26名學生沒寫日期;6.學生們在完成實驗后都有收拾桌面和清洗儀器的習慣。(三)結果原因分析目前化學成績主要是以紙筆測試為主,雖然有些省份已經將實驗操作考核成績加入中考中,但是對于實驗操作的要求還處于較低的階段。而且隨著網絡視頻的普及,甚至出現了教師課堂不做實驗,采用視頻的形式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的方法來代替化學實驗操作現場指導。此外,有些老師思想觀念傳統保守,認為化學實驗僅有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作用,既然不納入中考成績,何必花時間在這方面的培養。其實他們忽略了化學實驗的認識論功能,方法論功能和教學論功能等[3],完全滑入應試教育的深淵。實驗操作培養可以跟理論傳授結合起來的,只是大部分的教師沒有創新的動力,形成了群體性的教育惰性。
二、小結
化學實驗操作屬于動作技能,必須由學生親自操作才能形成自動化水平,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化學實驗操作過程包括知覺、模仿、操作、熟練、創新五個層次[4],根據化學實驗操作的形成過程,筆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對教師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1.教師本身實驗操作要規范。學生是通過觀察教師操作來學習的,如果教師操作不規范,學生自然也不會規范。2.教師在學生操作中要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中出現的錯誤,一來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二來避免學生錯誤根深蒂固,日后難以糾正。3.教師不能僅僅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操作技能,還要培養實驗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要激發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思考,思考為什么操作是這樣要求的,這里面有沒有科學性或化學原理等。此外,社會的進步需要群體性的探索精神,而實驗是用實踐探索自然知識的過程,教師應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成這種精神。如果我們學生從小就積極探索,那么整個國家的精神面貌也會積極向上,充滿著探索的欲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67—169
[4]陶靜.初中生化學實驗技能與習慣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作者:王昊東 陳海霞 韋吉崇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 上一篇:民間美術滑稽審美風格分析
- 下一篇:檔案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