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音樂發展軌跡探索

時間:2022-05-23 04:38:48

導語:少數民族音樂發展軌跡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音樂發展軌跡探索

摘要:少數民族音樂是一個獨有的音樂形式,代表著各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印記,音樂中也融合了各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是我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寶貴財富。但是現在世界文化交流越加頻繁,音樂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使得一部分民族音樂在失傳的邊緣徘徊。因而,對于少數民族音樂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本文對介紹了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也說明了少數民族音樂的重要性,對于傳承少數民族音樂有哪些發展途徑也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文化交流;少數民族音樂;發展

世界上的音樂形式多種多樣,各有各的形式,都在音樂領域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少數民族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現代社會各種流行音樂的發展,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而傳統音樂無人賞識,給傳統的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帶來了沖擊,使得民族音樂難以傳承下去,所以,要在這樣的文化交流環境下探索出民族音樂的未來發展道路,使得少數民族音樂可以得到可持續發展,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得以傳承下去。

一、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的現狀

(一)少數民族音樂發展過程中的優缺點。我國的少數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各個地方,各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語言和習慣,因此少數民族的傳統音樂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從而就形成了擁有各自不同特色的民族音樂形式,例如,傳統的民歌、舞蹈以及不同的器樂演唱形式,都極具民族風格特色。例如內蒙古的蒙古族,他們的“呼麥”,還有苗族的山歌,這個民族音樂的形式極具特色,我們很容易判斷出這些音樂大致屬于哪個民族,這也就是少數民族音樂的優點。雖然很多人們能夠分辨出不同民族的音樂,這也得益于該音樂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少數民族的音樂都是通過口口相傳形式,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對于其他民族的人來說,很難去學習,所以少數民族音樂很難能夠大量普及,使得傳承下去也是一個問題,這是少數民族音樂的缺點所在。(二)少數民族音樂面臨的生存環境。隨著世界文化正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這個少數民族音樂的交流發展提供了機會。可以吸取其他音樂文化的優點來發展充實自己的音樂文化,也可以從其他的音樂中來獲得創作靈感。現在是一個物質生活豐富,可以實現人們精神追求的時代,現在各種流行音樂,例如絕食、搖滾、電子音樂都在盛行,使得少數民族音樂受到人們的冷落,所以要使得少數民族音樂得到可持續發展,就要激發人們對于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

二、文化交流視角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的意義

少數民族音樂種類多樣,豐富了我國的音樂形式,也彰顯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隨著外來音樂文化的沖擊和多元化趨勢的影響,使得少數民族音樂逐漸被人們所淡忘。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我們可以借助一些主流媒體和一些音樂平臺宣傳少數民族音樂,建立少數民族音樂的交流平臺等,都有助于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對于文化交流,可能是一個幫助傳統的少數民族音樂走出困境的一個契機,因為任何一種形式的文化想要得到發展都不可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從其他地方吸取經驗,來使自身得到完善和發展。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于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交流更加的流暢,也給少數民族音樂的創作提供了很多的靈感,極大的促進了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

三、文化交流視角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軌跡探索

(一)堅持少數民族音樂在傳播發展中的文化主體性。對于少數民族音樂,往往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代表著少數民族的文化,但是本質上少數民族音樂也是音樂的一種,我們要強調少數民族音樂作為音樂的一種主體性,而不是僅僅把它當作文化的一種附屬產品在傳播。少數民族音樂在傳播的過程中忽視了它的主體性傳播,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慢慢被人們所遺忘,慢慢被新的流行音樂的形式所替代。現在的很多現代民族音樂形式往往只是在音樂中添加一部分民族音樂的元素,而大部分都是被現在流行音樂的元素所替代,所以雖然迎合了觀眾的需求,但是缺乏的民族音樂特有的特點,使得少數民族音樂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影響力。(二)加強少數民族音樂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少數民族音樂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可以發展它有很強的原生特點,它一般都是在自我體系里面進行發展和完善,缺乏了與其他音樂進行交流的機會,所以使得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的很艱難。所以,應該讓少數民族音樂與其他類型的音樂文化進行交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后將優點融入自己的音樂體系,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例如,西方的很多音樂體系已經非常完善,我們可以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借鑒西方音樂的技巧和理論,促進自己的發展。(三)構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平臺。少數民族音樂極具民族性的特點,是一種非常樸素自然的音樂形態。在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受到本民族各種風俗習慣以及地形地貌等影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內涵和文化底蘊。對于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急切需要采取行動,來為各少數民族音樂的交流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在現代這個文化大交流時代,少數民族音樂要想持續發展,需要得到創新,可以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從其他音樂那里獲得創作靈感,實現少數民族音樂的創新,這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但是少數民族的創新也必須要保存音樂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她點,不能因小失大,將傳統的少數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是少數民族音樂得到發展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岳睿,胡慶生.文化交流視角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軌跡探索[J].貴州民族研究,2018,09:64-67.

[2]郎群.傳媒視角下黑龍江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探究[J].中國報業,2018,16:100-101.

[3]余媛媛.基于文化旅游視角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J].度假旅游,2018,02:88-89.

作者:郎群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