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應用

時間:2022-01-17 10:42:51

導語:情境教學法在“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法在“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應用

摘要:在當前國內播音主持專業中,禮儀主持人課程的開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主持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禮儀主持人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對于禮儀主持行業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個臺階。在當前禮儀主持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取了多種方法來開展課程的教學活動,而情境教學法由于自身擬真環境感強、注重實踐導向等特點可以在“禮儀主持人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禮儀主持人”;情境教學法;應用

1“禮儀主持人”課程概述

“禮儀主持人”課程主要從禮儀主持的性質特點、類型功能、形成發展、主客體分析、語言藝術、副語言藝術等基本理論入手,在理論介紹的基礎上進而開展應對舞臺活動、儀式慶典、婚喪祝壽、舞會宴會、會議聚會等不同禮儀活動場境類型的具體主持技巧與禮儀知識。“禮儀主持人”課程注重理論體系的完整性、技巧方法的應用性、典型案例的生動性。強調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強化理論。[1]在“禮儀主持人”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主要根據相關教材按照“禮儀”“語言交際技巧”“現代漢語知識”“聲音語言技能”“禮儀主持與態勢語言能力”“禮儀活動策劃及文案寫作”“現場主持”等模塊進行教學設計,從禮儀知識理論入手,重點培養學生具備多種主持素養構成的能力。

2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主體的場境,幫助學生進行一定的態度體驗,進而理解相關課程的概念和意義。情境教學創建最初的目的是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來進行課堂內容的教學,而在當前不同學科在利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了許多新的功能。2.1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抽象理論知識與現實。實際之間的關系理論的抽象性是阻隔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的重要障礙,在一般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利用多種類比、舉例的授課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理論、理解理論。在運用情境教學法后,教師可以積極選擇相關學生日常常見的事例和類型幫助學生從日常事物進行切入,使得整體教學過程和內容更加明確,進而方便學生對于理論概念加以了解。2.2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對所學知識開展具體的應用和實踐。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要以被動聽講為主,教師在進行授課期間并不能將相關理論很好地與實踐相互結合,使得學生經常會出現“理論掌握全面詳實,實踐操作一竅不通”的情況。而情境教學法在通過情境模擬代入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認知手段,巧妙地將學生有意識認知和無意識認知進行綜合運用,在學生大腦中綜合性地構建對于知識的構象,通過對于圍繞理論知識而構建起的情境代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理論的意義和具體思想目標,進而幫助學生得到理論與實踐的雙重進步。2.3情境教學法能夠幫助課堂教學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避免授課內容與現實脫節。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法時,在引導學生情感的基礎上,當前相關方法更加注重對于授課環境的模擬,尤其是一些實用性較強的科目。教師在進行相應的科目模擬期間,利用情境的模擬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對于現實生活中相關知識、技能的運用根據問題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學生在教師擬真的環境模擬和設定下,已能夠對于現實場境中環境、條件等因素在清晰認識的基礎上進行通盤考慮。情境教學的方式通過模擬來加強授課內容與實際的聯系性,保障了理論的實用性與現實性。

3情境教學法對于“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意義

3.1對于學生能力的直接提升。從“禮儀主持人”課程目標來看,課程開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禮儀知識與職業特點的講解幫助學生掌握不同場合主持能力。這種側重能力培養的課程如果通過情境教學方式可以收獲出色的效果。情境教學法通過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引入情境,授課內容不再是單一的知識信息的流通。在情境課堂中,學生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元的,有機的。具體流程上,情境教學期間在對于相關環境信息和具體問題信息的接受過程中,學生可以全方位地在腦中對相關情境進行想象,面對這種課程的具體環境要求,根據所學知識技巧通過積極思考后進行方案的制定與選擇,最終通過技能來對問題進行反饋。這種模式的訓練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問題判斷、甄別、選擇、處理能力,是一種全方位訓練素質的體現。3.2建立學生對于課程的概念。“禮儀主持人”課程作為播音主持專業中重要的課程一方面學生在接觸課程時會對禮儀主持人的理解不夠具體進而在學習和理解過程中會產生偏差,另一方面一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禮儀主持人職業在現實生活相當普遍而產生忽視心理。這時教師在課堂中需要針對學生具體的情況通過合理的情境代入來幫助學生樹立關于“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正確概念。教師可以在授課前通過相關情境的模擬來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同時也可以借助相關資料構建適當情境提升學生對于學科重要性的認識。3.3優化學科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禮儀主持人”學科教學中,由于學科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致使教師在授課期間采取了理論教學以講解為主,實踐教學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除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之外,在實踐教學上尤其是學生具體禮儀知識運用、主持能力培養等方面提升的效果不大。同時,教師大篇幅地對學生進行理論授課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因為參與度不足等因素可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影響到教師的授課結果。在通過情境教學法學生可以以實踐為主要形式對于學科進行學習,通過多種方法來保障學習質量與能力的培養,“禮儀主持人”課程也會變得更加高效[2]。

4情境教學法在“禮儀主持人”課程的應用

“禮儀主持人”課程主要分理論課和實踐課兩方面內容。而教師要想運用情境教學法積極開展課堂內容時,也需要根據理論課與實踐課的不同性質來具體地進行分析和安排。4.1“禮儀主持人”理論課程中情境教學方法的融入在禮儀知識的介紹中,教師可以按照圖像、多媒體、口頭等手法通過對情境的建立來細致地講解禮儀的形成、分類、發展影響等內容。通過外在資料對于情境的構設幫助學生理解在禮儀基本知識。后續的多種禮儀種類分類和類型方面教師在進行上述情境構設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場合、活動禮儀的具體介紹和現實模擬來幫助學生感受各種場合中相關禮儀的異同性,對于禮儀學習方面建立起一個系統完備的知識體系。禮儀主持現代漢語知識作為禮儀主持重要的能力培養基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格外重視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對于一些語法、修辭等內容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可以采取傳統的授課手段。相關詞匯的結構、構成方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語言描述、實物演示的方式來進行課程的開展。在教師進行情境構建過程中,除了選取正確的手段進行引導外,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保持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堅持學生主體性指的是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根據課程內容進行主動的參與。而教師在課堂上的位置需要摒棄原有的教學方式,通過情境的設置來積極引導學生對于理論的思考與理解。比如在禮儀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禮儀活動來設置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思考相關的禮儀選擇標準。4.2“禮儀主持人”實踐課程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可以很好地融入到“禮儀主持人”課程中的有聲語言訓練、語言交際技巧、禮儀主持與態勢語言能力、禮儀活動策劃、禮儀活動現場主持等環節中。同理,按。照實踐課程性質,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如下: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有效地按照課程內容進行情境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在有聲語言訓練方面積極選取相應的訓練文本,按照文本的內容積極組織學生在設置好的情境中進行語言訓練[5]。同時,教師可以積極安排學生進行某種情境下的溝通技巧培訓。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活動為主題,通過初期的分工,共同協作來完成活動開辦任務。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積極為學生創造相關環境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類似婚禮、商務會議、新聞等情境的真實模擬讓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實際能力鍛煉。在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相關理論的指導和幫助,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的理解和在實際操作中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謝倫浩.禮儀主持藝術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

[2]文嘉玲.情境教學法探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3).

[3]寧波,曾毅.湖湘文化背境下的婚慶主持人發展方向探究[J].視聽,2015(11).

[4]王丹.主持何以為藝術[D].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05.

[5]謝倫浩.主持人的類語言傳播形式[J].當代傳播,2012(2).

作者:張夏伊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