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問題與策略
時間:2022-04-16 11:34:35
導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問題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今后應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視,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提高思政課的實際效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隨著價值觀多樣化的不斷變化,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高校思政課單靠“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時展的需要,必須引入實踐教學來鞏固和提升其教學實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1.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增強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需要。高校思政課首先提供給大學生的是一種理論化的知識。但其理論性與社會生活的契合需要現實場景和真實體驗,高校思政課只有把所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教學內容與學生親身經歷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實踐教學正是將二者結合起來的橋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行動中或通過實踐來解析所學理論,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思政課的教學目的。2.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的影響,來自多維各異的不同價值觀的作用,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理論學習,輕政治理論的問題。改變這種局面,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難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引入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夠促使大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成長的艱苦歷程,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激發學生產生愛黨愛國的情懷和勇于擔當的歷史責任感。3.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有利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探索開展中,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由課堂教學的被動聽講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更好地發揮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多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和思想狀體,也能在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與學生密切交流溝通,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推動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激發教師自主研究和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的積極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與保障條件不夠。部分高校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對如何建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整體性認識不夠,對實踐教學在思政教學體系中的不可缺失和不可替代缺乏正確理解,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工作領導和指導上,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缺少前瞻性。部分思政課教師也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關乎實踐教學效果的優劣。有些教師受實踐教學的條件的軟約束和組織實踐教學管理的難度的限制,教師投入的精力和努力程度有限。部分學生重視程度不足。對思想道德素質并沒有作為重要的考核評價因素。這就導致了部分大學生在對待思政課的態度,尤其是思政課的實踐教學上存在輕視的意識。2.實效性與設計目標存在差池。實踐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隨意性較大。從當前高校實踐教學開展方式上看,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形式相對單調,往往不能利用校內外各種現有資源開展活動,或只注重一種或兩種形式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缺乏多樣性。有的高校則是以經費緊張、安全問題、缺乏時間等原因為借口實踐教學活動不能按要求正常開展,其結果往往導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的僵化,主觀隨意性較大。學生覆蓋面窄。相對而言,從目前情況看很多高校在實踐教學環節尚未涵蓋所有的在校大學生。參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學生以年級較低的本科生為主,大部分在學生大一、大二期間進行,大三以上的本科生、研究生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人數相對較少。3.學生參與度與覆蓋面不廣。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際看,由于受到高校車輛、經費、基地距離、擔憂實踐教學過程的安全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中存在參與學生較少,以部分學生參與的實踐教學作為整個學校實踐教學的全部的現象。這種缺乏大多數大學生認同的實踐教學方式,不但不符合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但不利于學生良好素質的形成,實踐教學的效果由此受限。由于只有部分學生不能走出校門到廣闊的天地去接受社會實踐的教育,參與的學生感覺到從實踐教學活動中獲得了課堂教學無法獲得的新內容、新感受;而沒能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同學,往往認為實踐教學只是老師針對部分同學所進行的活動,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真正對其教育的意義不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對策建議
1.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視。首先,高校應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嚴格根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等有關文件的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措施,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嚴格落實經費投入、資源使用等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所需的條件。其次,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學習研究,既要提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也要努力提高組織開展實踐教學的勝任力。高校也可以制定一些關于實踐教學的規定,明確指導教師的職責,使實踐教學有章可循;還應對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探索提供支持,鼓勵教師自主研究和探索創新。2.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各高校要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培養目標,將高校思政課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有機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從而滿足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與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要求,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內在驅動力。作為高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應共同制定和頒布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相關制度與實施方案,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依據;在高校層面,應盡快建立健全專業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聯動機制,學校領導、各個分學院的領導、學生處、院團委、各管理部門都要參與其中、分工協作,形成較完善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和實施計劃,并設立專門機構以有效監督和充分協調思政課實踐教學運行機制的實施。3.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中主體應該是學生本身,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各項實踐教學活動,這樣做就要求大學生應該主動的,樂意的,有興趣的去參與各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這樣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行之有效進行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對實踐教學的廣度進行加強,就是要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的全覆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作為正常教學環節,應該是每個學生必須都參加,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去,避免只是部分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做好校內外各類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解決人、財、物的問題,以便保證其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全覆蓋。要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學生必須轉變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使學生從“學好專業技能知識才是根本,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是一門需要考試的課,對以后無用”的思想觀念中轉變出來,讓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是可有可無毫無意義的,相反,思想政治理論課及其實踐教學對大學生本身的全方面成長和各種素質的增強是有著極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對學生的職業觀和職業能力的養成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9(1).
[2]王學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機制創新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02.
作者:尹珍玲 高鳳清 單位: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 上一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 下一篇:陶瓷燒成技術教學與實踐模式分析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