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網站的設計思維

時間:2022-01-08 11:40:21

導語:教學網站的設計思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網站的設計思維

本文作者:王麗彬工作單位:南昌大學撫州醫學分院

(1)課程學習模塊:包括教學大綱、課程內容、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子模塊。通過瀏覽教學大綱了解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進度;通過“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讓學生在課前可以預先了解教師的授課計劃,課后可以溫故授課內容,補充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消化理解的知識,通過案例教學學以致用。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創建模擬真實情境的案例并到網站上,學生選擇相關案例,根據案例中提出的問題對案例進行分析,寫出待解決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2)在線測試模塊:包括提供單元測試、操作測試和綜合測試等模塊。學生登錄后可選擇進入測試項目,系統輸出試卷,學生完成測試后在線提交。學生提交的答案,客觀題由微機自動閱卷并提供正確答案,主觀題由教師網上閱卷和記錄成績,微機自動批改或教師在線批改后,系統自動統計平時測試成績,自動統計學生完成的測試情況,通過統計把學生完成測試的情況反饋給教師,學生可以查看教師對他的評分。(3)專題解答模塊:包括word應用、Excel應用、PPT應用、XP應用和醫學信息應用等模塊。專題教師收集所屬專題應用常見問題和技巧并在線答疑,學生登錄后可以選擇專題進入,在論壇中提問和發表觀點,專題教師給予解答。(4)資源共享模塊:提供教師課件、資源鏈接和常用軟件等下載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課堂學習情況下載內容。課件下載提供了教師平時上課的課件;資源鏈接收集了一些學習網站的鏈接地址;常用軟件提供了學習和應用的必須軟件,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及時更新。(5)效果評價模塊:包括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專家評價和在線留言等功能模塊。學生評價通過訪談和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教師評價主要針對學生應用教學網站學習效果評價,教師評價中評價指標是通過訪談法和文獻檢索法確定,通過教師在線評價,了解學生應用教學網站學習的態度和效果。網站效果評價系統的初始指標采用文獻檢索法確定,經過訪談少數專家和有經驗教師確定網站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各項指標,然后采用DelphiModel法確定網站效果評價指標權重,通過專家評價從而獲取網站最終評價結果;為防止少數人的有創新的建議在應用Delphi中被篩選掉,通過在線留言來收集網站在線效果評價。(6)網站管理模塊:包括管理員登錄和教師登錄,管理員登錄后,可以導入學生原始資料信息,學生按照提供的信息進行注冊和設置密碼,管理員完成對學生信息和班級信息進行增刪和修改等維護工作,管理員進行資料的上傳和成績輸出等成績管理工作。教師登錄后,可以進行主觀題的閱卷并給予評分和對學生本次測試評價;對所管理的專題進行答疑和回復;進行題庫的更新和維護;進行綜合試卷的組卷。

系統開發主要技術介紹

系統采用B/S架構,網頁編程技術采用ASP。B/S(Browser/Server)是WEB興起后的一種軟件系統體系結構,這種結構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務器上,客戶機上只要安裝瀏覽器(Browser),瀏覽器通過WebServer同數據庫系統進行數據交互。活動服務頁面(ASP,ActiveServerPages)是微軟公司開發的服務器端的腳本編寫環境,它可以與數據庫和其它程序進行交互,可以用它來創建動態網頁(Web)或生成功能強大的Web應用程序,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編程工具。它包含了以下3個方面的含義:1.Active。ActiveX技術采用封裝對象、程序調用對象的技術,加強程序間的合作并簡化了編程。2.Sever。ASP運行于服務器端,它的編程語言可以是VBScript和JavaScript,不需考慮客戶端的瀏覽器是否支持ASP所使用的語言。3.Pages。用戶在查看頁面時,看到的是ASP生成的HTML的代碼,不是ASP程序代碼,從而可以防止源程序被抄襲。

主要數據庫的設計

網站采用SQLServer為后臺數據庫,包括學生信息表、班級信息表、專業信息表、教師信息表、專題信息表、學生問卷評價表和試題信息表等10個表,各表再根據系統功能建立相應的數據關系,其中部分信息表的結構如表1、表2和表3所示,學生信息表、班級信息表和專業信息表參照關系如表4所示。有助于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指導下,以信息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認知的平臺,通過教育環境、教學內容和學習工具的數字化,來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教材、教學媒體的作用以及它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傳統教育觀點、教育模式乃至教育組織形式的全面變革,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與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