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聲樂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6 03:43:37

導語:高師聲樂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聲樂教學論文

首先,老師在教授學生的時候,第一步是要教會學生如何演唱,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聲樂入門,可以概括為聲樂技術的掌握。眾所周知,對聲音的訓練是必要且循序漸進的,包括呼吸的支持、聲區(qū)的擴展,還要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如天生的嗓音條件、學生的喜好、對聲音和音樂的審美鑒賞能力以及對聲樂這門藝術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等等,老師在教學生掌握聲樂技術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生理、心態(tài)等各方面的適應能力和因素,唯有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目的。

其次,聲樂的綜合素質是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能夠完全體現(xiàn)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素質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好的藝術修養(yǎng),才能感染和啟發(fā)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就好比一面鏡子,既能照出自己,也能折射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在平時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所教授的學生所反應出來的問題竟然如出一轍,雖然看似巧合,但認真思考一下還是有原因的,對高師聲樂教學的老師而言,聲樂方面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只有自己重視了才能影響學生去重視和積極對待。比如,聲樂表演專業(yè)配有專門的鋼琴伴奏,也叫藝術指導老師,所以不用擔心伴奏的問題,而在高師聲樂教育這一領域,很少有專門的鋼琴伴奏來為同學們合伴奏和指導,基本都是聲樂老師全權負責,這就存在一些問題,如果老師重視這個問題,那么對于學生來講就是有利的,如果老師不重視這個問題,那么學生的問題有可能得不到解決,當他們踏入工作崗位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所以聲樂的綜合素質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

再次,聲樂藝術是音樂與文學相結合的一門綜合藝術。在我們欣賞很多好的聲樂作品時,打動我們的都是那優(yōu)美、扣人心弦的文學語言,是它們給這門藝術融入了更多的生命和動力,也直接表達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所以對聲樂中思想素質的教育也會對學生的情操、思想、品格、道德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幫助,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也曾說過,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自身的綜合能力,至此,也可以把大家覺得深沉的內容以簡單通俗的形式傳遞給高師聲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

最后,在課堂中教學素質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一般理解為兩個方面,其一就是教學的信息,即學生在學習聲樂過程中通過加工處理,掌握了聲樂技術以及相關的聲樂理論知識;其二是聲樂課的觀摩是看似不起眼,但其實效果是很顯著的。根據(jù)筆者調查研究,一般音樂院校的高師聲樂教育專業(yè)課為一對二,也就是2個人一節(jié)小課,而地方院校很多則是一對4或者一對更多,雖然老師的教學量和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肯定有它存在的意義,教師在課堂中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能力,比如:把聲部相同、問題相同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上課。筆者才開始教學的時候就遇到過此類問題,始終能不到解決,后來想到這個方法,把學生調到一起后,效果是很明顯的,而且學生之間也更有溝通的機會和學習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較快地拉近了教學上的差距和不足。此外,教師在跟不同的學生授課的時候,特別是程度相差很大的學生,就一定要跟學生講解為什么你和他不一樣,為什么我要求你這樣做。因為很多學生在觀摩他人上課的時候,很少會去找自己的問題,傾聽自己的聲音,往往都是在看他人的問題,模仿他人的優(yōu)點,但是聲樂是因人而異的,有時一個誤區(qū)就可以耽誤一個學生幾年的光陰,所以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把不同點告訴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審美觀,而不是盲目地學習別人,模仿別人,否則學生在課后的練習中會有很多問題,這樣下去很可能物極必反。另外,在高師聲樂教學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發(fā)揮本專業(yè)的特色,體現(xiàn)教與學的運用,可以多變換演唱形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聲樂教學中來,如齊唱、重唱、合唱的練習。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其實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樣的訓練模式還是很感興趣并且能夠較好完成的,而且這樣的訓練能夠讓他們提高團隊協(xié)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帶動不自信或者有問題的學生,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他們自己來指導訓練,參與訓練,正如在我們音樂教育系統(tǒng)中五項全能比賽包含合唱指揮這一項,這些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可以得到訓練和提高。當學生在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和水平的時候,要讓學生進行教學應戰(zhàn)和舞臺實踐的訓練了。我們每一年都會舉行教學班音樂會,其中有學生擔任獨唱或合唱的任務,可以在音樂廳,在社區(qū),在廣場或者更多的地方進行我們的教學實踐,也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在準備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進步,為他們今后踏上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高師聲樂的“教”與“學”體現(xiàn)了這門課程的雙重性,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形成日益完善的高師聲樂教學體系,從而讓更多的高師聲樂教育工作者受益,也讓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更好地面向社會和市場,做全方位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韓悅單位: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