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效率研究

時間:2022-02-11 10:13:18

導語: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效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效率研究

摘要:聲樂作為高等師范院校音教專業(yè)的重要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音樂教學素質(zhì)以及提高學生聲樂教學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高師聲樂教學課堂中,采用小組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促成聲樂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探討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效率提升的相關路徑。

關鍵詞: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教學效率

隨著素質(zhì)教育在我國高等院校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高師聲樂教學正在面臨改革的迫切需求,在高師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小組課的教學方法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夠更好地改進聲樂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和開設,以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聲樂小組課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本身具有更很多的優(yōu)勢,在實際推廣和應用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策略的分析,從而發(fā)揮出更大的效用。

一、高師聲樂課堂中采用小組課教學的優(yōu)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高校不斷的擴招,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所以高師院校在開展聲樂課堂時應當采用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解決師資力量不夠、學生學習需求高的問題。將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法相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互動率,讓學生在小組范圍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并且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能夠打破原本聲樂教學課堂理論教學的枯燥,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聲樂學習氛圍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教師也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從而促進聲樂教學的效率提高。聲樂小組課的教學也讓聲樂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學生更能在小組范圍中放飛天性,從而喜歡上聲樂小組課。

二、當下高師聲樂小組課開展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高等教育和高中的應試教育不同,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然而在當下的高師聲樂小組課中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卻較為薄弱,聲樂是一種高技能的抽象思維,既摸不到也看不到具有抽象性和特殊性。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對聲樂演唱技巧的教授,忽略了讓學生在自身特點的基礎上獲得提高。一些高師院校開設聲樂小組課的最初目的并不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而是改變教學過程中的學科偏見,讓小組學習的方式代替生聲樂教師大班授課的弊端,從而減輕教學負擔。高師聲樂小組課雖然具有層層滲透的教學優(yōu)勢,但這僅僅是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學生在音樂小組課中形成的討論機制以及理論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這種兩者結合互相促進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提高高師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效率。同時,在一些高師院校的聲樂小組課堂中,雖然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但是教學模式上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較為保守,而且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也非常的單一和枯燥,并沒有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還是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此時的小組課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本的教學優(yōu)勢,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以及熱情。

三、提高高師聲樂小組課教學質(zhì)量的路徑

隨著聲樂小組課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音樂教師首先需要在思想認識上端正態(tài)度,針對當下小組課開展情況分析問題,正確化解聲樂小組課教學存在的劣勢,從而有效走出困境。其次,要堅持客觀評價,認識到聲樂小組課教學開展過程中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三,積極整合教學內(nèi)容更新聲樂教學理念,走出傳統(tǒng)聲樂教學的束縛,重新構建聲樂小組課教學體系,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體方式有以下三點:(一)主動接納,構建聲樂小組課教學的新模式。教師的理念對于高師聲樂小組課的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聲樂教師需要主動適應環(huán)境,將聲樂小組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下來。開展音樂小組課教學的目的在于挖掘出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而不是僅僅將形式應用于課堂中,讓小組成為一種僵化的教學模式。在運用聲樂小組課的同時,也需要將科學的教學理念作為重要指導,結合教師以往的聲樂教學經(jīng)驗,找到聲樂小組課的教學切入點。開展教學之前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聲樂小組課的優(yōu)勢所在,并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教學模式,并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然后再從傳統(tǒng)的大班授課中提煉出優(yōu)點,結合聲樂小組課教學的方法將兩者相融合。從實踐教學經(jīng)驗上看,我國高師院校當下的聲樂教學環(huán)境并不利于實現(xiàn)一步到位的聲樂小組課教學,需要在集體課教學中提煉優(yōu)勢,然后重構聲樂小組課教學的新模式,這種做法更符合實際,也能真正做到提高高師聲樂教學的質(zhì)量。(二)分層教學,采用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在聲樂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掌握程度不同,具有不同的音樂基礎以及性格,這些個性化的差異需要教師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做到針對性的提高。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并沒有針對個體的特性因材施教,音樂課堂上采用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方式是對此方面的突破。具體實行差異化教學的策略指的是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首先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對學生的音樂能力、自身定位有清楚的認識,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有的教師在進行聲樂小組課分組時,往往忽略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造成了小組內(nèi)部的矛盾。小組成員的學習目標和基礎各不相同,所以在進行小組分類的時候,教師需要按照不同的標準將學生進行分組,從而有效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分層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化解學生個體基礎和教學整個目標之間的矛盾,讓學生都能夠跟著老師的步調(diào)前進,獲得自身基礎上的提高,從而改善教學效率。學生分類的標準可以參考以下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別、唱法、聲部以及自身嗓音條件進行分層,在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小組提出共同的學習目標,做到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在聲樂小組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共性的知識點,如理論性內(nèi)容進行統(tǒng)一的講授,然后為學生布置聲樂實踐的任務;在小組內(nèi)進行聲樂實踐時,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小組中存在的典型以及個性化問題,對學生從自身特點出發(fā)進行分析和解決。此時,教師應當發(fā)揮出聲樂小組課的核心優(yōu)勢———人數(shù)少,通過針對性教學充分利用上課的有限時間,提高教學質(zhì)量。這對聲樂教師來說也是一次理念上的突破,教師需要轉(zhuǎn)換自己的教學思維,把有限的時間用于基本理論講解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練習和消化課堂中所學的內(nèi)容。(三)投入實踐,在小組課之外借用外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模式除了在分組技巧上需要教師下工夫?qū)W習之外,在課堂之外教師也應當將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模式和課余時間進行融合。例如到現(xiàn)場去觀看音樂會,然后在小組內(nèi)形成討論機制,到課堂中反饋或者是模仿,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聲音概念非常重要。在激勵機制的應用上,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年輕求勝的心理,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帶動力,從而互相激勵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但在進行激勵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以及專業(yè)的特長,避免激勵的片面性。這種借用外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聲樂小組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聲樂實踐能力,也能夠彌補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留給學生練習時間太少的問題。現(xiàn)代影音技術的運用也是提高聲樂小組課教學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視頻、音像、網(wǎng)絡等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觀看相關教學內(nèi)容對聲樂學習有更加直觀的認識。例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播放錄音,并讓學生參與音頻的錄制,通過回放讓學生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diào)整。

四、結語

將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方式引入到高師聲樂教學課堂中是對原本傳統(tǒng)音樂教學方式的延伸以及補充,聲樂小組課能夠有效緩解師資力量匱乏以及教學任務過重的問題。在應用聲樂小組課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點與面的結合,通過小組課的形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做到為學生針對性的排疑解難,營造互動性更強的聲樂學習氛圍。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總結聲樂小組課的實踐經(jīng)驗,然后不斷調(diào)整,以促進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為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徐茜.高師聲樂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音樂,2017,(06):14-16.

[2]王維娜.高校聲樂課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音樂時空,2016,(07):99.

[3]閆璟玉.樂中施教師生融合———聲樂教學探析[J].當代音樂,2018,(01):29-31.

[4]李久云.試析聲樂課堂的多樣化教學模式[J].當代音樂,2015,(23):25-26.

[5]許天鳴.論當前聲樂小組課改革的必要性[J].當代音樂,2016,(07):27-28.

[6]石學功.深化高校聲樂小組課的改革勢在必行[J].藝術品鑒,2017,(02):278-279.

作者:張紅梅 單位: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