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體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的研究
時間:2022-04-08 10:18:13
導語:職校體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不僅掌握體育健康知識、運動健身知識,還要提高運動技能,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專業化地指導學生進行系統性的體育健身運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促進學生身體機能健康而全面的發展。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德育功能,讓學生觀看有中國體育健兒參加的重要國際賽事,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日常體育實踐中,讓學生經受身體客觀條件和外界自然條件的考驗,通過開展具有競爭性、挑戰性、合作性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安全意識、健身意識;在體育健身運動中,讓學生展現動作美、行為美、體態美,提高學生對體育健身的興趣,以此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1]。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健美的基本品質
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一直貫穿著健康健美的教育理念,通過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形體美與心靈美、健身運動與健美有機融合的作用,領悟健康與健美的深刻含義,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健康、健美的自覺參與意識。健康與健美是人的生理基本屬性,也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將其貫穿于體育教學中,能夠為學生向社會人順利轉化奠定基礎。所以,職業院校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相融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在運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2]。
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
(一)要求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相結合
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內容要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打下良好基礎,從而增強學生走向社會的適應能力。為此,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體育意識和運動習慣,讓學生正確認識到體育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主動掌握并應用體育基本知識與技能,并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繼續保持強身健體的良好習慣。
(二)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充分遵循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所以,在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中,要轉變壓抑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思想和教學方法,通過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每一名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體育特長和興趣,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體育鍛煉的條件,最大化滿足學生不同的體育學習需求,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3]。
(三)要求面向全體學生
素質教育重視全體學生素質的共同發展,所以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要讓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體育實踐活動,并制定不同的體育運動標準,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實現體育鍛煉的目標,追求自我突破。教師不能只針對體育素質好的學生進行教學,而是要顧及全體學生,尤其要對身心素質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努力激發這部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使他們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中,既增強身體素質,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的策略
(一)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目標
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科學的教學目標為指導,在此基礎上,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首先,確保體育教學目標具備整體性。體育教學目標應與職業教育目標相統一,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在體育教學安排要密切配合學校其他工作,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學科內的素質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既要重視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技術,又要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更要強調學生思想品德、勞動技能、心理素質、審美意識的教育。其次,確保體育教學目標具備發展性。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符合終身體育的要求,為學生開展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4]。
(二)調整課程結構,改進教學方法
職業院校要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遵循針對性、實用性原則構建體育課程體系,落實體育課程選修制度,不斷擴大選修課范圍。在體育教學中,要突出自主學習、問題學習、系統學習的重要性,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自我健身的能力,養成經常性鍛煉身體的良好運動習慣。體育課程還應當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現代體育特點擴大運動項目的選擇范圍,使學生找尋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式,不斷提高身體健康水平。此外,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減少課堂上占用的時間,多給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質。
(三)豐富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容
1.重視思想品德教育。職業院校體育教師要將體育教學視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平臺,培養學生持之以恒、不屈不撓的意志力和精神。如,在體操、田徑、武術等課程教學中,可適當安排難度高、運動量大的活動,讓學生突破自我、戰勝自我,鍛煉學生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質;在球類、接力賽等競技類比賽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敢于拼搏的精神。通過強化體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2.重視文化科學教育。體育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寬松、自主、自由的教學氛圍,調動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如,教師可設置編排健美操等新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學生自主設計健美操中的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課下時間組織球類比賽,讓學生自由組織隊伍參賽,自主確定戰略戰術,激發學生戰勝對手的欲望,堅持不懈地實現參賽目標。3.重視勞動觀念教育。在室外體育課中,教師可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布置場地、回收體育器材,并讓學生珍惜、愛護體育器材,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增強學生的獨立能力。
(四)建立素質教育考核評價機制
為了檢驗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應當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對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職業院校可根據職業教育目標以及體育課程的開設情況,確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素質教學內容。同時,職業院校還要轉變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質量觀和人才觀,構建涵蓋素質考核、達標考核、身心發展測評等多層次內容的考核體系,從學生運動技能、體能狀況、學習態度、情感意志、體育習慣以及團結合作等方面入手,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客觀評定,并以此為依據改進以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進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素質教育實施策略。
(五)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所以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對學生健康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為此,職業院校要重視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增強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其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使其熱愛體育教學,積極參與體育教研活動,提高對體育教師職業的認同感,進而將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中來;其二,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看待學生,從全面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角度出發,建立現代體育教育觀、教學質量觀、人才培養觀;其三,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體育技能,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樹立榜樣。同時,體育教師還要掌握多種相關學科的知識,提高課堂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自身素質滿足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結論
總而言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要為實現職業教育目標服務,將素質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職業院校應不斷完善體育課程體系,制定科學的體育教學目標,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能力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動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梁勁工作單位: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民間美術設計教學應用
- 下一篇:全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實施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