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體育教學思想和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09-12 03:56:52
導語:終身體育教學思想和體育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意義
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體育教學模式通常僅注重運動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體育運動基礎的體能素質培養。雖然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從長遠發展來說,對高職學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統計可知,近些年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必須將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通過體育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還要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在畢業之后還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確保身體健康,最終實現國家經濟的平穩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2.1滲透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
為了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身心素質,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形成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和活動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教育理念而言,終身體育向學生滲透了“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而且比“健康第一”更重視階段與長遠效應的有機結合。高職體育是學生正規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加強此階段的體育教育不僅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通過終身體育教學還能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從而養成長期的鍛煉習慣?;诖?,以終身體育為高職體育改革的主導思想,更具有理論深度和實踐價值,既能加強學生在學校時期的體育鍛煉,也能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長遠效益;既能著眼于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還能放眼學生的未來的體育鍛煉。
2.2制定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
在新形勢下,學校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基于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將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作為基本教學目標。學生只有具備了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健康第一”的目標。
2.3合理制定滲透終身體育理念的體育課程大綱
與其它學科不同,體育是一門只有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才能收益的一項教學實踐活動。高職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鍛煉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以便學生在畢業后還能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從而終身受益?;诖耍谥贫ㄕn程教學大綱時,要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重視鍛煉和養護身心,使體育教學向著終身化方向發展,同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特征,由淺入深,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實現強身健體的最終目標。
2.4改革體育課程內容,與終身體育銜接
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技能和體能的需要,體育課程應該按照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此施教,制定具有特色的課程計劃。具體來說,可按照下述集中模塊開展體育教學:第一,公共性模塊,即體育基礎教學,該模塊教學適合所有高職學生,主要是進行基本運動理論講解和實踐;第二,定向性模塊,即設置專項體育課??蓪⒏呗氃盒5捏w育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公共體育課階段和定向體育課階段。前一個階段主要是進行公共體育課程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后一個階段是根據學生身心健康、個性及專業性等特點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如禮儀專業的學生可開設形體訓練課程等;第三,拓寬性模塊。開設強身健體、實用性強的終身體育鍛煉項目。例如:可根據不同學生的運動愛好,開展游泳、武術、氣功等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一門自己感興趣體育項目的鍛煉方法和理論知識,達到終身受益。
2.5按終身體育的要求建立合理的考評體系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通常以理論和專項技能為基本要求對學生進行終結性的考核和評價,重視對成績的考核,這種考核方式嚴重扼殺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因此體育教學的考核和評價不能重視達標等這些定量的考核因素,而要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體育鍛煉能力及鍛煉次數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從而建立以終身體育為核心的考評體系。
3結束語
總之,只有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理念,以終身體育為主要指導思想,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和專業的具體特點,將終身體育教育貫穿到體育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使體育教學大綱、教材、方法和總目標實現一體化,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
作者:周智韜 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副科長黨員權利義務教育自查報告
- 下一篇:體育競技行為的刑法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