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口腔黏膜病學網絡教育

時間:2022-11-18 09:59:45

導語:淺談口腔黏膜病學網絡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口腔黏膜病學網絡教育

摘要:網絡教育在口腔黏膜病學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應和傳統教學方法結合使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網絡教育;口腔黏膜病學;教學

《口腔黏膜病學》是20世紀90年代末從《口腔內科學》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以2000年李秉琦教授主編的衛生部規劃教材《口腔黏膜病學》為標志。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同時基于口腔黏膜病的一些特殊性,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亟待研究。目前,將網絡技術應用于醫學教育中正逐漸受到口腔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一、網絡教育在口腔黏膜病教學中的優勢

網絡教育指的是在網絡環境下,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網絡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優勢,向受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網絡教和學的環境,傳遞數字化內容,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1]。在口腔黏膜病的教學中實施網絡教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一)網絡教育使口腔黏膜病的教學具體化。目前《口腔黏膜病學》的教學方式大多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班級授課制為基本組織形式,學生集中在教室里聽教師授課和輔導,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大量向學生灌輸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知識,學生成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加之口腔黏膜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一種疾病可有多種表現,不同疾病也可有相似的表現,疾病的不同階段可有不同的表現,還有的除口腔內的表現外,全身其他部位也會有所表現,而且許多口腔黏膜病的發生、發展與機體的全身狀態(包括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緊密相關,這對未看過和接觸過這些疾病的學生來說,內容枯燥乏味,既難理解又難記憶。因此,在口腔黏膜病的教學中加強直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融合了多媒體的網絡課程,可使口腔黏膜病的教學成為集聲音、圖文、視頻、動畫為一體的教學方式,抽象的知識被具體化,復雜的問題被簡明化,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學生的多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非常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二)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制約。口腔黏膜病學中的內容大多是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課堂上教師除講授有關知識外,更多的應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學、學什么,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學生在課堂上所學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學生課后自我歸納、總結、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口腔黏膜病進行系統學習。而網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使網絡教育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登錄網絡都能查詢到他們想要學習的內容。(三)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主,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傳統教學無法兼顧到每個學生在知識水平、學習需求方面的差異,片面強調共性。而網絡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突出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因為口腔黏膜病涉及組織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內科學、皮膚病學、眼科學等多基礎和臨床學科,學生在進入口腔黏膜病的學習時,以前學習的知識大多遺忘殆盡,而教師又不可能在授課時將舊知識點都復習一遍。這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知識的現有水平,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找到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溫故知新,加強橫向聯系,為順利進行口腔黏膜病的學習打下基礎。另外,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可將各種教學信息(包括講義、圖片、視頻等)上傳到網絡指定位置,學生可以隨時登錄網絡進行學習,這樣學生課堂上沒有聽清的內容,課后可以下載講義進行復習,另外還可以將課堂上一帶而過的大量的口腔黏膜病圖片反復調閱學習,從而避免了多媒體教學時信息量大、速度快、不易記筆記、學生思維跟不上教師的弊端。(四)網絡資源豐富、形式多樣。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把全球醫學科學最新研究成果生動地呈現在醫學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面前,提供了他們渴望獲得的醫學資源[2]。近年來,教育部組織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選拔工作,國內高校紛紛響應。這些公開課是在精品課程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其受眾主要是學生,它們的上線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贊譽。學生可以進入這些課程的官網,隨時獲取權威、優質的醫學教學資源。另外,學生也可以登錄數字圖書館獲取所需信息資源,或通過搜索引擎以及中外文全文數據庫檢索到教材中或教師沒有提供的圖片、視頻、動畫和學科最新進展等多種多樣的學習材料。另外還可以登錄一些優秀的口腔醫學網站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通過網站內的論壇與全國的口腔醫學工作者進行廣泛交流,十分有利于對口腔黏膜病的學習。(五)促進教與學的交流。由于口腔黏膜病設計的章節多,可能有多名教師依次授課。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缺乏交流,許多教師課后基本上與學生之間就沒有聯系了,造成教師不了解教學效果,學生有疑問也難以向教師求教的局面。而網絡搭建了一座溝通聯系的橋梁,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在線交談等方式進行廣泛探討、交流,拓展了傳統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使師生間的交流突破時空限制。這樣,學生的疑問得到及時解答,學習內容能夠及時消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學習效果進一步增強。

二、在口腔黏膜病教學中實施網絡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展望

(一)網絡教育對口腔黏膜病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完成口腔黏膜病學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學習,做到熟練掌握,以適應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多媒體素材編寫能力,這樣才能不斷豐富更新網絡教育資源。另外,在口腔黏膜病教學中實施網絡教育,其教學理論、教學內容還很不完善,有待教師積極探索、實踐。(二)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對口腔黏膜病的學習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網絡教育資源中存在不少問題,如課程設計不規范、資源結構簡單、可重用性差等,導致資源利用率低下[3]。(三)單純的網絡教育不是口腔黏膜病教學的最佳手段。誠然,網絡教育打破了以往教育的時空局限,為學習者構建了一個泛在化的學習環境,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先進的技術手段、形象的知識呈現方式、迅速的傳播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交流手段等優勢,可以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對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4]。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一些不足,但絕不能以此代彼,過分夸大網絡教育的作用[5],畢竟它不能替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位置。只有和傳統教學方法結合使用,互為補充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網絡教育雖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它在教學中也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堅持揚長避短,以網絡教育為手段提高口腔黏膜病教學質量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成志鋒,康英英,郭敏,等.淺談網絡教育在醫學繼續教育中的優勢作用[J].中國職工教育,2014,(4):168-169

[2]管定國,高國棟.淺論高等醫學教育中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41-43

[3]吳國祥,謝大同.國內基于本體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研究綜述[J].情報探索,2018,(10):130-134

[4]周偉亞.基于元認知策略的網絡教育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10):84-86

[5]周春美.網絡環境下的醫學臨床課程的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分析[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2):38-40

作者:劉娜 楊冬茹 馬哲 李化 劉慶 單位: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