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計策

時間:2022-02-12 10:38:46

導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計策

1、高效課堂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

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學生是為了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才學習的,可是持續應試教育讓大部分學生不清楚為什么要學數學,不知道學數學的用途是什么.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取向來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營造氛圍,讓學生能將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在實際活動中,努力加強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小學一年級下冊關于人民幣的認識那一節,因為農村孩子很少會用到錢,所以不利于理解這節知識,我模擬了“逛超市”的情形使學生容易理解,講桌擺滿了書包、文具盒、鉛筆刀、圓珠筆、練習本以及面值不同的模擬人民幣,讓學生自由模擬售貨員或者消費者,老師規定雙方務必以禮待人,并且隨后給出付款的算式.活動一開始,整個教室里一片沸騰,笑聲疊起.在活動中,有既會買又會賣的小能手,也有因計算有誤或不會找錢的失敗者,教師針對這一現象,抓住契機進行總結并鼓勵到:“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從今天起,人人都會成為能賣能買的小當家.”從那以后,孩子們常常互相利用模擬幣進行買賣的游戲活動,從而把學生從課堂引入到現實生活中.

2、高效課堂要注重課堂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起來

師生互動即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個體,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關鍵還在于教師在數學課堂之中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直觀易懂的課堂語言,針對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采取最有效的教學手段.比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積”這一堂課的時候,對于數學公式推斷的講解是一個很抽象的知識難點,學生不易理解,那么在這個時候使用適當的工具作為教學道具,進行演示教學就會顯得簡單易懂很多.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這個三角形的兩倍,從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然后提問:“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呢?能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嗎?”這時再讓學生拿出自己已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進行相拼,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問題了.

3、高效課堂重視課后的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后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后,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后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進行課后反思呢?首先,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并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其次,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后的教學幫助會更大.最后是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目前的形勢要求我們打造高效的課堂,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在課上需要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盡可能地多與學生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爭取讓學生多多發言.老師與學生要默契配合,老師講得輕松,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飽滿.知識掌握得自然要好,并且還能打造一個氛圍活躍的課堂.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斷總結經驗,如此才能找到高效課堂的幸福所在.

作者:梁軍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東樂鄉五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