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分析
時間:2022-09-22 09:37:45
導語:英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不會擬寫合格的教案
一份優秀的教案對課堂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中小學教師必備的一項能力和必做的一項工作。但是目前來看,我們的師范生大多沒有擬寫合格教案的能力。在擬寫英語教案的時候,往往比較簡單,不能合理地確定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常常使用一些不規范的語言,設計的教學過程缺乏邏輯性、條理性,更缺少對英語情景的預設,主次區分不明顯。
(二)板書能力不夠
中小學教師在課堂上常常需要進行板書。書寫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脈絡。當前的師范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在寫板書的時候,事先沒有設計,常常是想到什么就往上面寫什么。涉及英語語法的重、難點較少,反而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居多。看似寫了許多內容,鋪了滿滿一黑板的英語單詞,但卻沒有起到梳理知識脈絡、提綱挈領的作用。
(三)對多媒體的應用不熟練
在當前的中小學教學中,從最普通的課件到多媒體交互系統,多媒體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了。尤其是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更是越來越受到教師的喜愛。但是師范生雖然對這些軟件或設備有所了解,但是使用起來卻是比較生澀。例如他們設計課件,往往追求聲音和動畫等特效,力求把課件做得美輪美奐,認為這樣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眼花繚亂,非常興奮,但卻忽略了語法知識、重點單詞和句型等純粹文字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才是本來的重點。
(四)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較少
教師要想上好課,必須得到學生的配合,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尤其是對于英語這樣一個專業來說,更是如此。因為語言的學習往往比較枯燥乏味,大量的單詞和語法需要記憶,更需要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交流與配合,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才能達成目標。通過觀察,發現現在的師范生一方面因為緊張,另一方面缺少經驗,常常是自顧自地進行單詞、語法的講授,照本宣科地傳遞英語知識。沒有提問,沒有交流,沒有情景創設,更沒有組織課堂活動或者英語小游戲。當課堂出現一些突發情況的時候,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二、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缺失造成的影響
對自身來說,當前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教學技能的缺失會對他們日后的教師生涯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在進入學校之后,由于教學能力缺失,不能很快上手,無法掌控課堂教學過程。在上課的時候,課堂氛圍要么死氣沉沉,學生與教師互不交流;要么學生過于自由,“活躍”到無法進行正常授課的地步。久而久之,更有可能會造成學生英語成績的下降,招致家長的抱怨,自身也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對教師工作產生畏懼感。對學校來說,新來的大學生教學能力缺失,就必須安排老教師進行幫助,如果不能盡快進入角色的話,還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對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造成影響。
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缺失的原因
從英語專業學生自身來說,有不少學生認為教學能力的提高,可以等到自己將來走上教師崗位之后再提升,在校期間只需要學好專業知識就可以了。還有一部分學生并不打算在畢業之后進入學校工作,成為一名教師,而是有其他的擇業方向,因此對于教學能力的提升并沒有需要。甚至有一部分學生當初在高考時選擇英語專業就是作為跳板,是為了在將來的考研中能夠占據一些優勢,對英語的興趣原本就不高。從學校方面來說,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教學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開設的涉及教學能力提升的課程較少,僅僅依靠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還遠遠不夠。同時,還缺少讓師范院校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提升教學能力的環境與機會。四、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提升策略師范院校應該以培養合格的教師為宗旨,因此對目前英語專業師范生教學能力缺失的狀況必須予以重視,有針對性地解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根據英語專業的特點開設提升教學能力的專業課或選修課
學校可以針對師范生在教學能力上的缺失,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專業課程或者選修課程,包括教案的擬寫、板書的設計、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甚至是中小學教材分析等內容,整體提升師范生各方面的教學能力。例如,提升分析英語教材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轉換角色,不再把自己當成學生,而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對各種不同版本的英語課本進行理解,抓住編者意圖,確定重點和難點。提升擬寫英語教案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掌握一份完整的英語教案有哪些要素,學會設計合理流暢的教學環節,同時創設合適的英語教學情境。提升板書設計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明白板書的作用,即在有限的空間中將整堂課的脈絡清晰明了地展現出來,幫助學生構建英語知識點的框架。提升使用多媒體設備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掌握各種多媒體設備的用途和優、缺點,能夠在教學工作中合理使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制作課件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掌握設計課件的原則,即起到教學的輔助作用,減少各種華而不實特效的使用,清爽簡潔。提升與學生交流的能力,注重讓師范生學習如何與中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進行友好的交流,在面對課堂上的突發情況下如何進行變通。這方面能力的提升與教育學、心理學關系密切,可以與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聯動。
(二)學校要給師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學實踐機會和“說課”機會
一方面,要積極與中小學或其他教學機構加強聯系,給師范生提供見習或實習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教學實踐,找出自己的短板,有針對性地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多給他們一些“說課”的機會。說課是目前中小學教師廣泛采用的一種教研方法,具體做法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口頭表述某一課或者某一知識點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后由大家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通過加強說課,可以彌補師范生缺少教學機會的缺憾。一方面,能夠促使他們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言傳身教
師范院校的英語教師自己在上課的時候必須以身作則,把課備好,把板書寫好,把課件設計好,把課堂組織好,把情境創設好,把學生調動好。這樣耳濡目染,就能對英語專業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他們對如何教學生產生感悟。總之,師范院校應該培養出合格的教師儲備人才,而不是走上教師崗位才開始學習教學技能的“半成品”。尤其是對于英語專業來說,更是如此。英語專業性較強,大多數學生把精力放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忽視了教學能力的提升。一旦走上講臺,才發現僅僅依靠英語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教學的技巧和能力都有所缺失,造成各種工作困惑。因此,師范院校和教師在課程設計、日常教學當中,必須注重加強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提升。
作者:徐勇 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OTD教學法在護理專業學生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