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

時間:2022-09-05 10:47:10

導語: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

【摘要】音樂教學作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能夠起到開拓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特別是能夠對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初中音樂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初中生的創新能力無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得到培養。本文從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就初中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問題提出對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初中生;教師

初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能夠發現自己的興趣,甚至是培養想象力,學生可以在忙碌的學習間隙放松身心,所以初中的音樂課堂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但是我國的初中音樂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學生的創造性得不到發揮。基于這樣的現狀,教育學界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對初中音樂課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對策。

一、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音樂學習不夠重視。一方面,初中生面臨沉重的課業負擔,沒有精力做到面面俱到,往往把音樂課、體育課這樣的非主科課程當成是放松的課程,所以才會在音樂課上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講了兩句之后就讓學生自習了,或者是音樂教師干脆放任不管,學生在講臺下玩手機的現象十分普遍。在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自主性的情況下,音樂課堂就會比較沉悶,學生的創新能力就無法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國的大多數家長,尤其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家長,對孩子的音樂學習不夠重視,認為學生,尤其是初中生應該以中考科目學習為主,也應該將全部精力集中在考試課程的學習上,甚至是一些初中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也認為音樂學習并不重要,再加上初中音樂教師考核機制不完善,學校無法通過統一的標準對音樂教師進行業績考核。這樣,老師、家長和學校三方的觀點作用于初中生,使初中學生將音樂學習放在一個“沒用”的位置上。2.初中音樂教師水平有限。我國大多數的初中音樂教師都是大學學歷,一些偏遠地區的音樂教師甚至不具備任何音樂專業學習經歷,加上受到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許多音樂專業學生學習音樂的出發點不是基于興趣,而是因為學習音樂能夠降低高考的文化課要求,也就導致了我國音樂專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這些大學生作為初中音樂教師隊伍的后備力量,一旦進入到工作崗位上,其專業水平較低的問題就會對初中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產生影響。而且,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許多教師尤其是初中的音樂教師缺乏組織能力,而良好的組織能力恰恰是教師維護課堂秩序的法寶,許多教師疏于學習,無法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出與時代需求相吻合的內容。這樣初中音樂教師受到自身專業水平和組織水平的限制,無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音樂教育,也就無法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3.教學手段單一。整體上來說,我國初中的音樂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教師往往采用教唱的形式和簡單重復模仿的形式來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活動,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音樂內涵的深刻意義,也就無法使學生對音樂產生共鳴,且無法滿足初中學生對音樂的個性化需求,不僅使初中音樂教學流于形式,也抹殺了音樂本身的意義與價值。

二、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首先,在初中階段為學生設置音樂課程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也能在音樂學習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而且在音樂教育中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學生通過大量收聽音樂和學習音樂理論,可以提高審美能力,盡管審美因人而異,但是卻有高低之分,良好的審美趣味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才有可能創作出優秀的文學或音樂作品,相反,一個審美水平較差的創作者是無法創造出劃時代的優秀作品的。其次,由于音樂是一個具備較強的個性的東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追尋自己的內心,引發許多思考,最終形成自己的個性,需要強調的是,個性的閃光之處不在于與眾不同,而在于是否純潔、是否統一、是否內涵自己的價值追求,因為只有對個人。對社會有意義的個性才可貴,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釋放個性、養成自己的性格,而只有一個有個性的人才有可能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最后,演繹音樂的過程也是表達個人情感的過程,我國大眾對高水平的音樂似乎存在一些誤解:聲音洪亮就是唱得好、鋼琴彈得快就是大師,實際上是對音樂的誤解,也是對音樂價值的忽視,也個優秀的文藝作品,尤其是音樂作品應該是能夠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使用另一種方式與世界對話,而不是“雜技”,奇技淫巧不是藝術所追求的東西,奇技淫巧也同樣無法創造出更好地內容,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就要注意這一點,使音樂成為學生與世界溝通、表達自身情感的手段與工具,才能發揮音樂的價值,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對策

1.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該多聽、多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感知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只有一個擁有感知能力的人才能在自我表達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而學生的感知能力可以通過教師點評、講解音樂作品來提升,這要求教師本人具有較強的感知能力,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解釋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甚至是在解釋同一文學作品時,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提高學生課堂活躍度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這里的創作熱情不僅包括音樂創作,而且包括學生各方面的、整體的創作能力的提升。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和諧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放松身心,所以音樂課還是比較受到初中學生歡迎的,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只需要與學生多交流就可以實現師生和諧,不僅包括在課上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課下也要與學生多溝通,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個人特點,對一些創作天分較強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對創作天賦一般的學生,應該引導學生多聽優秀的音樂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2.豐富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再適應時展的要求了,初中音樂教師應該順應互聯網時代豐富教學手段,比如,可以引用多媒體設備使用情景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情景體驗,這樣可以使學生融入到音樂中,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初中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例如,初中音樂教師在講授《唱臉譜》這一作品時,可以使用投影設備對臉譜進行介紹,增進學生對京劇甚至是中華文化的了解,使初中生充分了解京劇的內含及其背后深刻的歷史意義,使學生融入到京劇中,愛上中國文化才有可能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實現中國文化的創新。這樣學生在對文化、特別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激發創作熱情與好奇心,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貢獻。3.開展實踐教學。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沒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抑制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比如說,學生的擅長的樂器有所不同,有的學生擅長彈鋼琴,有的學生擅長架子鼓,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的這些長處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個主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由創作,學生之間可以合作,也可以獨奏,這樣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可以對音樂進行思考,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忘掉“羞恥心”,因為初中生正處于叛逆階段,學生尚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學生之間會出現攀比、恥笑的現象,教師有義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作觀念。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音樂劇,或者鼓勵學生嘗試表演音樂劇,因為文藝具有相通性,而音樂劇作為兼具藝術性與音樂性的表演形式,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其創新思維得到開發,創新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通過豐富初中音樂教學手段和開展情景教學,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夠起到提升學生創作能力的作用,所以要求初中音樂教師在了解學生個性與需求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組織水平與專業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初中學生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想象力、感知能力、審美情趣,引導學生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進而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王莉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8:389

[2]陳瑩.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5(11):160-160

[3]鄧靈芬.音樂欣賞,叩開學生審美能力之門——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3(7):64-65

[4]姚靚.淺析初中音樂創新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42-43

作者:張超英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