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12 04:20:54

導語: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研究

一、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的頭腦靈活,性格活潑,模仿力發達,對于音樂課總是充滿期待,至始至終,小學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小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模仿機會,培養他們對音樂感染力的理解。

1.鄉鎮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對于教師的要求很高。而鄉鎮地區小學屬于師資較為薄弱的地區,專業技能較強的老師不太愿意到鄉鎮里教學,因此就造成了鄉鎮地區音樂教師稀缺的現象。同時,鄉鎮地區對于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考慮的并不是很完善,他們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基礎學科教育,忽略了音樂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其次,鄉鎮小學的音樂硬件設施還不太完善,對于音樂課最基本的教學用具———電子琴,很多鄉鎮小學都不具備,老師在課堂上先把要學的歌詞抄在黑板上,然后自己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學生唱。因此,要想鄉鎮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全面提高,就必須增加硬件設施,必須增強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鼓勵更多年輕人到偏遠或者條件比較差的鄉鎮地區教學,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對音樂有所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城市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位于市內的小學,由于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學校對于學生的音樂教學有很多優勢。比如音樂硬件設施的建設,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專門的器樂教室,還有專門的歌曲排練教室,這些硬件設施無疑為小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音樂、了解音樂的機會。他們學到的不單單是課堂上的歌曲,還可以利用這些條件對歌曲進行舞蹈編排,可以讓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音樂的改編指導,讓小學生自己發現音樂的魅力。城市音樂教學在初始階段主要采取聽,唱,反復練習這幾個階段。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欣賞一首歌曲并不容易,對于抒情性的歌曲小學生并不容易產生興趣,比如《搖籃曲》《口哨與小狗》《水族館》等這些歌詞沒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賞性的歌曲,只讓學生聽一下就可以了,這些歌曲本身沒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樂老師針對這樣的音樂教材基本都是先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學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學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簡單的,只需要教幾句,學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幾句是怎么唱的。

二、如何將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多樣化

單一的教唱教學模式并不能實現新時代對小學生音樂認知力的培養。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小學生提高音樂素養所需要的。

1.將音樂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樂這門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唱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從對歌曲的作者、創作背景、創作目的等方面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歌舞劇考驗的就是小學生對音樂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現手法就是將舞蹈融入歌曲里面。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導自演似乎有點困難,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拿《搖籃曲》來說,這主要是聽賞型的歌曲,老師可以將這首歌曲作為背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進行舒緩的舞蹈,讓他們體會這首歌曲的節奏以及優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小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讓故事性畫面感比較強的歌曲編成情景劇,進行分組表演。比如《小鞋匠》這首歌曲,是一首律動性較強的歌曲,主要是讓小學生體會物體碰撞發出的聲音。還有第二單元《小烏鴉愛媽媽》,老師可以指定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讓他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充分調動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豐富對音樂的理解。

2.將樂器帶入課堂

樂器是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工具,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或者演奏樂器,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口琴、葫蘆絲、電子琴等教學輔助用具對于小學生來說很新奇,音樂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給小學介紹樂器的結構,然后簡單演奏,讓學生體驗一下這些樂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選擇更能體現該樂器音色的曲子。口琴主要是要把握氣息的變化,葫蘆絲的音色是清脆型的,電子琴演奏則具有多樣性,可以歡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別用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是三種樂器的音色,自己體會哪種樂器適合哪種音樂風格,從而讓學生在對樂器的了解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樂器作為自己的特長來培養,既能發展特長,同時又能培養音樂素養。3.組織小學生欣賞兒童音樂劇音樂教材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樂劇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一個很好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動的表演,形象的畫面,鮮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們的,兒童音樂劇具有這些特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兒童音樂劇欣賞,這樣的活動意義不僅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有些兒童劇是教育性的,愛護動植物,保護地球,或者是熱愛家人等主題性質的。因此,兒童音樂劇是豐富小學生音樂教學的課外課堂。

三、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首先,這里所說的音樂創作能力并不是讓小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創作,而是能夠充分運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歌曲,編入新的歌詞,歌詞的組成可以是難以記憶的語文課文,可以是自己寫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所說的順口溜。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欣賞歌曲表演,尋找創作靈感。既然要進行創作就要有創作靈感。由于小學生對于創作這一觀點還沒有很深的認識,除了平時音樂老師的指點外,他們還可以通過欣賞一些其他學校學生改編的歌曲視頻或者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歌曲視頻,通過欣賞歌曲視頻從而獲得創作靈感。比如:讓學生來給自己的學校編歌曲,歌詞由學生來寫。至于樂譜,可以由專業老師輔助完成。比如,針對老師、學校、同學,可以以我最敬愛的老師,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題來讓學生展開歌詞征集活動,每班先以班級為單位,收稿,篩選出大概六人左右,一個主題篩選兩人,再參加學校的篩選。這樣一來能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通過小學生自己對某一歌曲進行填詞會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會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作詞過程中也更能體會音樂的魅力。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多樣化是順應時展要求的。無論是鄉鎮小學還是城市小學,無論是音樂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需要對音樂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因為這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改變教學方法,編排小型音樂劇,將表演融入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提高音樂老師的專業知識,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會上升一個新的層次。

作者:黃佳慧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