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12-27 08:55:18
導語: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與進一步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往的小徐美術課堂中,教師過于偏向于美術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前應充分了解他們,認識到他們的感知力與創造力,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陶冶其情操,促進其今后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感教育;運用研究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到的情操。單純的依靠成績來衡量一位學生的能力水平,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標準,更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將科學化的情感教育應用到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教師將美術教學與情感教育這兩者相互結合,既能保證學生藝術情感的逐漸完善,還可以對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保證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合理的運用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并借助這一課程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尚未形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一般情況下,課文中的優秀作品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學生通過了解作品,能夠真實的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真情實感。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應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基礎,引導學生學習發現美好的事物,形成健全的人格。許多學生喜歡畫畫,盡管他們在創作時有許多技術上的不足,但那是學生思想的表達,也是影響學生情感方面的價值體現。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
(一)豐富小學美術教材內容。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不需要教師按部就班的根據教材講解,應以教材內容為核心,不斷豐富相關內容,進一步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泡泡飛啊飛》這節課時,教材的要求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泡泡的形狀與顏色,因部分學生對泡泡的認知程度不高,難以快速的表達出來。因此,在提高學生認知能力與觀察能力的同時,美術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吹泡泡游戲,讓學生結合自己吹泡泡的經歷,在課堂上進行畫作,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其積極參與到繪畫學習當中。(二)實現情感因素在美術實踐中的結合。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接觸內容是動手實踐,這一過程不但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美術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情感。例如在《我和我的小伙伴》這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橡皮泥制作自己的小伙伴,之后在分享自己的作品,闡述背后的故事。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發現學生的情感小世界,發現其中的不足時及時給予調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增強師生間交流互動。進行情感教育的另一方式就是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了解他們的內心,引導他們形成科學化的情感意識。講解《童話里的小屋》時,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觀察,然后闡述自己剛才觀察到的景象,活躍課堂氛圍。因為每位同學在觀察時的角度不同,他們的情感也存在著不同。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更加了解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四)創設情感教育環境。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本節課有關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教師共同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另外,教師應清晰的認識到,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并沒喲固定的范圍,需要借助多媒體的力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教育本身也屬于情感教育,小學這一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其實施情感教育至關重要。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有許多,但必須有一顆真誠的心,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心,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情感教育的滲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審美能力,使每位學生都獲得情感體驗,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淺議人文性情感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J].劉馨潞,劉顯成.藝術教育.2015(06)
[2]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李姝穎.才智.2013(25)
[3]論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興趣[J].劉驍.美術教育研究.2017(06)
作者:姜菲菲 單位:宜興市楊巷小學
- 上一篇:淺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
- 下一篇:中職學校德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