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22 11:04:21
導語: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針對當前的語文教學,對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認知水平是教學的重要方向,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以灌輸為主,不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1]。教師應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缺乏對閱讀材料的研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材料的選擇對學生有重要的影響。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局限在對教材知識的講解方面,缺乏對閱讀材料的研究,學生的接觸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在尋找和搜集各種閱讀材料的過程中,缺少對閱讀材料的選擇,過分追求教學的進度,教學沒有針對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閱讀教學中方法比較單一
雖然目前新課程廣泛推行,提倡要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阻礙,教學中還是過分地強調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閱讀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沒有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不利于學生主動探索能力的養成[2]。另外,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比較少,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這也是導致教學質量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大,再加上教師不能進行很好的引導、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培養不夠等現象。
(三)閱讀教學中,家庭的配合不夠
學校教學,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十分有限,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課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必不可少。但是,當前的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家庭對學生的影響,許多家長只是關注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缺乏對學生的課外輔導教學。同時,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不了解,所以只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學習任務,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對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效地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展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問題。例如,在《觀潮》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二)教師要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材料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師要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課外閱讀材料的拓展,提高和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進行開放式的教學,和課堂中的教學內容相聯系,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同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趣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興趣[3]。例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后,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的人物進行教學,尋找這些偉大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在知識的理解方面和綜合素質培養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升華。
(三)加強學校和家庭的聯系,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需要加強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交流,定期舉行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并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庭中對學生學習展開相關輔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讓學生觀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網絡課程,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以及建議平時的生活中,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教材,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內容,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它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學要對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拓展,并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系,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阿黑 單位:甘肅省迭部縣城關小學
參考文獻:
[1]李潔.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5):188.
[2]周麗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才智,2013(32):126.
[3]丁立強.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才智2013(1):62.
- 上一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
- 下一篇: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典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