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國學經典探究

時間:2022-02-05 11:21:11

導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國學經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國學經典探究

摘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能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而國學經典的閱讀能夠升華這一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國學的精神內涵、更好地感受經典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國學經典;教學策略

國學經典與語文閱讀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從小培養(yǎng)愛國情懷,了解并傳承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效果,又能轉變灌輸式、功利化的教育價值,讓學生真正感受國學經典之美。

一、營造學習優(yōu)秀國學經典的環(huán)境氛圍

小學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很多成年人在意識或道德上的缺陷,都是在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期沒有得到矯正,導致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以至于后期造成諸多認識的差異。小學生已經具備了學習閱讀能力,但需要教師甄選閱讀對象,要避免讓學生隨意接觸對身心發(fā)展不利的書籍。近年來,由于網絡快速發(fā)展,很多不良信息充斥在學生周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如何運用國學經典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接受經典國學的熏陶,是教師的教學關鍵。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不全面,他們充滿了好奇,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將小學生的精神集中到國學經典教育上。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多是讓學生單一地拿著書本在教室內逐頁讀書,這樣的閱讀枯燥無味,和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相矛盾[1]。因此,學校和教師可以采取多渠道的教學閱讀模式進行思想教學。例如,學校可在走廊上懸掛國學經典內容,在墻上張貼國學圖畫,在清晨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開展與國學經典相關的板報比賽等,這些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教師應營造濃厚的國學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國學經典的熏陶。

二、舉行多樣化國學經典閱讀活動

教師需要重新定義閱讀。閱讀,先“閱”,有閱覽、觀看、體會的意思,而“讀”,有誦讀、領悟、學習的意思。學校可以展開相關閱讀活動,避免采取過于單一的教育形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這既是優(yōu)點又是缺點。學生對事情容易“三分鐘熱度”,在遇到閱讀困難時,他們容易放棄,所以教師應根據閱讀的定義來重新組織相關國學經典學習活動。首先,學校可以建設關于國學的閱覽室或讀書教室,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或假期借閱國學經典書籍,并安排專門的教師做好記錄。其次,學校可以根據記錄評比“國學閱讀標兵”“國學優(yōu)秀之星”等稱號,并給予學生一定獎勵。最后,教師還可以定期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觀看國學經典影視作品,讓學生深刻體會國學之美,逐漸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德,使學生領悟國學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國學經典的內容非常廣泛,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優(yōu)良品質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滲透。“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國學經典的途徑,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大量國學經典知識,并在腦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學校在訓練學生“讀”的能力時,可以舉辦國學經典詩歌朗誦比賽。學生經歷朗誦比賽的賽前收集篩選準備工作、中期的朗誦比賽過程及后期的比賽體驗三個步驟,會在此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國學經典。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大量國學經典詩歌資料。在收集過程中,學生認識到國學經典的魅力所在,初步了解傳統(tǒng)經典國學闡述的內容。在中期比賽中,學生不僅能夠培養(yǎng)和鍛煉朗誦能力,而且能夠明白朗誦國學經典時,需要帶入感情,需要對經典國學內容形成一定的認識及獨到的理解,才能讓感情自然流露,才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在后期的比賽總結中,學生會深刻體會到每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國學經典作品都是經過時間的驗證,都是文化的精髓,學生能夠在精神層面上領悟國學的魅力[2]。

三、家庭教育下的國學經典氛圍營造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其影響深遠。家庭教育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能夠讓國學經典充分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家長可以約定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欣賞、背誦國學作品。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受到國學經典的熏陶,而且能夠加強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從而使家長更好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讓家長真切了解孩子的具體學習狀況,時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價值狀況,當孩子出現不良思想情緒時,及時引導和批評指正。此外,家長可以學習國學經典知識,如書法、繪畫及古典音樂,都可以在家中營造濃厚的國學氛圍,日積月累,將家庭氛圍變成“筆墨芬芳”的環(huán)境,體現家庭對文化的尊重和家長自身的涵養(yǎng)[3]。

四、國學經典教材及學習計劃的制訂

小學語文課本的知識內容相對單調,無法做到完全結合學校的特色或地域環(huán)境差異來制訂符合學生需求的內容,這不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4]。學校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選編適合學生學習、適合當地發(fā)展狀況、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國學經典教材。為此,筆者所在學校做了有益的實踐,嘗試在現行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開發(fā)編寫經典群文閱讀校本教材。小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課余時間較充裕,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學習知識。為此,教師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來制訂不同的閱讀學習計劃,隨著年級的增長,相應地為學生增加國學經典閱讀任務。例如,在早晨上課前三十分鐘及下午放學后三十分鐘,學校可以開展相關閱讀活動,并為學生安排相應的任務。教師應盡量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不能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設置不同于傳統(tǒng)作業(yè)的新型作業(yè)形式。如在學習“孝敬”一詞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案例,學生只需要在下次課堂上能夠表達清楚,就算認識了這一個詞。這樣的作業(y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

如今,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這要求教師探索不同的途徑,收集不同的閱讀文本,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應結合國學經典作品,帶領學生領悟國學傳統(tǒng)經典的精髓和魅力,讓學生從小做起,從小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成為品學兼優(yōu)、拼搏向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輝.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代講的途徑與評價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33):43.

[2]湯錦秀.強化閱讀實踐彰顯學生主體——小學語文教學以讀代講的探索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2014(05):44-45.

[3]張宜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18(02):109.

[4]陸彩蓮.巧妙引導彰顯課堂智慧——以《七子之歌》為例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江西教育,2014(18):43.

作者:謝紹賢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