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研究

時間:2022-04-28 09:41:58

導語:幼兒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研究

摘要:根據對幼兒日常生活觀察可知,生活是幼兒學習的重要來源,同樣也是學習的根本源頭。幼兒一天的生活、和幼兒相關的社會事件以及幼兒的各種各樣的游戲都是特別重要的根源。老師要從幼兒園小朋友的實際生活著手,依據他們周圍的環境和人與事,發現適合他們的學習的方法,多創建有關幼兒的親子活動與教育活動,讓幼兒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化活動;組織策略

幼兒教育是國家的奠基工程,事關國家的未來。就目前來看,幼兒園課程逐漸變得生活化,大部分依據生活方面,讓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習得技能,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例如:幼兒園的花草樹木、玩具、各種各樣的圖書以及許許多多的同伴、多才多藝的教師等都是幼兒學習的源泉。我國目前的幼兒園課程是根據改革后的編排,生活化越來越顯著,越來越與生活密切聯系。對于他們而言,越熟悉的生活環境與課堂氛圍更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的信心。因為生活化的幼兒課程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因此是不可以割裂的。在不斷發現的時代背景下,幼兒教育也隨之發生改變。

1在幼兒的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更多地讓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萬物,使他們融入自然

生活是異彩紛呈的,同時又是相互交融與聯系的。馬路邊的洼地、草地上的蟋蟀,窗外的小鳥、雨后天空彩虹以及路上行走匆忙的行人……這些都是孩子們好奇的對象與關注點,它們是幼兒的興奮源頭。這里不僅有孩子們天馬行空的無限想象,就地脫鞋,踩入洼地里的水,感受水中嬉戲玩鬧的快感;撐起雨傘,聆聽雨的聲音,體驗雨打在衣裳上的感覺,觀察雨落地時的奇特效果……因此,在幼兒的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更多地讓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萬物,使他們融入自然。例如:設定“大樹和小花”這一主題時,并不是勾畫春天的樹木、花草等景物,而是和幼兒一起去結識大自然的朋友,用朋友的眼光感受大自然的朋友、理解、關心、呵護大自然朋友。讓幼兒為大自然的樹木作一張身份鑒定表,讓他們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感。于是,在心理情感的驅使下,他們在“花瓣魚”的奇思中徜徉,為“不發芽的樹”著急,為“去年的樹”流淚傷心……在音樂的熏陶中他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新芽綠葉的生長,他們把花瓣兒畫的翩翩起舞,把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表現出來……也正是在這樣的心境里,幼兒們積極地觀察,驚訝地發現:樹和花不僅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是生活用品來源,是我們自己親密無間的伙伴。進入這樣一個學習氛圍,春天是盎然的,樹和花是有生機的。幼兒親近自然,讓他們無憂無慮地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美,讓他們在游戲中成長。同時也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經常帶幼兒到自然中去感受,并在生活中利用游戲,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活潑多樣,十分熱鬧,使幼兒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

2幼兒課程要滿足幼兒的生活和經驗,要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生活是一種自我感受,同時也是自我實踐體驗。幼兒課程可以滿足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只要是幼兒感興趣和特別喜歡的,都可以隨時隨地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發現,這樣可以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想要迫切地解決疑問。因此,這些活動可以放入幼兒課程教學里。在這樣的課程活動中,幼兒的經驗被老師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幼兒的學習與他們快樂的生活。例如:在小班的主題班會“轱轆轱轆”中,“汽車輪胎”“紅燈、綠燈”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根據幼兒對“車輪”的觀察點和興趣點不同,老師可以組織多種活動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使得幼兒的探究活動更為深入與主動。于是,圍繞“轱轆轱轆”這一主題,孩子們展開了探索、討論并與爸爸媽媽一起查找資料。在這樣的親子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重視,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當活動的話題是幼兒所喜歡的時候,他們就會調動自我的積極性去嘗試去探索去尋找答案。最后有效地與外部世界同化,建立自己的認知能力。

3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幼兒理解教學內容的游戲教學環境,提升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游戲中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并學以致用

游戲源于生活,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氛圍,在過去的幼兒教學中,只是簡單地以幼兒為對象,通過圖畫來展現教學內容。但事實上是,幼兒難以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無法聯想到適宜的游戲環境與內涵。因此,在幼兒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很難進行互動,這樣教育的作用難以發揮。為此,在當前幼兒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幼兒理解教學內容的游戲教學環境,來提升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游戲中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并學以致用。同時還可以增強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課堂互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創設游戲教學氛圍的作用,給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權利。例如:在學習“十以內的加減法”時,幼兒教師可以將“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融入教學中,設置一個他們感興趣的游戲化教學情景,在情景教學可以這樣說道:雞媽媽有8個小寶寶,但是有一天來了一只老鷹抓走了其中一只小雞,那么這時候還剩下幾只雞寶寶呢?第二天,貪吃的老鷹趁著雞媽媽不小心睡著了,又抓走了一只小雞,這個時候你們說還剩下幾只雞寶寶呀?因此,幼兒在情景教學游戲中,讓學生理解和學會運用“十以為的加減法”的知識內容,提高了幼兒們對學習的積極性和濃厚的興趣,更調節了課堂學習氛圍,加強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互動,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

4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教育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讓大家重新定位了生活與學習游戲之間的關系,讓幼兒課程變得生活化游戲化,有利地推動了幼兒課程的進步。生活是教育的源頭,游戲是快樂學習的動力。慢慢轉變教育理念,讓教育變得生活化,讓幼兒們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這樣才能實現幼兒園的課程越來越生活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石偉.教師參與園本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02).

[2]薛建男.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06).

作者:費春清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紅窯實驗學校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