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視域下音樂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12-22 09:26:21

導語:建構主義視域下音樂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構主義視域下音樂教學改革探討

一、音樂教學與建構主義思想

所謂建構主義思想,是人類漫長教育歷史長河中孕育的重要性思想,該思想于20世紀末提出,迅速成為現代化教學中重要性思想,并帶來教學改革方面的新思潮。概括來說,建構主義思想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構主義思想認為,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實際是上學習者本身開展構建知識框架過程,對于學習者而言,其本身就是生產系統。第二,在教師開展教學和學習進修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學生能夠主動接受知識,并學會自我反省。第三,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尊重學習者知識構建過程,并能切實嚴肅對待有關于特殊世界的解釋。第四,在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還應關心學生基礎,注重學生先前知識的掌握。對于現代化音樂教學而言,也應積極融入建構主義思想,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方面的轉變。具體來說,音樂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理解:第一,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切實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教師不應成為課堂中心。第二,音樂教師應明確自身引導者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加強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作用,積極進行自身知識建構。第三,建構主義思想認為,音樂教學實際開展過程中,應積極創設不同潛在可能性。第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真正為學生服務,對學生形成有效激勵。第五,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的探索性和實踐性,教學內容不應一成不變,而應由學生在社會中探索,并逐漸建構屬于自身的知識領域。第六,學生音樂知識體系不斷形成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建構知識過程中,而不能對知識進行被動接受。第七,在學生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應注重個體建構同集體建構之間的有機結合。第八,對于音樂學習而言,是永遠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習永遠不會出現終點。

二、音樂教學改革過程中,應通過建構主義思想促進思維方式的改變

通常來說,以哲學角度看待問題,音樂教學本身人們存在理念方面諸多不同,因而這也充分體現出人與人之間在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在世界觀方面也各有不同。按照本質主義思維觀念,通常容易對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技能等方面過分注重,而對學生內心需求及個性發展方面比較忽略。相對而言,建構主義思想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本質作用,充分繼承和融合了現代哲學精華。由此可見,音樂教學改革開展過程中,應積極融入建構主義思想,注重思維方式方面的轉變。目前來說,建構主義思想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例如:德國就非常認同建構主義思想,并通過該教學思想大力開展傳統教學方面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德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再如:建構主義思想在美國也備受推崇,使美國傳統教學觀念面臨一定沖擊。對于音樂教學而言,本身承擔教學方面重要責任,是學生接收音樂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音樂教學方法仍然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學習的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課堂中心地位,這樣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并掌握音樂知識。隨著音樂教學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傳統音樂教學存在弊端逐漸顯現。然而,目前傳統教學方法仍然普遍存在,實際教學改革存在很大難題。建構主義思想的科學融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思維方式方面創新,從而使傳統思維方式得到有效改變,并促進音樂教學方面積極進行改革,使教學改革更具有針對性和方向性。

三、音樂教學改革過程中,利用建構主義思想促進改革轉型方面的審視

隨著建構主義思想在我國廣泛流行,音樂教學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目前來說,教學改革普遍仍然處在重要轉型階段,利用建構主義思想同時也非常有利于對自身轉型方面的審視。建構主義思想理念本身主張知識的構建,并能體現出反思精神和批判主義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改革轉型方面審視,使音樂教學改革不再盲目,切實具備一定方向性。實際音樂教學改革實施階段,經常過分追求理解方面的統一,但忽略了學生本身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由此可見,傳統音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束縛作用,并不能讓每位學生充分保留個人的觀點。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不同學生之間在理解力、感受力及思維方式方面都具有一定差異。因而即使是同一難題,學生在解題策略等諸多方面也存在明顯不同。根據建構主義思想,教師需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關心,注重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允許學生擁有自身關于音樂方面理解。與此同時,教師應對學生加以有效引導,讓學生著力于自身知識體系方面的建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單單憑借自身經驗開展教學,也不能對學生隨意妄下結論,應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及多元化發展。通常來說,建構主義思想主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興趣方面的培養。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之下,人才能充分發揮出自身主觀能動性特點,對新鮮事物、新鮮知識加以探索。在興趣愛好方面,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時也會受到后天實踐方面的影響。因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興趣的角度出發,著力培養學生關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對音樂來講,從本質上屬于社會活動重要方式,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應不斷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注重學生興趣培養。教師應注重學生養成良好價值觀念,對學生音樂習慣進行科學培養,并切實注重學生音樂能力方面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積極貫徹落實建構主義思想。與此同時,對于傳統硬性教學目標應進行大力反對,注重音樂本身開放性及靈活性。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音樂本身具備一定靈活性特點,而不僅僅依賴于死板式教學。目前來說,我國盡管沒有明確規定要大力開展建構主義教學,但一些建構主義思想逐漸滲透到現階段音樂教學中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教學改革正在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四、音樂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建構主義思想促進教學理念方面的轉變

目前來說,我國音樂教學理念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非常不利于實際音樂教學實施。與此同時,音樂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于被動接收式學習,難以真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難以真正體會到主動學習帶來的快樂,不能真正用心體驗學習。由此可見,傳統教學理念通常不能有效發揮其真實作用。對于現階段音樂教學而言,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隨著建構主義思想的普及推廣,在教學理念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使音樂理念不斷進行創新,非常符合當前學生的發展。通常來說,建構主義思想主張對于學生動機方面的激勵作用,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問題、克服問題,并逐漸建構成屬于自身的思想。對于音樂實際教學實施階段而言,學生本身在各方面存在較為明顯差異,對于音樂的興趣也各不相同。因而應切實注重加強學生個性化培養,并積極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而不是進行統一目標。隨著教學理念方面的改革,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應過分強調教學目標方面的達成,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注重教學體系方面構建。與此同時,應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積極貫徹落實建構主義思想,這樣才能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要切實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應注重將音樂應用于實踐。除此之外,教師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應根據教學方面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知識及經驗方面的了解,并在教學內加以有效構建。針對教學理念方面,教師應充分理解音樂存在的價值,這樣才能使理念更符合實際。

五、音樂教學改革中,通過建構主義思想促進教師角色方面的轉變

通常來說,利用建構主義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師重新認識自身的工作,科學審視教學,并促進角色方面發生變化,最終有利于教學。目前來說,無論是教學理論還是教學實踐,建構主義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廣,并成為重要理論基礎。然而,現階段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角色,仍然沿用傳統落后教學理念和方法,這樣使音樂教學實質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方面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理念的大力普及推廣,音樂教師本身存在較大角色上的變化。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音樂教師不單單扮演執行者方面的角色,同時更承擔著開發者的角色。對于音樂教師而言,不僅應切實考慮如何深化教學,更應該注重教學內容方面的創新。與此同時,教師不單單是簡單的管理者,更是新時代背景下教學的引進者,同時還承擔著幫助學生的角色。由此可見,利用音樂教師本身職責方面的變化,新時代教學本身具備更為深刻的內涵。通常來說,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需根據現有實際情況,對各種教學事件進行有效處理。根據建構主義思想,教學事件絕對不是憑空產生,也沒有進行預先規劃設計,教師應真正面對突發事件,不能進行回避,這樣才能使音樂教學更符合實際教學意義。由此可見,對于音樂教學而言,應切實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應根據現有課堂的實際情況,正確把握教學契機,同時應按照教學境遇加強自身戰略方面的調整。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應做到科學靈活地建構,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使建構理念得到更加廣泛地推廣。

六、結語

本文淺要分析探討現代化音樂教學過程中建構主義思想方面的融入,并提出了自己的相應看法。對于音樂教育而言,應注重建構主義思想方面的融入,這樣才能使我國音樂教學改革得以不斷深化,打破原有教學思維定式,使教學觀念得到創新。由此可見,在今后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大力推廣建構主義思想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作者:于曉晶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