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

時間:2022-12-28 02:58:57

導語:審美教育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教育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用

一、音樂審美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構建

音樂審美能力是在不斷積累審美經驗與人文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通過對國內外不同風格、體裁與題材的優秀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提高大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理解與感受的能力,擴寬學生學習視野。其次,音樂審美能夠幫助大學生構建有效的審美心理結構,使每個大學生都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能夠感受到情感世界、現實社會、音樂作品中的美好事物。除此以外,音樂審美教育還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同時提升對音樂的領悟能力。

二、音樂審美教育能夠促進高校師資力量的提升

音樂的審美教育不僅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對于高校的老師來說也是一次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多數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授課的過程中,過度的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導致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是一場音樂教學的革命,在這種浪潮下,教師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也會主動去學習新的知識,轉變教學思維與教學方式,使其朝著現代化教育的方向前進。

三、音樂審美教育能夠豐富高校音樂教學的內容

音樂是一門藝術性較強的課程,與傳統的文化理論課程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現階段,我國的高校音樂大多傾向于講解西方音樂,往往忽略了對我國傳統民族音樂以及古代樂曲的講解。部分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只是欣賞單純的音樂作品,但對于音樂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作品的內涵卻鮮有介紹。通過加強高校的音樂審美教育,有利于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教師在發現審美教學的弊端之后,會采取多種措施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從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作品內涵的角度進行審美教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四、音樂審美教育推動了教學觀念的更新

現階段,高校的音樂教育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將教學重點放在完成教學內容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注重于單純的灌輸理論知識,往往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教師還存在輕音樂基礎、重專業知識的表現,這些比較傳統的教學觀念都造成學生審美素質的缺失。部分高校學生表示,現在高校的音樂教育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向學生羅列音樂作品,對于音樂內涵的講解與體會少之又少。高校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是通過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向學生灌輸審美知識,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的去理解一個音樂作品,教師由于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也會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這都會推動高校審美教育的發展。

五、音樂審美教育能夠推動高校教育事業與素質教育的發展

現階段,高等院校的教育正朝著全面化的方向發展,音樂審美教育是一種和傳統理論課程存在巨大差距的藝術課程,音樂審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促進了高等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審美教育對于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大的貢獻,在素質教育中,它十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審美教育就是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情操,開闊他們的視野,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因此,音樂審美教育能夠推動高校教育事業與素質教育的發展。音樂審美教育是一種較為先進的音樂教育觀念,它不是單純的欣賞一個音樂作品,而是在音樂作品介紹的基礎上,介紹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內涵等內容。高校的審美教育對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展健全人格,還能促進高校師資力量的提升,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推動高校教育事業與素質教育的發展。

作者:尹娜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