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音樂教學革新與發展
時間:2022-01-07 10:24:48
導語:小議音樂教學革新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趙巖工作單位:新鄉學院音樂系
1.資金、設施投入不足在普通高校,教學的重點仍是專業課與文化課的教授,音樂專業不能作為重點學科進行建設,因此在有些學校音樂課程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硬件設施不足、資金投入緊缺、教學觀念滯后等問題。其中學校投入不足使得音樂課程的順利開展失去了物質保障。很多教師有心開展音樂教學,卻苦于沒有空間與設施,一些學生團體想舉辦一些類似于歌唱比賽、音樂節等社團活動,也往往因為資金籌集不到位而導致計劃夭折。2.師資力量薄弱人才培養離不開教師。音樂教學更離不開專業知識扎實、教學方法靈活的高水平教師,教師若只有狹隘的視野和殘缺的知識結構,則很難勝任音樂教學工作。專業師資力量的薄弱,將會對學生入學后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教師無法為學生講授一堂令人拍手稱贊的音樂課,也不能讓學生在音樂中享受到藝術的美感,必要的時候學校還要到校外專業藝術院校中請代課教師老師授課,或者學生只能自己研習,這種師資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長此以往,很容易制約音樂教育教學的發展。所以說引進、培養適合當代高校音樂教學現狀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促進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3.教學模式陳舊單一,課程設置死板目前一些高校音樂教師仍沿襲音樂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模式——專業課采取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有些普通高校開設的音樂學專業,課程基本上是照搬其他藝術類院校或師范類院校安排,導致課程設置與本學校實際情況不相符,使得教師在授課上無所適從。由于音樂課程設置在高校的發展歷程有限,課程的產生和發展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所以過去音樂教學借鑒其他院校課程設置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綜合院校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校人才的真實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樣片面、單一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方法已不合時宜,一味模仿,毫無原則的兼收并蓄,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高師學生發展的需要。
1.增加音樂教學資源的投入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學設施、資金投入是制約音樂教育發展的關鍵所在,是確保音樂教學正常進行并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鋼琴、多媒體、手風琴、風琴這些現代化的設備和儲備足夠的音樂圖書、唱片、光盤等資料,是高校音樂教學中必不可缺少硬件保障。只有教學環境的改變,音樂的自身價值才能得以體現。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高校音樂師資、設備等的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學環境條件。學校應對音樂課程的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應有計劃、多渠道籌措音樂教學設備專用資金,加大財政資金的補貼、教輔資料的投入,逐年添置必備的教學用具,修建專用的音樂教室,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支持鼓勵音樂相關活動的大力展開,使高校音樂教育得到長足發展。這樣可以讓老師吸取更多的音樂前沿消息,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2.提高高校音樂教師素養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是合格、優秀的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條件,也是音樂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充分保障。面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專業、基礎各異的教學對象,高校音樂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還要在天文、地理、歷史、舞蹈等方面加強藝術文化底蘊的積淀,教師要有意識的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拓寬知識結構,應加強學術交流,開發新的研究課題,了解本領域最新學術動態,積極鉆研音樂表演技藝,積累豐富的演唱、演奏曲目,為提升專業業務素質、藝術能力、表演能力和教學技能創造條件。3.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高校音樂教育是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資源,對人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學內容多元化、教學模式層級化是高校音樂教育深入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師要把具有時代氣息的創新教育理念引入音樂課堂,摒棄傳統落后的“我講你聽”“鑒賞講解”的教學觀念,根絕具體現實情況與學生的具體要求,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普通的課堂教學基礎之上,還可以引入實踐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多開展音樂會、社團活動,舉辦歌唱比賽、文藝演出等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藝術實踐中鍛煉自我,提高自我,接受歌唱藝術的熏陶,讓他們將所學的音樂專業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此外,教師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利用電化設備輔助教學,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技術和手段,制作出適合學生特點,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視聽材料,并多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多層面拓寬、挖掘音樂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同時,激發學生接觸音樂、欣賞音樂的興趣,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 上一篇:成人思想政治教學評述
- 下一篇:服裝設計的教學與實施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