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了解

時間:2022-03-08 03:50:47

導語: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了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了解

1參與式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及在防原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與式教學法就是讓學員“參與”教與學的整個過程,它要求教員盡量減少講授,使學員的“參與”達到最大化。在課前,教員依據課程標準精心準備“問題”,學員對照這些問題細心準備“答案”并在課堂上展開討論,最后由教員分析總結,對學員的討論情況作出點評。

1.1增加課程內容的開放性

防原醫學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與完善,已經成為較為系統、嚴整的學科,似乎很難有顛覆性的理論產生,這種所謂“權威感”很容易局限學員的思維,壓抑學員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開放性地增加一些前沿性的科學問題、科研動態以及國際時政,從而拓展學員的思維空間,增強學員的創新能力。

1.2增強學員“問”的主動性

“問”,一般是指課堂上教員對學員的提問,在這里則是指教員和學員之間的交流,而且更注重學員對教員的提問。所謂“學問”,就是既要學又要問[2]。增強學員向教員提問的主動性就是要鼓勵他們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加深印象。學員的提問往往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更具有代表性,更容易引起學員間的共鳴。有時,學員提出和看待問題的角度是教員從未想過和想到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這個提倡創新的時代,我們有時缺少只是一些“想法”。

1.3增加上課形式的多樣性

參與式教學法多為小講課和分組活動。每個小講課后,進行分組活動。分組活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據小講課的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實戰練習,通過對練習結果進行互相評論,并由教員進行評論,使學員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講課所學的內容,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在每節小講課后,進行分組活動,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辯論賽等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員確定一個大的主題,讓學員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定一個題目,查找并了解相關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員需要,教員可以提供相應的基礎知識。學員準備好之后,由教員組織一個討論會或者發表會,讓學員發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由學員直接講授,這種形式對學員要求更高,更能激發學員的責任感,使學員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同時,這種形式對于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作用[3]。在防原醫學“急性放射病”一章的教學中,我們嘗試讓學員進行角色扮演。學員參照課程標準,在對整個章節進行預習之后,自編故事腳本并分別扮演醫生、護士和病人等角色,就急性放射病的受照事故經過、病人病程發展、癥狀、體征以及可能的診斷和治療進行表演。表演完畢后由其他學員進行評論,最后由教員進行總結和點評。學員在整個“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極強的參與意識,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教學效果。

1.4增加考試形式的多樣性

傳統的考試形式可以基本衡量學員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這種形式容易讓學員形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學員中所謂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屢見不鮮。考試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考試的同時也能促進學員對知識的掌握,則這種考試形式更應倡導。比如,完成一篇與學科相關的論文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考試形式。一般來講,論文所涉及的問題都比較深入,學員要想較好地完成論文,不僅要學好專業基礎知識,更要主動查找一些完成論文所需的文獻資料,學習一些課程標準以外的專業相關知識,這樣既有拓展又有深度的考試形式,使得學員學到的東西更加牢固,其效果是我們所追求的。除了論文,教員也可以使用沒有所謂“標準答案”的題目進行開卷考試,這和論文的形式比較類似。此外,教員還可以組織學員自編試題,考試過后,再由學員自己講評。眾所周知,編制試題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出題者需對試題考查內容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才能出好題,這就促使學員在出題的同時更加深入、系統地將專業知識進行了二次學習。針對防原醫學的學科特點,我們嘗試性地選擇完成論文的考試形式。教員啟發性的提出一些論題供學員參考,比如“核戰爭條件下我們應如何判斷和救治核傷員”、“放射源丟失你怎么看”、“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啟示”以及“你還搶鹽嗎”。學員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也可以自擬論題),撰寫了不少立題新穎、見解獨到、思路清晰、條理縝密的好文章。

2實施參與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優點很多,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關注。

2.1傳統教學法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法實施了幾十年,生命力依然頑強,其組織嚴密,條理清晰,有很強的系統性。

而參與式教學法恰恰相反,它把知識化整為零,學員學到的知識較為零散。因此,我們在提倡參與式教學法的同時,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法,而應將兩種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結合,取長補短,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2參與式教學法要明確主題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無論采用什么形式,都要始終遵循一個原則———不偏離主題。

就是要嚴格參照課程標準,始終要在明確主題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否則就不能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完不成教學任務。在進行討論課時,問題不宜設定太多,要有針對性,要“精”。

2.3學員個體差異要加以關注學員性格有外向內向之分。

參與式教學課堂上可能會出現這種情形,即性格外向的學員在課堂上非常活躍,不管是討論還是提問都積極發言,而性格內向的學員則只作為一個旁觀者,完全不參與課堂的各種活動,從而形成兩極分化,達不到我們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員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性格內向的學員積極參與,也可以采取輪流的形式讓每個學員都有參與機會。此外,教員還要控制好每個學員的參與時間。學員在向教員提問時,因為基礎差而提出過于簡單甚至有些幼稚可笑的問題,教員不能因此嘲笑學員或表現出不耐煩,而要循循善誘,鼓勵他們多提問、多思考,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通過對防原醫學部分章節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參與式教學有許多優點,深受學員的好評和歡迎。作為傳統教學法的一種重要補充,參與式教學是適應當今社會形式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種藝術化的教育模式,它沒有固定的形式,給予了教育工作者極大的發揮空間。將參與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是提高防原醫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必將成為防原醫學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作者:劉軍葉陳永斌李予蓉趙濤李靜郭娟任東青單位: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放射醫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