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26 09:17:41

導語: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的應用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在提升。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貿易量逐漸增多,對職業人才英語交際能力的需求也日益凸顯。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高職院校的競爭實力。在嚴峻的社會求職形勢下,擁有過硬的職業英語技能十分關鍵。然而,大部分的高職學生還不夠重視英語,英語基礎也很薄弱,這也進一步影響了能力本位教育高職英語教學應用的深入開展[1]。

一、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從目前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高職英語教育發展的目的性強。簡而言之,高職教育中英語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為學生順利就業增加砝碼。而所謂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是指圍繞職業工作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組織課程與教學的教學體系,是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職業技術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其終極目的,在于全方位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對高職學生而言,專業知識很重要,但是語言基礎也得牢固,培養高職學生英語的日常交流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主張“先入為主”,不僅僅是理論上將高職英語知識灌輸到學生腦海里,還要注重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實現高職英語知識教授的社會價值[2]。

(二)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高職大部分學生們英語基礎過于薄弱,實踐性的職業技能水平也過低,這就容易造成大批量高職學生出現就業難的問題[3]。其中關鍵就在于,大部分高職學生自身職業技能水平弱,英語交流也比較困難,無法滿足企業入崗要求。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形勢下,絕大多數的國際貿易都是要通過英語交流。各類企業在招聘職員時將英語技能作為硬性要求,特別是跨國企業,英語技能性人才更是剛需。為了順應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高職教育必須要更加重視英語教學的改革,深入貫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教學,通過教學改革,增強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重視英語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二、關于能力本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能力本位理念的運行教育,對校方而言,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增強英語課程的實用性。英語教育尤其是在高職教育中,英語筆試考核上的問題是作為改革傳統的英語教育的重點,加強高職學生的英語軟實力,借此將英語課堂的實踐性有效提升。與此同時,英語考試題目的占比也要重新進行分配,特別是在考試中,要把英語考核聽力上寫作上口語上的測試比進行均衡分配,以此推動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

(二)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僅是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對所有的學生來說,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必需的。尤其是對于高職學生,高職教育的教學目的性明確,就是為了就業而學習專業的求職技能。所以在學校實施的英語教育,教師的作用,僅限于課堂輔導以及啟迪引導。而實際要想讓學生們加強、鞏固對英語的學習,重點還是在于學生自身學習素質的培養。需要學生在課前做好英語知識的預習任務,課堂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課后對課堂知識進行復習、總結,并自行投入休息娛樂的時間去加強英語知識的補充學習[4]。

(三)引入新型多媒體教育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為此,高職教育改革中,就要使用信息化的英語教學方法,引入新型的多媒體教育。通過多媒體收集有關英語學習的資料,鼓勵學生們在課后鞏固課堂中學習的內容。上課前,教師可以給各個學習小組布置多媒體作業,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幻燈片的過程,將課堂中要學習的內容,用多媒體設備展現出來。除此之外,針對一些難度較低的知識點,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做輪流的課堂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讓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給其他同學這些英語知識,并且可以采用同學打分的形式,來評價不同同學的教課情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四)增加學生的英語社會培訓和實踐

就當前來看,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給予高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以及工作培訓的機會很少。高職教育本身教授的就是實踐性強的知識,隨著社會市場動態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專業能力較強的高職學生而言,社會實踐鍛煉機會缺乏,也是未來求職就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這面對的是社會工作經驗不足的現狀。為此,高職教育院校應該更多地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對高職學生們職業實踐技能的培訓。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育應用中,課堂上除了正常的教學,教師們應該為學生們爭取到更多在企業崗位實習鍛煉的見習、實習機會,讓學生們在社會實踐中,將理論轉化為實際,實現所學英語知識的社會價值。

(五)加強教師對能力本位教學理念的理解和學習

要深入開展能力本位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改革,首先從教師出發。教師要先對能力本位的概念進行分析,理解透徹,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捋清高職英語教學的新思路,在對高職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著重強調能力本位的重要性。教師自身要突破傳統教學的發展瓶頸,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向新型教學法轉變。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更新,教材也要緊跟社會的發展動態,定期對教材進行修改完善,從真正意義上,將能力本位理念灌輸到學生心中,激勵學生們將能力本位概念轉化為實際的應用價值。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強調能力本位教育,就是為了強調高職教育的教學重點在于促進良好就業。高職院校的每一門必修專業課,都是為了高職學生畢業后的社會實踐做準備的,通過高職教育,可以讓學生們學習專業技能,提高就業率[5]。

三、關于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改善策略

(一)升級教學方法

以能力本位為重點的高職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高職教育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模式重點需要把握如何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創新是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想激發學生們的創新動力,教師們的教學手法就不能一成不變,課堂教學主張多元化、興趣化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一些比較枯燥、概念化的知識點時,可以通過有趣的視頻或圖片將知識點展現在學生面前,并且積極和學生展開互動,課堂上將學生們分為各個小組,開展小組任務討論,這樣可以把學生們帶動式地融入課堂。教師自身的思想要求足夠開放,求同存異,能夠包容新的知識,將要教學的重點活現在學生面前。師生進行課堂互動時,教師可以采用簡單的情景對話的手段,把要學習的英語單詞和句子代入其中,加強學生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日常英語交流能力[6]。

(二)調整教學目標

首先要明白的是,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較大差異,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重點培養的是實踐應用型人才,而高等教育重點培育的是理論研究型人才。所以高職教育開展教學改革時,要先對教學目標定性。明確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高職學生更順利地就業,滿足社會企業崗位的入崗需求。能力本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強調的是讓學生懂得他們所學的英語會在未來的崗位上發揮怎樣的作用。英語作為基礎性的學科,需要高職學生每天安排時間并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制定學習計劃。而教師則需要根據自己所帶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計劃,從而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多參與英語知識競賽,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科學應用能力本位教育,是當下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發展的重點。強調能力本位,就是強調實用性知識的運用。開展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學改革之路且長,應該秉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創新發展的理念,引領高職院校加快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王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英語寫作過程教學法中的應用對策[J].現代交際.2018(19).

[2]徐紅燕.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2):202-203.

[3]何學軍.基于能力本位的高高校的發展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5).

[4]裘潔潔.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10(1).

[5]方凌.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高職信息化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17(20).

[6]王曉寧.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之我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2).

作者:董宇 單位: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