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討
時間:2022-09-10 11:15:43
導語: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其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展與提升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我們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并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開展個性化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而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首先闡述了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特性,并結合筆者的一些思考與經驗,針對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展開了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
一、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特性
(一)主體性。個性化作文教學最為核心的主題就是“以生為本”,學生作為個性化作文教學中的唯一主體,也使得主體性成為個性化作文教學最為根本的特性。從個性化教學的角度來說去,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一個“個性化”的人,而人的發展是教學活動中的出發點以及歸宿,這都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同時學生也只有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好的展現自身的個性與愛好,并結合自己對事物的觀念與理解,去進行充分的展現。從實際角度來說,在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去為他們構建一個有利于他們體現個性、發揮個性的環境,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還要成人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尊重他們的實際選擇。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才會得到有效的釋放,并且探尋出屬于自己的寫作方向。此外,為了更好的讓學生主體得到顯現,教師還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平等合作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在這種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中主動投入。(二)創新性。從作文寫作的角度來說,其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造、創新的過程。而創新預示著獨特性,預示著與他人的不同。而在實際寫作中,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獨特想法融入到實際寫作中,能夠用獨特的視角去進行思考,才可以真正獲得良好的寫作收獲。從實際角度來說,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不應過于制作與學生的實際思維方式,過多的干擾只會影響到學生對作文的創作,應當以更加包容的心態,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發揮,無論是對或是錯,只有學生真正思考了,真正實踐了學生,他們才能夠對現有的寫作進行有效的創新,并展現自身的個性。(三)體驗性。作文生成的過程,是基于學生對于事物的主觀體驗基礎之上的,這其中摻雜著學生的情感、精神、感官等多方面的體驗。這樣才可以形成學生的獨特見解,并讓學生的獨立思維得到有效發展。而在個性化作文教學中,是非常需要學生對于自身體驗的抒發。并且,寫作的過程也是富有個性思維的活動,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得出不同的結論。而如果學生缺少這種體驗,按部就班的結合教師的安排,并將一些已有的范文進行背誦,那么這種寫作是機械化的,是不利于學生在寫作中有關自我想法的表達。(四)真實性這里所說的真實性,主要是需要學生在寫作中,要講真話,不能說假話。從個性化作文教學來說,學生個性化表現是真實的,不管是對于事物的看法,還是對于事物的情感,都需要基于自己的分析觀點進行呈現。同時學生在寫作中表現出真實性,也有利于其作品更具內涵性與感染力。如果寫作內容超脫現實、超脫自我感悟,那么只會讓作文徒有其表,內容不僅空洞,同時也無法實現感染自我、感染他人的最終目標。
二、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作文內容的個性化。在平時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大多是以命題作文為主。在作文課堂,教師給予學生一個題目,讓學生結合題目進行寫作,并針對學生實際寫作成果進行指導。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教學形式,尤其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這種教學形式也成為了作文訓練的主流形式。而這種命題是教學方式,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說,教師的命題與學生實際情況不夠符合,抹殺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由于在題目制定的過程中,教師有著明顯的隨意性與主觀性,也使得作文教學的目標與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呈現“南轅北轍”的狀況。從實際角度來說,寫作內容的個性化,應試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學生對周邊生活的想象與思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寫出個性更為鮮明的好作文。并且,小學生大多是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邏輯思維的缺乏只會讓學生在構思作文的過程中,只會從一些具體形象的事物角度進行思考。其實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這種創作思維方式是必然的,也是小學生作文寫作的一種常態。對此,教師更應當注重學生寫作內容的轉變,應回歸到生活,利用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創作與思考,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的寫作個性更為突出。在實際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點思考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寫作興趣,雖然少不了命題作文的布置,但是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體裁的形式來實現訓練效果。比如說,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以“學校”為材料的命題作文是非常多的,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教師大可以將其分成多種體裁,并以此來引出多個“小題目”。如“我和我的學校”側重于記敘與抒情;“我們的美麗校園”側重于景物描寫或是說明;“我的學校2080”側重于想象類的作文。這樣學生有了更多的內容選擇,他們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個性體現。(二)作文指導的個性化。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學生作文訓練與教師的作文指導,是一個密切的合作過程。小學生他們在沒有接觸作文寫作的時候,是不會進行寫作的,其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在后天環境中通過學習與訓練才得來的,而這個過程是非常需要教師的指導。但是從實際角度來看,不少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作文指導做法,其指導大多是幫助學生選擇某些范圍,為學生固定寫作角度,而這些指導,大多是建立在教師對于“高分作文”的印象之上的,經過這種的指導學生的作文也會很容易出現大同小異的狀況,雖然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在考試中出現不錯的表現,但是有關學生真正的寫作能力也容易被限制,更不要說學生在作文中體現出個性化。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必須注重對學生作文指導方式的改變,結合學生實際需求以及在作文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做好個性化的指導工作。這里需要教師明確兩個方面。首先,在個性化指導中,教師應更重視指導的啟發性。啟發性指導與傳統指導的不同,主要是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原有創作思路的“延續”與“阻斷”上,啟發則是對學生寫作的一種“延續”上,而傳統指導大多是對于學生的創作思路進行干擾,并強行扭轉學生的寫作思路。帶有啟發性的指導應是圍繞學生怎么寫作文,而不是要求學生怎么寫。比如說,在描寫母親雙眼上,不少教師制作于對學生雙眼的詞匯表現上,而是應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基于學生對母親雙眼的判斷,來進行。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從迷茫的寫作中找到一個突破口。其次,應注重對學生的單獨指導。個性化的作文指導,從字面意思上其就帶有“個體、單獨”的內涵。教師在平時對學生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在集體指導過程中的單獨指導滲透。小學生受到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的影響,他們個體之間是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的,這也使得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既有很多的“共性”問題,還有這屬于學生“個人”的個性問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名學學生的個性問題,并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引導。比如說,不少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良好的寫作素材,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但是也是獨屬于學生的個性問題。有的學生的寫作素材缺乏,主要是由于學生缺少對實際生活的觀察,他們缺乏對生活現象的觀察,也使得他們在描述事物的過程中,不能準確的進行表述。而有的學生缺乏素材,主要是基于他們缺少對生活事物的思考,缺少思考也導致了他們在作文闡述的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的升華。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都要找準指導的突破口,如對于缺乏觀察能力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通過日記記錄來提高自身對生活的觀察水平。對缺少對事物思考的學生,養成他們每天對學習與生活的反思習慣,提供一定針對性的閱讀書籍,通過汲取書中精華來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等。(三)作文評價的個性化。作文評價的個性化,主要是體現在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尊重,以及對學生作文創新的鼓勵上,并在這個過程中,利用不同類型、不同方式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啟發與鼓舞,進而從側面來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欲望與興趣。在實際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評價應當結合實際的訓練目的來進行。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對于學生作文寫作的成果評價是一定標準的,但是教師應當結合訓練目的來靈活把握這些標準。比如說,在看圖寫話的作文練習中,只要學生能夠清晰的表達圖中的意思,并且詞句通順,就應當合格了。而在描寫人的手,學生可以在作文中表現學生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特點上,其基本也應當合格了。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寫作情況,來進行適當的評價,不必非要追求學生在寫作上的標準性,只要學生能夠達成較為常規的要求,教師就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肯定。這樣才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同時又能夠達到訓練的目的。其次,評價角度應當結合作品而定。一篇作文的長處或短處在作文要素的各個方面表現是不均衡的,作文評語應該從什么角度入手,關系到能否對學生的作文作出公正評價的問題,因為一篇作文,尤其是一篇優秀作文,其優秀之處都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寫評語時能選擇恰當的角度,抓住文章的突出之處。如筆者對學生作品《小精靈》一文的評語:“偉偉可真是當之無愧的‘小精靈’呀!瞧他那雙飽滿的天庭下烏黑的大眼睛,瞧他趁人不備干的那些‘壞事’,瞧他挨打告饒時甜甜的嘴巴,瞧他吃飯時與‘小伙伴”們有福同享的‘慷慨’,瞧他以外婆的絕招‘反擊’外婆時的狡猾,無不透著淘氣、頑皮和聰明。文章在記敘外婆‘哄’偉偉愛惜糧食的過程中,從語自、動作、表情、外貌等多方面選取細節,按照一個歲男孩的特點,生動地作了刻畫,使偉偉活生生一個小精靈躍然紙上。雖然他還不懂事,但卻很可愛。”再比如說筆者在對學生作文《我是司令你是兵》的評語:“如果沒有異想天開,章年也就不會色彩斑斕了。換一個角度體會一下指揮別人的威風,換一種活法體驗一下辛苦和艱苦的滋味,不僅是一種樂事,還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語言和動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氣’的,兩個孩子那副煞有介事、儼然真為司令真為兵的神氣勁兒,令人忍俊不禁,由不得贊嘆作者描寫的活潑”。同是寫人的作文,甜一篇作文側重寫偉偉的真實活動,后一篇作文側重寫兩個孩子的真實想像。作文評語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前一篇評語著重評人物描寫的是否生動,后者著重評作者獨特的體驗和想像。
三、結語
總的來說,個性化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其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教師都應當從學生實際情況以及作文表現而定,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樂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對生活的熱情,這樣才能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國棟.個性化指導,秀出精彩——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指導研究[J].才智,2020(11):85.
[2]胡凌方.走進繽紛的作文世界——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9,8(21):103-104.
[3]王青峰.小學作文如何落實個性化分層教學[J].文教資料,2017(30):44-45.
[4]李體利.小學階段作文個性化培養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624-629.
[5]鄭建軍.小學高年級段學生個性化習作的指導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506-520.
[6]金建成.以筆寫心——論小學作文個性化指導的基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58-59.
作者:廖小惠 單位: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下兩鎮東埡小學
- 上一篇:探析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
- 下一篇:基于職業勝任力保險學課程教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