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行動教學法探討

時間:2022-11-01 03:35:58

導語:職業行動教學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行動教學法探討

摘要: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狀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運用德國職業行動教學法有助于提高該類學院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本文介紹了幾種常見的行動教學法,討論了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特點,探討了德國職業行動教學法在民辦高等職業院校《服務營銷學》課程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行動教學法;自主;項目教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營銷對一國經濟的貢獻越來越明顯,對服務營銷學的研究也日趨重要。很多院校相關專業也開設了服務營銷學這門課程。相對于其他種類院校,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了學習觀念不明確、學習方式過于表層化、學習收獲偏低等等特點。在此背景下要真正貫徹“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的職業教育的目標,同時提高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學效果和競爭力,教學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緩。本人結合個人的教學體驗,對德國職業行動教學法在民辦高職院校《服務營銷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1德國職業行動教學法的內涵和方式

(1)行動教學法的內涵。“行動導向教學法”原名為“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它又被稱為實踐導向、行為導向、活動導向、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等,是德國80年代盛行的教學方法。是指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學生是行動者,通過在行動中學習和在學習中行動,達到手腦統一。而教師在學習行動中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的角色,它重點強調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2)行動教學法的幾種常用方式。①先行組織圖法。先行組織圖法是一種事先給出的“學習架構”,對學習過程進行構建,向學習者形象地展現在一堂教學中涉及到哪些主題范圍和內容步驟。在導入新的內容領域時,學生獲得一個有關學什么、用什么方法學的概覽,其目的是為了在開始新的課程單元時,學生能借助于一個“宏觀圖”更好地學習構建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②輪轉學習法。又稱為“分站學習”,是一種針對差異化學習過程的一種特別組織形式。該方法主要通過獨立的活動來實現學習的獨立性、創造性與溝通交流,最終達到在社交空間中自主掌握學習與行動的能力。③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這種教學法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對一種特定的模擬方式的稱謂,即通過模擬來滾珠人們的互動。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對社交的過程和行為方式進行預演和練習。其結果是學生更好地適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下所承擔的角色,并更有把握地行動。

2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特點

(1)學習觀上。通過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調查發現,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不夠主動。在學習觀念上,多數是持應用知識學習觀,少部分持記憶知識學習觀。很多學生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增加知識量”。很多學生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能夠獲取信息和知識”這就表明還有一部分高職生認為學習就是記憶知識,增加知識量,就是要背大量的信息和應付考試而已。(2)課堂體驗有待提高。課堂體驗問卷包括教學方式、師生交流和教學組織三部分,調查平均分都低于臨界值,表明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皆不足。被調查對象中很大一部分學生認上課時老師很少鼓勵他們發言、上課時老師不是很重視啟發他們思考,很多學生認為他們的老師教學沒有很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導致他們上課沒有興趣、缺乏主動性。(3)學習方式和學習收獲。通過調查發現,在學習方式上,很多學生更傾向與使用表層學習方式,具有外在的學習動機,考試導向的想法較深,缺乏反思能力與時間管理能力。當然這也不排除有部分學生還是具有積極的求知欲的,但是由于他們以前的文化基礎就比較差,學習能力不高,許多知識理解難度較大,只能死記硬背以應付考試,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學習收獲上,學生學體收獲不是很大。

3行動教學法在民辦高職院校《服務營銷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項目教學法為例

結合服務營銷課程的特點及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情狀況,本文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行動教學法的教學方法。下面以項目教學法為例探討實施思路和方法。(1)以項目制為導向,規劃教學內容。①將服務營銷課程內容分設模塊。一個服務企業在發展的過程通常經歷創立、服務戰略選擇、服務營銷戰術選擇、服務管理幾個階段。因此可以從這個實際出發,將服務營銷書本知識內容劃分為創立、戰略、戰術、管理四大模塊。這個設計就將整個內容有機的串聯了起來,體現了實踐性,也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實踐技能的培養。②構建項目任務化實踐教學體系。教師根據學生興趣等因素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在四大模塊的基礎上,確定各組項目任務。各小組再進行分工設置子項目任務。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或到企業調查,了解相關信息完成項目任務。(2)以任務為導向動,變革教學方法。①任務導向教學法。在劃分項目任務后,引導學生不斷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引導學生去思考服務企業如何創立、如何STP分析、如何進行戰術選擇及如何進行服務營銷補救等管理工作,這就是以任務為導向,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②情景體驗教學法。情景體驗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建可體驗的情景環境,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實際感知如何完成一個工作或解決一個任務。如把學生放在零售賣場或餐飲企業,讓學生接觸消費者,實地服務或幫助企業解決顧客糾紛,真實地體會人員這個因素對服務企業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對服務營銷管理模塊內容的深入理解。這樣的情景體驗有助于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③學生互評教學法。學生互評教學法,就是不再是以教師為主要評價主體,除了教師評價和自評,讓各組的學生對其他小組的項目完成情況也進行評價,這種互評機制本身也是學生再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3)改變傳統考評方法,兼顧知識和能力。對學生的成績考核,既要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和理論體系的考查,也要重視對學生的能力考核。既要以教師評價為主,也要兼顧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互評的情況。不僅要考核期末成績,也要考核學生的學生態度和平時出勤等實際情況,以期更全面更真實地評價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情況。

4結束語

將以項目制等行動教學法應用到民辦高職院校服務營銷的課程教學中,有助于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提高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崗位職業技能,實現職業教育目標。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促進民辦高職教育改革和提高民辦學院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丁美琴.項目教學法在服務營銷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營銷,2016(2):64-64.

[2]鄭銳洪.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過程控制及啟示[J].高教論壇,2015(5):36-39.

[3]楊楠.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營銷策劃課程教改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6):80-82.

[4]黃麗清.《應用文寫作》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3(5):116-117.

[5]戚志楓.淺析如何提高民辦高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130-132.

[6]高玉萍.德國職業教育關鍵能力的培養及對我們的啟示[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4-7.

作者:潘麗 單位:炎黃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