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問題導向法教學論文

時間:2022-01-31 10:24:45

導語:中職問題導向法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問題導向法教學論文

1問題導向法簡介

問題導向法是一種基于現實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已成為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法不同,問題導向法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導演,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基礎精心設計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準備學習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達到學習目標。

2問題導向法與中職教學

2.1中職學生分析。我們對中職生有一種偏見,認為他們就是學習程度差、不良習慣多、不喜歡學習、上課愛搗亂的二流學生。其實不然,通過深入觀察和分析,我們會發現他們有很多閃光點:一是頭腦靈活,善于思考問題;二是興趣愛好廣泛,對新事物具有強烈的探究欲;三是喜歡“抱團”,團隊協作意識強;四是渴望獲得尊重、肯定和贊揚,容易激發學習動機;五是對未來充滿向往,希望找到理想工作。2.2問題導向法分析。問題導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目的在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相關教學內容,其實施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設計問題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研究教材,尤其要把授課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學專業和教學目標設計為一個或多個學生感興趣、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探究能夠順利解決的問題。另外,問題設計要注意難度的遞增和知識的連貫,能使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個解決,從而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為提高學生后續內容的學習動機打下基礎。在設計問題階段,教師必須為學生充分準備解決問題所需的相關資料。在信息化教學的今天,教師最好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微信、微博、QQ、電子郵件、藍墨云班課等網絡軟件將相關資料提前,以便學生課余時間提前瀏覽預習,為提高課堂效率做準備。2)分析問題由于中職學生生活閱歷淺,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拋出問題后要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向學生闡明提出問題的背景,解決問題的指導意見或能采取的方法,問題解決后能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對將來的職業有什么樣的幫助。當然,也可以根據問題的性質和特點“故弄玄虛”,吊吊學生“口味”,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3)解決問題這是實施問題導向法最關鍵的環節,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個性特點不同,因此采取什么方式去解決問題要由學生決定,最好能讓學生個體自主探究與團隊合作相結合。具體而言,就是部分學生認為憑借自己的努力就能解決問題時,讓其自行解決;部分學生認為需要小組合作,就讓其自行組成合作團隊。對教師而言,仍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放權給學生,但絕不是放任,教師要巡回指導,實時控制節奏,并給予學生個體或團隊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探究,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大家都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都是教師直接把班級學生根據座位分成若干小組,然后任命一個小組長(發言人),形式主義大于實質。個人認為,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其自由結合分組,雖然課堂看起來亂一些,但只要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大家的目標一致起來,效果必然會更好。因此,使用問題導向法一定要給學生充分適度的自由,不能過于干涉。4)總結問題教學內容的學時是有要求的,學生學習的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因此,不可能等全部學生都把問題解決掉,教師才總結。當問題已解決的學生達到半數以上時,教師就需要進行總結了。此時,可讓1-2名問題已解決的學生發言,闡明思路,總結收獲,教師要認真聆聽,加以補充,并給予適度表揚(學生是有心理預期和逆反心理的,因此表揚千萬不能過度,否則會適得其反)。2.3問題導向法與中職教學。在實施問題導向法進行中職教學時,要把握好三個“導”:一是問題的“導”,導興趣,導動機;二是學情的“導”,導知識、導能力;三是教師的“導”,導方向,導進程。其中,教師的“導”是關鍵,是決定因素。教師首先要深入分析學生特點、學情、專業特點和課程性質,在此基礎上,對教材進行編排整理和深加工,設計出涵蓋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問題;然后要主導學生學習探究的方向和進程,達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最終目的。

3問題導向法的運用

下面以在Photoshop教學中制作一版2寸證件照為例(該課為上機實訓課)來介紹問題導向法的具體運用。3.1教學準備。1)學情分析學生對圖片導入、畫布設置、圖片尺寸設置、裁剪工具的使用等知識已經掌握,因此,本例的重點是設置畫布大小,難點是定義圖案,設計問題必須圍繞重點進行。2)素材準備本例中需要準備一張照片,告訴學生單張2寸照的尺寸和5寸相紙的尺寸,這些素材最好提前利用信息化手段讓學生提前預習,并在上機實訓時發至學生電腦中。3)設計問題根據本例的重點、難點,可設計一個問題:怎樣制作一版2寸證件照?但為了引導學生牢固掌握其操作方法,按照由簡到難的設計思路,可將其細化為四個問題:①如何裁剪單幅2寸照?②畫布設置多大尺寸比較合適?③如何定義圖案?④如何填充圖案?3.2教學過程。1)分析問題教師首先要對整版二寸照的組成進行分析(也可采用提問法由學生回答),強調畫布大小設置時需要上、下、左、右各留出5個像素(可提問為什么?并解答),然后提出本例中需要使用的[定義圖案]和[填充]兩個新命令。2)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逐個解決問題,允許學生獨立思考或自由結合分組討論,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提示。3)問題總結在此階段,教師讓學生自愿演示問題的解決辦法,因為是4個問題,所以最好找4名學生。為了強化鞏固該例的操作步驟,最后再讓1名學生完整操作一次。學生操作時,教師要適時強調重難點,操作完成后,要恰到好處地對其進行評價。4)鞏固提高為使全體學生牢記本例的操作步驟,并能熟練操作,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教師可讓全體學生練習一遍,同時布置一個與所用命令相關的實例。3.3教學反思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對本節課的教學準備、問題設計、教學過程、學生表現等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掌握全部學生的學情,為下一次的教學積累經驗。

4結束語

問題導向教學法對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幫助,能培養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是教師全面掌握學情的一個很好平臺。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運用此法并不是每一門課、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長期運用此法學生也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結合學情、課程和教學內容,在眾多教學法中合理選擇,力爭使每一節課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國強.教師教育課程問題導向式教學(PBL)模式建構策略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劉美珍.淺談問題導向學習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2).

[3]李廣華.問題導向式教學法的課堂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6).

[4]周璐,吳麗,徐劍俠.PBL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作者:孟春梅 單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